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博野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軍超,河北言復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劉元元,又名劉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安平縣。被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安平縣,系被告劉元元之妻。
原告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給付貨款66,162元;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4月,被告劉元元在原告楊某某處定做異型絲網(wǎng)。當時,雙方約定好價格(總價款106,962元),被告劉元元交付給原告楊某某定金20,000元后,原告楊某某開始加工生產(chǎn)。2017年06月26日,被告劉元元雇傭車輛到原告楊某某處裝貨(被告劉某某跟隨裝貨)。裝滿車后(因貨車裝載量原因未裝完全部貨物),被告劉元元稱已用銀行轉(zhuǎn)賬方式支付給原告楊某某貨款60,000元,并讓原告去安平縣城找他再給付剩余款10,800元,剩余貨物被告取貨時再給付貨款。但是,原告楊某某當時僅收到了10,000元的銀行轉(zhuǎn)賬。到安平縣城后,被告劉元元給付承諾的10,800元現(xiàn)金后,同時被告劉元元交給原告50,000元銀行柜員機轉(zhuǎn)賬小票。后來,原告楊某某才知道,該50,000元轉(zhuǎn)賬款被告劉元元使用的不是即時到帳,而是24小時到帳的轉(zhuǎn)賬方式,當天被告劉元元又將該筆轉(zhuǎn)賬撤銷了。并且,原告楊某某催促被告劉元元拉走訂購的剩余的網(wǎng)片,被告劉元元也一直拖延。由于被告劉元元定作的網(wǎng)片屬于異型,原告楊某某根本無法另行出售?,F(xiàn)被告劉元元既拖延給付貨款,也不及時取走剩余的定做網(wǎng)片,已經(jīng)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被告劉某某系被告劉元元之妻,也參與取貨,應當與其夫被告劉元元承擔共同給付責任。被告劉元元、劉某某未做答辯。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4月,被告劉元元在原告楊某某處定做異型絲網(wǎng)。當時,雙方約定好價格,被告劉元元交付給原告楊某某定金20,000元后,原告楊某某開始加工生產(chǎn)。2017年06月26日,被告劉元元和劉某某雇傭車輛到原告楊某某處裝貨。因貨車裝載量原因未裝完全部貨物(仍剩余絲網(wǎng)3,388公斤,價值10,096元)。當時,原告楊某某僅收到了被告楊某某10,000元的銀行轉(zhuǎn)賬。后在安平縣城,被告劉元元給付原告現(xiàn)金10,800元,同時被告劉元元交給原告50,000元銀行柜員機轉(zhuǎn)賬小票。但是,該50,000元轉(zhuǎn)賬款被告劉元元使用的不是即時到帳,而是24小時到帳的轉(zhuǎn)賬方式,當天被告劉元元又將該筆轉(zhuǎn)賬撤銷。由此,被告劉元元欠下原告楊某某貨款55,466元。被告劉元元沒有取走的訂購的剩余網(wǎng)片3,388公斤,價值10,096元,加工費600元。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以下證據(jù)證實:1、2017年04月26日,被告劉元元簽名的欠據(jù)一張,證實被告劉元元欠原告絲網(wǎng)片和加工費合計款66,162元。2、原被告的工商銀行轉(zhuǎn)賬憑證一張和原告手機中保存的被告劉元元給原告楊某某轉(zhuǎn)款50,000元的視頻一份。3、原被告的微信聊天記錄一份,證實原被告簽訂網(wǎng)片加工定作合同的過程和原告向被告催要貨款的全部過程。4、原被告雙方的2017年11月06日的通話記錄光盤一張,證明被告尚欠原告款66,162元。另查,被告劉某某系被告劉元元之妻,二被告辦理結(jié)婚證日期為2013年07月29日。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劉元元、劉某某定作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軍超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元元、劉某某經(jīng)傳票傳喚沒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被告劉元元讓原告楊某某定作異型絲網(wǎng),由此欠下原告楊某某貨款和加工費合計66,162元,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原被告之間由此形成的債權(quán)債務關(guān)系應受法律保護。被告劉元元應當按照約定及時償還原告上述貨款和加工費。此債務是被告劉元元與劉某某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被告劉某某依法應當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元元償還原告楊某某貨款和加工費合計66,162元。二、被告劉某某承擔共同償還責任。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727元,保全費720元,由被告劉元元、劉某某共同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書記員:吳 蘭 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