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
委托代理人:陳榮富,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宜昌市伍家崗區(qū),
被告: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東山大道323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
負責人:熊旺林,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黃陂區(qū)蔡榨街158號,組織機構代碼17831567-5,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116178315675R。
法定代表人:熊旺林,該公司董事長。
被告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的委托代理人:黃雷,湖北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某與被告丁某某、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以下簡稱“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七建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琳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羅靜虹、王秋云組成合議庭審判,于2016年12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榮富,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武漢七建公司共同的委托代理人黃雷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丁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9月2日,原告楊某通過自己名下的建行帳戶向被告丁某某轉款700000元,同日楊某通過妻子余文英的農(nóng)行帳戶向被告丁某某轉款300000元,兩筆共計1000000元。2014年9月4日,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向原告楊某出具一份收條,其上載明“今收到楊某湖北三峽黑茶有限公司朱家灣茶葉基地工程履約保證金壹佰萬元整。注:該保證金由武漢第七建設集團(丁某某)代收,如在2014年9月30日前不能順利進場施工,由丁某某負責收回該款,并承擔月息3%的利息。(最遲二個月之內(nèi)本息還清)經(jīng)手人:丁某某”,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加蓋印章。嗣后,原告并未承接到該工程,遂要求被告丁某某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退還全部款項。2014年11月6日,丁某某出具一份借條,載明“今借到楊某現(xiàn)金捌拾萬元整(含壹拾萬元利息),(在2014年12月10日之前全額到位)。”原告主張該借條形成背景為:原告承接工程無果后,丁某某負責向其歸還保證金,并將履約保證金轉化為借款形式,于2014年11月6日還款300000元,其中包括本金200000元及2014年9月3日至2014年11月6日間的利息100000元。2014年12月15日,被告武漢七建公司向原告楊某銀行帳戶支付500000元。
同時查明,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系被告武漢七建公司無獨立法人資格的分公司,被告丁某某2015年9月15日前系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負責人。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武漢七建公司在答辯中稱收條上的公司印章系偽造的假印章,經(jīng)法庭給予鑒定時限并釋明逾期后果,上述二被告逾期未向本院申請鑒定并辦理鑒定手續(xù)。因庭審中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武漢七建公司認為原告2016年3月7日自行從建行港窯路支行調取的銀行流水中,關于載有被告武漢七建公司付款500000元的那一頁明細上未加蓋銀行公章,從而對其真實性提出異議,本院遂于2017年3月3日前往建行港窯路支行核實,該行確認了該流水的真實性及補齊印章,并告知本院流水上顯示的付款帳號xxxx10214397實為被告武漢七建公司名下建行42×××97帳戶通過網(wǎng)絡支付時生成的虛擬帳號。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和答辯,收條、借條,銀行帳戶流水單,戶口簿及本案庭審筆錄等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丁某某、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以收取工程保證金的形式向原告楊某收取了1000000元,后該工程并未實際施行,且被告丁某某時任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負責人,故被告丁某某、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依約對原告楊某應負有連帶返還保證金、支付利息損失的責任,因被告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武漢七建公司承擔。原、被告雙方在“收條”中載明“承擔月息3%的利息”,實則系雙方約定在承接工程無果的情況下以及逾期付款時所支付的資金占用利息。被告丁某某于2014年11月6日向楊某還款300000元,其于當日出具的“借條”內(nèi)容對于還款本金及利息組成的表述不明確,故本院根據(jù)雙方前期在2014年9月4日所出具“收條”中的約定,以月息3%的標準確認2014年11月6日還款時包括資金占用利息60000元(100000元×2個月×3%)、本金240000元,故此后被告丁某某、武漢七建公司尚欠原告借款本金760000元(1000000元-240000元);被告武漢七建公司于2014年12月15日向原告楊某支付500000元,雙方未對還款性質作出約定,故本院確認該筆還款中包括2014年11月7日至2014年12月15日期間資金占用利息29640元(760000元×1.3個月×3%),本金470360元(500000元-29640元),故2014年12月15日以后被告尚欠原告欠款本金289640元(760000元-470360元)。原告訴請中向法院要求自2014年12月16日以后被告按月息3%的標準繼續(xù)支付資金占用利息至實際履行之日的請求超出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調整。雖原告庭審中提供的“收條”系復印件,但根據(jù)后期舉證、質證及雙方陳述和答辯,可以認定被告丁某某、武漢七建宜昌分公司以“履約保證金”的形式收取原告楊某1000000元現(xiàn)金的事實,且被告對于自己的抗辯,未舉出相應證據(jù)證明、或其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故本院對其抗辯不予采信。被告丁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答辯意見,應視為其放棄抗辯權,但不影響本院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裁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某、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楊某連帶返還履約保證金289640元,并以289640為基數(shù)自2014年12月15日起按照月利率2%的標準計付資金占用利息至實際履行時止。
二、駁回原告楊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向原告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4160元,公告費260元,由被告丁某某、武漢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四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 琳 人民陪審員 羅靜虹 人民陪審員 王秋云
書記員:夏夢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