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楊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現住石某某市橋西區(qū)。
委托代理人:司利華,河北中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石某某之春印務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石某某市裕華區(qū)翟營南大街41號財庫國際27層,組織機構代碼:70074989-9。
法定代表人:王志春,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金娜,河北北方國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楊某某與被申請人石某某之春印務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春公司)為勞動爭議糾紛一案,石某某市裕華區(qū)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13日作出(2013)裕民一初字第00477號民事判決。楊某某不服上訴至本院,本院于2013年10月25日作出(2013)石民六終字第00561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楊某某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1月7日作出(2014)冀民申字第683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對本案進行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再審申請人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司利華,被申請人之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金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原告楊某某訴稱,原告楊某某自2006年10月開始在被告處工作至今,職務為市場部副經理,月工資1800元。2008年5月與單位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到期后未續(xù)簽,但原告繼續(xù)在被告處工作超過一年,應視為雙方已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1年7月,原告因懷孕休假,公司負責人口頭同意,并承諾繼續(xù)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隨時可以回來上班。2013年3月,原告回單位上班,安排好了工作以后,原告到財務室才得知原告的養(yǎng)老保險已在2011年7月停止繳納,而且其他各項社會保險從2006年工作開始就沒有繳納,產假期間的工資也拒絕支付。原告從2006年在被告處上班至今,法定休息日及節(jié)假日并未按規(guī)定放假,從來沒有支付加班費。原告懷孕生育期間花費醫(yī)療費8000元,因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生育險、醫(yī)療險等社會保險,導致原告無法享受應有的社會保險待遇。經原告多次與被告協(xié)商無果,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1、解除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2、被告依法為原告補繳從2006年10月至今的醫(yī)療、失業(yè)、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以及2011年6月至今的養(yǎng)老保險;3、被告補發(fā)自2006年10月原告上班至今法定節(jié)假日、周末休息日和平時加班工資以及年休假41162.4元,并按法律規(guī)定加付賠償金;4、被告支付原告懷孕及哺乳期間的產假工資5400元、醫(yī)療費用8000元;5、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2600元。
一審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提交了以下證據:1、石某某市裕華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石裕勞人裁字(2013)1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2、原告楊某某的養(yǎng)老保險本;3、石某某市第四醫(yī)院出具的醫(yī)療費票據;4、石某某市第四醫(yī)院診斷證明;5、隨文君、李玲玲的證人證言;6、之春公司2009年、2010年的員工合影;7、原告楊某某在之春公司的名片。
一審被告辯稱,1、2011年7月原告主動與被告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故其提出解除與被告的勞動關系不能成立。2、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已經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正是由于原、被告雙方已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故被告不再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不再為其支付工資,更何況原告自2011年7月起至2013年3月提起仲裁時止長達一年九個月的時間里,從未向被告主張過上述權利,亦無訴訟時效中斷事由,已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的一年時效期限。故原告所有主張不再受法律的保護。
一審被告為證明其主張,有證人楊某出庭作證。
石某某市裕華區(qū)人民法院一審查明,原告楊某某原是被告之春公司單位職工,被告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至2011年6月,以后未再給原告繳納,原告自2011年7月至今未在被告處上班,被告自2011年7月停發(fā)原告工資、獎金等任何福利待遇,原告自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未向被告主張過任何權利,期間未出現法定的仲裁時效中斷也無不可抗力情形發(fā)生。2013年3月原、被告發(fā)生糾紛,石某某市裕華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石裕勞人裁字(2013)1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理由為:已超過仲裁時效,故本委不予受理。原告不服,向該院提起訴訟。
至于原告所說的2011年7月自己是向被告法定代表人請的長假,未向本院提交證據。
石某某市裕華區(qū)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被告自2011年7月停發(fā)原告工資、獎金等任何福利待遇,原告此時應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原告自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未向被告主張過任何權利,期間未出現法定的仲裁時效中斷也無不可抗力情形發(fā)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一審判決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負擔。
本院二審查明事實和原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二審認為,上訴人楊某某自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未到被上訴人處上班,且無證據證明曾向被上訴人法定代表人請假,自2011年7月被上訴人停發(fā)上訴人所有工資、獎金等福利待遇,上訴人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但上訴人在長達1年8個月的時間內亦未向被上訴人主張過任何權利,期間未出現法定的仲裁時效中斷也無不可抗力情形發(fā)生,已超過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為一年的時效期間,原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的規(guī)定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并無不妥。上訴人并未提供原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證據,故其主張原審法院程序違法,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二審判決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楊某某負擔。
