原告:楊某某,男,漢族,個體戶,住天津市武清區(qū)。被告:武華國,男,漢族,個體戶,住蘭西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單權,黑龍江單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立即給付原告拖欠貨款116,832.00元及自2012年9月28日至2014年12月22日止按同期貸款利率給付逾期付款利息;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開庭審理后,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第一項,減少了部分請求數(shù)額,認可被告在法庭審理中關于貨款數(shù)額的計算結果,要求被告給付原告拖欠的貨款114,832.00元及逾期利息。事實和理由:原告是一名個體戶,經營丙綸絲銷售業(yè)務,瑞德普佳公司到蘭西銷售商品,公司把商品作價后賣給原告,原告加價出賣掙差價,原告以個人的名義對外銷售,公司把貨銷售給原告,原告給公司出具欠據(jù),原告銷售出去的貨款再返還給公司。2012年至2014年間,被告武華國在原告處購買丙綸絲,按照被告要求將丙綸絲送到武華國指定的地點,原告楊某某和被告武華國之間的買賣關系都是以原告?zhèn)€人名義完成的,原、被告有往來流水賬,有時候付現(xiàn)金,有時候賒欠,武華國不定期的在原告的流水賬上簽字確認,原、被告沒有簽訂書面合同。至2014年1月5日,被告拖欠原告貨款116,832.00元(后變更為114,832.00元),此款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未給付。武華國辯稱,1、被告不欠原告貨款,被告與原告無經濟往來,首先,原告在訴狀中陳述其是從事丙綸絲銷售業(yè)務,而其真正銷售丙綸絲的主體應當是瑞德普佳(天津)實業(yè)有限公司,所以原告不具備本案的訴訟主體資格,其次,原告假如有銷售丙綸絲的權利,其應提供其具備銷售資格主體的憑證(即營業(yè)稅,銷售稅等完稅憑證),否則其不具備本案的訴訟主體資格。2、從丙綸絲的質量來看,被告曾多次與公司以及業(yè)務員楊某某談及產品質量,雙方均未算賬,至此,從起訴的數(shù)額來看,被告不予認可。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關于原告在二審中提供的證明,被告認為是公司內部與員工之間的內部協(xié)議,于案件主體不產生任何關聯(lián)性,向法院起訴的主體應當是瑞德普佳公司,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完全背離了公司在經營方面的實際操作,被告有證據(jù)足以證明原告的證據(jù)是假的,因為原告在原審中自己承認是公司的業(yè)務員。3、原告陳述的買賣過程不對,原告是天津公司的工作人員,被告需要用紗的時候與天津總公司法人王重旺聯(lián)系,由王重旺告訴原告給被告送紗,而且王重旺多次到被告廠子,至此并不是與原告進行單獨交涉,在算賬時是由原告拿著清單找到被告來進行結算,在被告欠款后,王重旺來到蘭西縣由被告請客期間,王重旺提到欠款事宜,由于被告當時沒有錢要繼續(xù)賒欠,在飯后王重旺將被告的車輛開走。從此可以看出,被告是與總公司形成的買賣合同,原告只是公司的職工。對于欠款被告提出異議,原欠款是156,840.00元之前有2.2萬元已經還了沒有計算在內,其余記載都準確。原告為證明其所主張的事實,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原告給瑞德普佳公司出具的欠據(jù)復印件一份;2.瑞德普佳公司證明原件一份;3.瑞德普佳公司給原告的發(fā)貨單一份。4.銷售流水賬7頁。被告的質證意見,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認為欠據(jù)是復印件,不予質證;對證據(jù)2,2017年7月10號出具的證明,與2016年10月28日公司給原告出具的證明存在嚴重沖突,2016年10月28日出具的證明證實公司銷售給楊某某個人,而2017年7月10日證明,證實楊某某是個體工商戶,原告理應出示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來與這份證明相互吻合;對證據(jù)3,發(fā)貨清單沒有任何的公司蓋章,與原、被告之間的糾紛無關聯(lián)性,證實不了案件的根本事實;對證據(jù)4,原告所計的往來賬中沒有記載的已歸還的22,000.00元,20,000.00元沒有證據(jù)證實,另外2000.00元是計算有誤。被告為反駁原告主張的事實,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原告向綏化中級人民法院提供的由公司出具的證明復印件一份;2.證人郭某的當庭陳述,證實與被告是朋友關系,與原告認識。原告是瑞德普佳公司的雇傭人員,證人與瑞德普佳公司合伙銷售丙綸紗,在蘭西縣銷售丙綸紗是以證人的名義辦理的營業(yè)執(zhí)照,名字叫蘭西縣宇飛丙綸紗銷售處,楊某某是在宇飛丙綸紗銷售處負責看屋、銷售丙綸紗記賬的,證人與原告一起對外銷售,都對公司負責。銷售出去后公司給提成,楊某某掙公司的工資,丙綸紗銷售給武華國,證人也經手過,具體哪筆記不清了。原告的質證意見,對郭某的證言有異議,原告在蘭西銷售丙綸紗是以郭某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的名義來銷售,郭某所掙取的提成錢都是原告給的。