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委托代理人鄢春廷,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代理)。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夷陵區(qū)發(fā)展大道東方大廈12樓。法定代表人付高權(quán),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蔡光元,湖北夷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代理)。委托代理人張美婷,湖北夷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代理)。被告張某。被告余永琴。
原告楊某某訴稱:2013年11月26日,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張某簽訂《借款合同》,約定:楊某某向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出借資金300萬元,期限從2013年11月26日起至同年12月26日止,月息2%(實際執(zhí)行的是5%);張某在借款期滿后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無法清償債務時,向楊某某承擔清償責任。簽訂合同當天,楊某某向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余永琴賬戶上轉(zhuǎn)款交付300萬元。當天,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又向楊某某轉(zhuǎn)款15萬元,作為支付的借款利息。借款期滿后,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未按期向楊某某歸還該筆借款。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張某又在上述《借款合同》上批注“此借款合同延期至2014年2月25日”,并蓋章、簽字確認。重新約定借款期限屆滿后,其仍未履行還款義務。另外,從2013年11月26日起,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七次共向楊某某支付利息105萬元,每次15萬元。原告認為,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應當清償所欠全部借款本息,張某應承擔保證責任,余永琴系履行職務行為,不應承擔償還責任。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立即向原告清償借款本金243.2787萬元,并以所欠款項為基數(shù),從2014年5月27日起按年利率24%計算,向原告支付所欠款項利息,直至款項全部還清之日止(截止2015年7月26日,該利息為68.1180萬元);2、被告張某在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能清償上述債務范圍內(nèi)承擔補充清償責任。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辯稱:1、借款是余永琴個人借款,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無關,該款項直接匯入了余永琴個人賬戶,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對借款不知情,亦未指定將款項匯給余永琴;2、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和《借支單》上涉及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公司印章是虛假的,公司財務章及法定代表人用章亦為虛假;3、余永琴私刻公司印章構(gòu)成犯罪,應追究其刑事責任,本案應按照先刑后民的原則移送公安機關處理;4借款本金及利息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清楚,利息標準過高,應予以扣減。綜上,本案借款系余永琴的個人借款,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訴求。被告張某辯稱:1、根據(jù)《借款合同》的約定,保證人承擔的是一般保證,不是連帶保證;2、《借款合同》未約定擔保期間,出借人應自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對保證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現(xiàn)擔保期間已過,應免除保證責任;3、保證人是考慮到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業(yè)務能力及征信情況,才同意擔保,主借款合同對應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借款并未實際發(fā)生,借款系余永琴個人借款,擔保即未設立。綜上,張某不應承擔保證責任,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張某的訴訟請求。被告余永琴辯稱:借款系個人行為,應由個人償還,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無關;款項系匯到個人賬戶,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對此并不知情;《借款合同》及《借支單》上所蓋印章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加蓋的,真?zhèn)伪救瞬磺宄?。綜上,借款應由余永琴個人償還,請求法院公正判決。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系付高權(quán),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設立的分公司,被告余永琴在2013年任該分公司負責人。2013年11月26日,余永琴作為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乙方,借款方)的經(jīng)辦人與原告楊某某(甲方,出借方)、被告張某(丙方,擔保方)簽訂《借款合同》一份,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300萬元,以收據(jù)為準;甲方于2013年11月26日前通過乙方指定銀行賬戶交付給乙方,借款利息為月息2%;借款期限為2013年11月26日至2013年12月26日,借款到期日一次結(jié)清;任何一方違約,則以借款本金按日支付千分之五計罰息;丙方愿為乙方提供擔保,如乙方到期后無法向甲方償還借款,由丙方負責償還。該合同交楊某某,萬華勇(系余永琴之子,當時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工作人員)前往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發(fā)展大道東方大廈的辦公室蓋章。合同尾部落款甲方由楊某某親筆簽名,乙方加蓋有“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公章及“付高權(quán)”字樣私章,經(jīng)辦人由余永琴簽名捺印,丙方由張某簽名捺印。簽訂《借款合同》當日,楊某某委托其丈夫謝同治通過網(wǎng)銀轉(zhuǎn)賬向余永琴交付借款300萬元。借款到期后,未得清償,余永琴在《借款合同》下沿注明:“該借款合同延期至2014年2月25日”,并在該句文字上加蓋“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公章、另加蓋“付高權(quán)”字樣私章及“余永琴”私章,張某在該句話末尾簽名捺印。2013年11月26日、2013年12月26日、2014年1月24日、2014年2月28日、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2014年5月28日,余永琴分七次,每次15萬元,共向楊某某還款105萬元,再未還款。