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原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肖龍(系原告楊某某丈夫),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志微,上海市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陳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20年1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極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肖龍、周志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進行了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幣20萬元,并以20萬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2%給付原告自2019年2月6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事實和理由:原告丈夫吳肖龍與被告系同事關系,2017年,被告以其開設了理財公司,原告夫婦有閑錢可以交由其進行理財賺取收益為由向原告提出借款,原告遂于2017年3月6日、同年6月6日通過轉(zhuǎn)賬方式分兩筆各10萬元向被告出借了20萬元錢款,并由被告出具借條。其中,就2017年3月6日的10萬元借款,雙方口頭約定月利率按6%計算,原告在轉(zhuǎn)賬時從本金中扣除了第一期利息6,000元,實際給付9.40萬元;就2017年6月6日的10萬元借款,雙方口頭約定月利率按8%計算,原告在轉(zhuǎn)賬時扣除了第一期利息8,000元以及上一筆10萬元借款的一個月利息6,000元,實際給付8.60萬元。此后被告陸續(xù)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間向原告歸還了借款利息12.20萬元,直至2018年1月24日被告最后一次還款止,被告尚未還清借款利息,此后未歸還過任何款項。2018年6月8日,原、被告在短信溝通過程中對截至此時的借款本息24.20萬元予以了確認。原告催討無著,故提起訴訟。
被告陳某未具答辯亦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材料。
鑒于被告未到庭應訴,本院對原告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jù)進行了審查。經(jīng)審理,本院認定如下事實:2017年3月6日、同年6月6日,被告陳某分別向原告楊某某出具10萬元的借條各一張,借期均為一年。原告于2017年3月6日向被告轉(zhuǎn)賬給付9.40萬元,于同年6月6日向被告轉(zhuǎn)賬給付8.60萬元。此后被告于2017年4月6日至2018年1月24日間向原告還款共計10.2萬元,分別為:2017年4月6日現(xiàn)金還款6,000元,同年5月6日現(xiàn)金還款6,000元,7月6日微信還款6,000元,同年7月11日微信還款8,000元,同年8月7日微信還款6,000元,同年8月11日微信還款8,000元,同年9月13日微信還款6,000元及8,000元各一筆,同年10月26日微信還款1萬元,同年10月27日微信還款1萬元,同年11月現(xiàn)金還款8,000元,2018年1月23日、1月24日支付寶還款兩筆各1萬元(轉(zhuǎn)入原告丈夫吳肖龍賬戶)。2018年6月8日,原告與尾號0700、備注姓名為“陳某”的手機用戶短信聯(lián)系,詢問“陳老師,我們的24.2w到底什么時候可以打到卡上……”對方回復“兩天內(nèi)最晚周一”?,F(xiàn)原告以被告至今未還清借款本息為由訴至本院,要求判如所請。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借條、銀行轉(zhuǎn)賬憑證、微信賬單、支付寶轉(zhuǎn)賬電子回單、短信記錄以及原告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借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涉案借條載明的借款數(shù)額共計20萬元,但原告自認預先扣除了利息,故借款本金數(shù)額應以原告實際交付款項為準,認定2017年3月6日的借款本金為9.40萬元、同年6月6日的借款本金為8.60萬元,合計18萬元。就原告主張的利息,雖借條未書面約定利息,但鑒于被告每期還款的時間、數(shù)額相對固定,具有支付利息的特征,且涉案短信反映出應付利益的內(nèi)容,可以認為雙方口頭約定了借款利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原告自認兩筆借款月利率分別為6%、8%,顯已超過法律許可的借款利率的上限,超出年利率36%的部分,應當視為對借款本金部分的歸還,經(jīng)審核,按年利率36%計算,被告各期歸還的錢款及剩余的本息數(shù)額(單位:元)為:
日期
還款前本息余額
還款數(shù)額
還款后本金余額
2017年4月6日
94,000+2,820
6,000
90,820
2017年5月6日
90,820+2,724.60
6,000
87544.60
2017年6月6日
87,544.60+2,626.34+86,000
0
176,170.94
2017年7月6日
176,170.94+5285.13
6,000
175,456.07
2017年7月11日
175,456.07+877.28
8,000
168,333.35
2017年8月7日
168,333.35+4376.67
6,000
166,710.02
2017年8月11日
166,710.02+666.84
8,000
159,376.86
2017年9月13日
159,376.86+5,100.06
14,000
150,476.92
2017年10月26日
150,476.92+6470.51
10,000
146947.43
2017年10月27日
146947.43+146.95
10,000
137,094.38
2017年11月
137,094.38+4112.83
8,000
133,207.21
2018年1月23日
133,207.21+7992.43
10,000
131,199.64
2018年1月24日
131,199.64+131.20
10,000
121,330.84
綜上,至2018年1月24日止,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121,330.84元,上述借款已全部到期,被告應當還款。原告主張自2018年2月6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于法無悖,予以照準。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放棄行使訴訟權利,應自負相應的法律后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原告楊某某借款本金121,330.84元;
二、被告陳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楊某某以121,330.84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2%計算的自2018年2月6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300元(原告楊某某已預交),由被告陳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濮如毅
書記員:許根華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不構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wǎng)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nèi)容,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wǎng)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wǎng)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wǎng)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