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回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毛小剛,上海四維樂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費立麗,上海四維樂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年根,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上訴人楊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王年根所有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3民初1413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11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楊某某上訴請求: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一審中的全部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審。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未查明雙方身份關系的特殊性和因長期共同生產生活而在財產管理和支出方面存在的混同情況;一審判決錯誤的將楊某某出具給王年根的收條認定為借條;一審判決未查明爭議款項的最終去向,僅依靠推定認為楊某某應當承擔還款責任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王年根辯稱:不同意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王年根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楊某某返還墊資款4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由2016年3月28日計算至實際歸還之日為止,按銀行同期借款利率計算)。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如下事實:楊某某、王年根原本一起從事房屋中介工作,2016年3月28日,在居間介紹客戶俞吉向上家張鳴怡購買房屋過程中,因上家要求一次性付清全部購房款而俞吉暫時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楊某某從王年根處取得4萬元用于為俞吉墊付購房款項,楊某某向王年根出具了收到4萬元墊資款的收條。同日,楊某某將包括上述4萬元在內的共計13萬元交于上家張鳴怡作為俞吉向張鳴怡購買房屋的部分購房款,張鳴怡向楊某某出具了13萬元的收據(jù)。楊某某另自認為客戶購房墊資的事情常有發(fā)生,根據(jù)慣例客戶應該已經歸還全部墊資款。
一審法院認為,王年根就本案事實曾于2019年3月22日提起訴訟主張權利,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楊某某認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的意見不予采信。根據(jù)雙方的陳述及現(xiàn)有證據(jù),可以確認楊某某從王年根獲取錢款用于為他人購房墊資,并向王年根出具借條,且楊某某又自認根據(jù)慣例墊資款項應該已經返還,但無法提供證據(jù)證明客戶或楊某某本人已將王年根提供的墊資款項返還給王年根,故楊某某應當承擔向王年根返還錢款的責任。王年根要求楊某某同時支付利息的訴請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一審法院據(jù)此判決:一、楊某某返還王年根40,000元,此款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二、王年根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無誤,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上訴人楊某某主張其與王年根雖已離婚,但離婚不離家,財產管理和支出方面存在混同的情況,但從楊某某提供的證據(jù)來看,均無法得出上述結論。尤其是楊某某在自認墊資款案外人已返還的前提下,無法證明案外人或楊某某本人已將4萬元墊資款返還給王年根,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由楊某某負擔。綜上,本院認可一審法院對事實的分析認定及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與適用,楊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0元,由上訴人楊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法官助理 葉綿綿
審判員:武之歌
書記員:王冬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