再審申請人楊某某申請再審稱,一、申請人從2006年10月至被申請人處工作,2008年5月第一次簽訂一年期勞動合同,合同到期后未續(xù)簽,申請人繼續(xù)在被申請人處工作。2011年6月,被申請人遷新址辦公,申請人身體不適為安胎向公司經理王志春請假,王志春批準并允諾休假期間繼續(xù)為申請人繳納養(yǎng)老保險。2013年3月,被申請人通知申請人上班,協(xié)商工作崗位時申請人發(fā)現被申請人停交了養(yǎng)老保險。二、申請人有新證據即證人曹某作證可證明申請人的請假得到公司經理批準,足以推翻原判決。三、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楊某的證言是被申請人偽造的。原審認定停發(fā)工資就應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的事實錯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勞動關系一直存續(xù)。原審法院錯誤將停發(fā)福利待遇與解除勞動關系兩個概念等同,顯然是邏輯錯誤。四、申請人仲裁沒有超過仲裁時效。五、原審法院程序違法。六、原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為此請求撤銷一、二審判決,依法改判,支持申請人的一審訴訟請求。
被申請人之春公司辯稱,再審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勞動關于已于2011年6月解除,其仲裁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原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再審申請人的再審請求,維持原判。
本院再審查明,2008年5月1日,再審申請人楊某某與被申請人之春公司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08年5月1日起至2009年4月30日止,之春公司于簽訂勞動合同次月起為楊某某繳納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勞動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xù)訂勞動合同,楊某某仍在之春公司工作到2011年6月,在任市場部任職副經理,月工資為1800元。楊某某的人事檔案一直存放在石某某人力資源市場,2011年7月離開之春公司時其將個人物品全部帶走,辦公桌椅及場所也未保留。楊某某稱其在2011年6月底請假休息,期間工資雙方默許認可停發(fā)工資,但公司給交養(yǎng)老保險,2013年3月雙方協(xié)商好可以上班了,到財務處發(fā)現養(yǎng)老保險停交,要求補交遭拒后才于2013年3月18日申請仲裁;之春公司對此否認并稱楊某某是在6月底提出辭職,雙方口頭協(xié)商解除了勞動關系,并將養(yǎng)老保險手冊交與楊某某。楊某某提供證人曹某出庭稱,我曾于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之春公司工作,任市場部副經理,公司沒有給其交過養(yǎng)老保險,離職時沒有辦理書面手續(xù),直接告訴王總說月底要走,交接清楚把個人物品收拾帶走就算走人了。是楊某某告訴我請假的事,王總說楊某某的工作由我接手。楊某某稱證人和申請人一起到王總辦公室,并稱他是管理人員,所以沒有養(yǎng)老保險,也沒有勞動合同,所以證人辭職的時候沒有辦理書面辭職手續(xù),只是書面交接工作。之春公司對證人證言質證稱,證人所述可證實員工辭職不需要提交書面材料,雙方口頭一致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完畢離職手續(xù)交接清楚即可。之春公司另提交了石某某市裕華區(qū)社會勞動保險事業(yè)管理局出具的中斷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關系報告表,該表顯示楊某某于2011年6月因辭職正常解除合同而中斷養(yǎng)老保險繳納,楊某某對該表沒有異議,但對關聯(lián)性有異議,該表說明是中斷而不是終止。其他事實與原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再審申請人楊某某自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未到被申請人之春公司處上班,雙方對不上班的原因是請假休息還是離職解除勞動關系陳述不一,對此產生的勞動爭議,之春公司負有舉證責任。雙方未簽訂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手續(xù),之春公司也沒有做出對楊某某開除的書面決定。之春公司稱楊某某系主動離職,僅提供石某某市裕華區(qū)社會勞動保險事業(yè)管理局出具的中斷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關系報告表,其不能證明楊某某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楊某某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故本案勞動爭議未超仲裁時效。原判依據仲裁根據2011年7月份之春公司停發(fā)楊某某的工資,來計算仲裁時效不當,應予糾正。
楊某某于2013年3月18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解除與之春公司的勞動關系,且一直未再到之春公司上班,故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于2013年3月18日終止。
楊某某稱于2006年10月即在之春公司工作,僅提供了養(yǎng)老保險手冊及李玲玲的書面證言,但李玲玲未出庭作證,故其相應事實主張,證據不足,不予認定。楊某某在之春公司的工作時間應依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確定,即2008年5月1日起計算。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后,之春公司應支付楊某某的經濟補償金計算為1800元×5=9000元。
社會保險費的征繳是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的法定職責。有關社會保險費的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糾紛的受理范圍。故楊某某要求之春公司補繳醫(yī)療2006年10月至今的醫(yī)療、失業(yè)、工傷、生育及2011年6月至今的養(yǎng)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楊某某要求之春公司補發(fā)自2006年10月至今法定節(jié)假日、周末休息日和平時加班工資以及年休假工資,并要求加付賠償金,但未提供充分證據加以證實,故其相應訴請不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guī)定共同繳納基本醫(yī)療保險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楊某某在之春公司工作期間懷孕并于2011年12月順產分娩,應享受相應生育保險待遇而未享受,相應損失應由之春公司承擔。根據《石某某市區(qū)城鎮(zhèn)職工生育保險辦法》的規(guī)定,楊某某應享受90天的生育津貼即1800元×3=5400元,和定額報銷的正常生產的生育醫(yī)療費用即2000元,共計7400元。
綜上,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應予糾正?;耍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七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3)石民六終字第00561號民事判決和石某某市裕華區(qū)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13日作出(2013)裕民一初字第00477號民事判決;
二、再審申請人楊某某與被申請人石某某之春印務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于2013年3月18日終止;
三、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被申請人石某某之春印務貿易有限公司支付再審申請人楊某某經濟補償金9000元、生育津貼5400元、生育醫(yī)療費用2000元,共計16400元;
四、駁回再審申請人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共計20元,由被申請人石某某之春印務貿易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許毅鵬 審 判 員 任永奇 代理審判員 李會寧
書記員:許鈺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