2015年6月27日,原告及其侄子楊洋持《借款合同》及《借支單》【該《借支單》注明“借款人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今借到人民幣300萬元借款日期2013年11月26日至2013年12月26日”,加蓋“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字樣的印章】原件前往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發(fā)展大道東方大廈的辦公室催款,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否認有借款的事實。在該公司復印室對《借款合同》及《借支單》進行掃描時,《借支單》原件遺失,現(xiàn)場見證人有萬華勇、楊洋、付高權(quán)、付華星(復印室掃描人員)。庭審中,楊某某向本院提交以上《借支單》復印件,擬證明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借款。原一審時,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對《借款合同》及《借支單》上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章、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及付高權(quán)私章的真實性持有異議并申請鑒定,本院依法予以準許,并委托鑒定機構(gòu)進行了鑒定,司法鑒定意見為:《借款合同》上兩次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的公章均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所留公章一致;《借款合同》上兩次加蓋的“付高權(quán)”字樣私章均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所留私章不一致;《借支單》上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字樣印章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所留財務專用章不一致。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為此支付鑒定費用25000元。楊某某、張某、余永琴對上述鑒定意見均無異議,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請對《借款合同》上兩次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公章申請重新鑒定,本院原一審以其申請不具備法定理由不予準許。本次訴訟中,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再次申請對《借款合同》上兩次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公章申請重新鑒定,本院依法亦不予準許。另查明,2016年10月25日,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分局對余永琴涉嫌偽造公司印章案立案偵查,該案目前仍在偵辦中。經(jīng)本院主持調(diào)解,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上述事實,有《借款合同》、《借支單》、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分行《記賬憑證》、《情況說明》、《結(jié)婚證》、《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名單》、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工商公示信息》、《湖北兩江司法鑒定所文書司法鑒定意見書》、《銀行流水》、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事實清楚,足以認定。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張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8月24日立案受理,并根據(jù)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請,追加余永琴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本院于2016年11月6日作出(2015)鄂西陵民初字第01545號一審判決,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結(jié)果,提起上訴,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20日作出(2017)鄂05民終556號裁定,撤銷本院一審判決,發(fā)回本院重新審理。本院于2017年7月3日再次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劉洪斌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張嬋、人民陪審員張青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同年9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鄢春廷,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付高權(quán)及其委托代理人蔡光元,被告張某、余永琴均到庭了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本案所涉《借款合同》加蓋有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公章。公章是具有代表企業(yè)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是公司意思表示外化的標識?!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借用業(yè)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由此可見,公章是可以脫離法定代表人獨立存在,并單獨代表公司的。本案中,經(jīng)鑒定部門鑒定,《借款合同》上兩次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印章與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實際使用的印章是一致的,即《借款合同》上的公章系真實的。雖然同份《借款合同》上“付高權(quán)”字樣的私章與付高權(quán)提供的樣本使用的私章不一致,但這并不影響公章代表公司對外發(fā)生的法律效力。被告余永琴本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荊門分公司的負責人,其作為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經(jīng)辦人與原告楊某某簽訂《借款合同》合符情理,在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章真實的情況下,余永琴系履行職務行為,個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應由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辯稱借款交付給了余永琴,應屬于余永琴個人借款。本院認為,《借款合同》雖未指定余永琴賬戶為收款賬戶,但在借款未能償還時,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延期條款上再次加蓋了公章,表明其對于余永琴代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款無異議,即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借款,出借人楊某某完成了向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付300萬元借款的義務。