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晟,上海永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淞南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楊惠民,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紅梅。
委托訴訟代理人:酈詩遠,上海市瑞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益某和被告上海淞南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傅珺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益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晟、被告上海淞南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紅梅、酈詩遠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益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向原告支付2004年至2019年期間下崗工資差額260,000元(按上海市歷年最低工資為標準補足差額)。事實和理由:原告原系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塘橋村的村民,1992年9月因征地轉為城鎮(zhèn)戶籍,1992年12月被安排工作。自2004年開始,原告一直下崗在家待業(yè),由被告每月支付下崗補貼。原告認為被告自2004年至今所發(fā)放的下崗補貼標準未達到相關部門發(fā)布的標準,故應予補足。據(jù)此,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起訴來院,提出如上訴訟請求。
被告上海淞南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辯稱,原告于1992年時系上海XXXX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開公司)的員工,后被借到寶山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程公司)工作,自2003年起開開公司歇業(yè)。被告公司于2003年成立,借用開開公司的名義給一些下崗職工繳納社保并發(fā)放下崗工資。被告作為托管中心,和原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原告被征地也和被告無關。綜上,要求駁回原告所有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原告未至被告處工作。2003年4月,被告向寶山區(qū)淞南鎮(zhèn)人民政府請示,對所屬下崗、退養(yǎng)人員按統(tǒng)一標準,代為發(fā)放下崗工資、退養(yǎng)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2003年5月26日,淞南鎮(zhèn)人民政府統(tǒng)一被告按上述請示所報方案。原告于2004年3月23日手書《情況說明》,內容為原告原在淞南修建隊工作,1992年10月借調至江灣XXXX隊,現(xiàn)被解除勞動合同,故要求原單位給予解決養(yǎng)老金繳納和基本生活費等問題。
另查明,2004年度至2007年度,被告每月按32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08年度被告每月按47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09年度至2010年度被告每月按52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1年度被告每月按57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2年度被告每月按62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3年度被告每月按68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4年度被告每月按74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5年度被告每月按803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6年度被告每月按880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7年度被告每月按970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8年度被告每月按1,070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2019年度被告每月按1,160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下崗工資,另每年國慶節(jié)和春節(jié)分別再發(fā)放100元和200元。
2019年3月21日原告提起仲裁,求被告向原告支付2014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21日期間下崗工資差額260,000元。2019年4月30日,仲裁委作出裁決,對原告請求均不予支持。
上述事實,有裁決書、情況說明、托管中心下崗工資備忘錄及原、被告當庭陳述等為證,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本案中,原告書寫了《情況說明》,被告按照當?shù)劓?zhèn)政府批復以及原告的要求自2014年4月起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發(fā)放下崗工資,但原、被告之間無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且原告實際也未為被告工作過。被告作為托管單位,每月向原告發(fā)放的下崗工資不低于上海歷年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原告并未實際提供勞動,故原告要求被告按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支付2004年至2019年期間的下崗工資差額,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八條之規(guī)定,本院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益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元由原告楊益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傅??珺
書記員:張??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