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海軍,男,1970年3月3日出生,滿族,住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英俊,河北律己律彼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陳麗娟,女,1972年4月23日出生,漢族,住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英俊,河北律己律彼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貴軍,男,1966年2月1日出生,漢族,住邢臺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淑榮,河北凱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冬群,河北凱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陳艾珍,女,1968年10月3日出生,漢族,住邢臺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淑榮,河北凱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冬群,河北凱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楊海軍、陳麗娟因與被上訴人陳艾珍、陳貴軍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邢臺縣人民法院(2018)冀0521民初3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5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的質(zhì)證。一審認定事實清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綜合微信內(nèi)容、銀行轉(zhuǎn)賬記錄以及雙方交易過程,二上訴人和二被上訴人之間形成買賣合同關(guān)系并形成固定的交易習慣,上訴人關(guān)于微信記錄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微信記錄的內(nèi)容雙方?jīng)]有達成合意,合同成立生效的要約和承諾沒有達成一致的主張,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楊海軍一直以個人名義與二被上訴人冾談業(yè)務,貨款也是楊海軍通過其個人賬戶匯給陳貴軍,楊海軍為陳貴軍、陳艾珍合同的相對人,上訴人主張楊海軍打款的行為是代表舒蘭市萬豐米業(yè)有限公司的職務行為,本院不予支持。關(guān)于玉米價格及運費,按雙方交易習慣,玉米價格和運費雙方已明確約定,二審中,楊海軍、陳麗娟申請證人李某出庭作證,李某也是聽說自己運輸陳貴軍、陳艾珍的玉米不合格,并沒有證據(jù)證明該車玉米存在質(zhì)量問題,對李某的證言,本院不予采信。楊海軍、陳麗娟提供的證據(jù)均不能證明該14車貨物存在質(zhì)量問題,也不能證明其與陳貴軍、陳艾珍協(xié)商進行了降價處理,楊海軍、陳麗娟還應按照每噸1660元向陳貴軍、陳艾珍支付剩余貨款53,068元。涉案運費按照雙方約定應由楊海軍、陳麗娟承擔,一審判決由楊海軍、陳麗娟向陳貴軍、陳艾珍支付運費143,124.2元正確。由于楊海軍、陳麗娟申請的證人不能證明玉米存在質(zhì)量問題,楊海軍、陳麗娟要求陳貴軍、陳艾珍負擔證人出庭造成誤工損失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楊海軍、陳麗娟以證人鄒某因客觀原因不能到庭作證為由,申請延期開庭或另行安排時間組織質(zhì)證,其二人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對其二人申請不予準許。
綜上所述,楊海軍、陳麗娟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張新戈
審判員 秦一臣
審判員 何秀艷
書記員: 梁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