本案原一審于2015年8月24日受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的規(guī)定,“本《規(guī)定》施行后新受理的一審案件,適用本《規(guī)定》;本《規(guī)定》施行后,尚未審結(jié)的一審、二審、再審案件,適用《規(guī)定》施行前的司法解釋進行審理,不適用本《規(guī)定》”,本案應適用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截止目前,借款已超過一年以上未還,雙方約定年利率24%(即月利率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經(jīng)查,2012年7月6日至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1年~3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年利率6.15%,該利率的四倍高于24%,故按照雙方約定的年利率24%(即月息2%)的標準計息符合以上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guī)定。按照先息后本,多付利息扣除本金的原則,本金余額認定如下:2013年11月26日,余永琴按照雙方約定以“利息”的名義向楊某某支付15萬元,實際屬于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情形,故當日實際借款本金應為285萬元;2013年12月26日,還款15萬元,計息31天,實際利息58900元,本金余額為2758900元;2014年1月24日,還款15萬元,計息29天,實際利息53338元,本金余額為2662238元;2014年2月28日,還款15萬元,計息35天,實際利息64244元,本金余額為2576482元;2014年4月1日,還款15萬元,計息32天,實際利息54965元,本金余額為2481447元;2014年4月30日,還款15萬元,計息29天,實際利息47974元,本金余額為2379421元;2014年5月28日,還款15萬元,計息28天,實際利息44415元,本金余額為2273836元。綜上,截止2014年5月28日,本金余額為2273836元,另自2014年5月29日起,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還應向原告支付利息(利率標準: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四倍高于24%,則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支付利息;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四倍低于24%,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的標準支付利息)。綜前述,《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借款實際已交付。被告張某作為保證人(擔保人)在《借款合同》上簽字,約定“乙方到期后無法向甲方償還借款,由丙方負責償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是為一般保證。雙方未約定保證期間,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quán)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債權(quán)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主債務已于2014年2月25日履行期屆滿,債權(quán)人楊某某于2015年8月24日起訴至本院,其未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故張某免除保證責任。本案所涉印章,系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申請后,由本院依法委托鑒定機構(gòu)進行的鑒定,程序合法。在原一審、二審,本次庭審中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均要求對《借款合同》上加蓋的“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字樣印章進行重新鑒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jié)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jù)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一)鑒定機構(gòu)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jié)論明顯依據(jù)不足的;(四)經(jīng)過質(zhì)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的其他情形。對有缺陷的鑒定結(jié)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zhì)證或者補充質(zhì)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委托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jié)論,當事人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jù)和理由的,可以認定其證明力”的規(guī)定,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提供“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jù)和理由”,故其重新鑒定的申請本院依法不予準許,且已發(fā)生的鑒定費用25000元亦應由其自行承擔。綜前述,《借款合同》所涉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印章真實,“付高權(quán)”字樣的私章與付高權(quán)提供的樣本使用的私章不一致不影響本院對雙方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認定以及責任的承擔,故本案不應移送公安機關。綜上,本案經(jīng)本院法官聯(lián)席會討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償還原告楊某某借款本金2273836元,另以2273836元為基數(shù),自2014年5月29日起至本金實際清償之日止向原告楊某某支付利息(利率標準: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四倍高于24%,則按照年利率24%的標準支付利息;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四倍低于24%,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的標準支付利息)。二、駁回原告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以上判項,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1712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以上訴訟費合計36712元(原告楊某某均已預交),由原告楊某某承擔1875元,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擔34837元,被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的訴訟費在履行上述判項時一并支付給原告楊某某。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