被告質證意見,證人證實屬實,郭某與天津公司法人王重旺達成的協(xié)議在蘭西設點,給郭某提成錢,同時天津公司派原告負責由天津發(fā)往蘭西貨物的接收以及代為銷售,而本案的被告始終與天津公司發(fā)生買賣協(xié)議,并且天津的總經理到蘭西縣數(shù)次,并將被告的車輛開走,基于此還是可以證實,被告是與天津總公司發(fā)生的買賣關系,在原審中被告也承認是天津總公司派來的工作人員,并且也承認與天津公司法人王重旺存在買賣關系,而且王重旺還將被告的車輛私自開走,抵頂被告欠天津公司的貨款,至今車輛未歸還,從此事可以看出,主體應當是天津公司,原告無權起訴。通過對原告所舉證據(jù)的審查,本院認證如下:原告所舉的證據(jù)1-4及被告所舉證據(jù)1相互印證,本院予以采信,被告認為瑞德普佳公司出具的兩份證明存在沖突,對此本院認為,原告無論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個體工商戶名義對外從事銷售業(yè)務,承擔責任的主體都是原告?zhèn)€人,兩份證明證實的主要問題并不矛盾,對被告的質證意見,不予支持;被告所舉證據(jù)2系言詞證據(jù),證據(jù)單一,本院不予采信。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經營丙綸絲銷售業(yè)務,瑞德普佳公司在蘭西銷售商品,公司把商品作價后賣給原告,原告加價出賣掙差價,原告以個人的名義對外銷售,公司把貨銷售給原告,原告給公司出具欠據(jù),原告銷售出去的貨款再返還給公司。2012年至2014年間,被告武華國在原告處購買丙綸絲,按照被告要求將丙綸絲送到武華國指定的地點,原告楊某某和被告武華國之間的買賣關系都是以原告?zhèn)€人名義完成的,原、被告有往來流水賬,有時付現(xiàn)金,有時賒欠,武華國不定期的在原告的流水賬上簽字確認,原、被告沒有簽訂書面合同。至2014年末,被告拖欠原告貨款114,832.00元,此款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未給付。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武國華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1月2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并作出(2015)蘭商初字第219號民事裁定,以楊某某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為由,駁回了楊某某的起訴。楊某某不服該裁定,向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月11日作出(2016)黑12民終字985號民事裁定書,認為楊某某具備訴訟主體資格,撤銷了蘭西縣人民法院(2015)蘭商初字第219號民事裁定,指令蘭西縣人民法院審理。本院于2017年4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被告武華國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單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楊某某自瑞德普佳公司進貨后加價出賣,其與武華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并非職務行為,是其自主的經營行為,該事實已被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黑12民終字985號民事裁定所確認,應認定楊某某與武華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楊某某具備訴訟主體資格。武華國認為楊某某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楊某某向被告提供丙綸絲,被告武華國應向原告支付相應的貨款,未還款,應承擔違約責任。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拖欠貨款114,832.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給付逾期還款利息,因雙方對還款時間未作約定,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利息的期間自2012年9月28日至2014年12月22日,該期間涵蓋于原、被告結算截止時間內,并非逾期還款時間,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被告主張已歸還20,000.00元,證據(jù)不足,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一百三十條、一百五十九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武華國給付原告楊某某貨款本金114,832.00元,此款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履行完畢;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喜鳳
審判員 孫繼光
審判員 楊海濤
書記員:宋瀚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