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正旺。
委托代理人肖大保,宜昌市中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宜昌景鑠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沿江大道特168-7號萬達廣場寫字樓c棟032409、032416、032417室。
法定代表人張昌單,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楊雷,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楊正旺訴被告宜昌景鑠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3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馮昊獨任審判,于2015年1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楊正旺及其委托代理人肖大保,被告宜昌景鑠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楊雷到庭參加訴訟。原、被告雙方均要求不少于90日的庭外和解期限,但未能達成和解。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被告宜昌景鑠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原名宜昌元洲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0月26日,被告與案外人劉宗慧簽訂《宜昌元洲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預(決)算書》一份,約定由被告承包劉宗惠家居裝修工程,該預決算書約定工程直接費為158451.2元,另外遠程施工費為3500元,材料運輸、搬運費按所在樓層收?。?-10樓按工程直接費3%收取,本案中劉宗惠的房屋位于11-12樓)。該工程于2013年10月24日開工,2014年4月底竣工。該工程竣工后,原、被告簽訂一份《工程質檢報告書》,對施工現(xiàn)場原始情況進行了檢查,并對施工材料進行了驗收,該《工程質檢報告書》附有工程增減變更單,案外人劉宗慧在工程增量為12860元的變更單上簽字確認。
另查明,原、被告于2014年3月28日簽訂一份《勞務承包合同》,該合同約定,由被告向原告提供裝修服務工程項目,由原告負責組織人員,按照被告要求提供勞務。開工前被告向原告提供經客戶確認后的施工圖紙做法說明,并向原告進行設計交底。被告對原告指派工程監(jiān)理并定期進行工程巡檢。被告向原告提供材料時,原告要辦理收料驗收手續(xù),對已接受的材料被告不負責退料。原告應配合被告向客戶催繳工程款,如尾款未收齊或未收回由原告承擔。原告應按照被告要求施工,如果工程項目有變更事項,原告必須及時與被告設計師聯(lián)系,填寫《工程變更單》,并要求客戶確認簽字;否則,因此產生的一切責任由原告自行承擔。該合同的合同期限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6年4月1日止。合同同時約定,原告在接到工程項目后,可向被告領取該項目預算金額32%的工程款,具體支付時間為:客戶每交納一期工程款,原告可領取8%,直至客戶將四期款交齊后原告合計領取32%的工程款。原告在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所用的材料應在被告開取蓋有被告財務專用章的材料單后,在被告指定地方提取。原告在被告處開取材料單的金額,不得超過該施工項目預算金額的30%,原告使用未蓋有財務專用章的材料單提貨的,由原告自行與材料商結算,被告不承擔任何責任。工程驗收并且客戶簽字結清全部工程款后,被告為原告辦理工程款結算手續(xù),原告每月15-20號在被告方辦理上月完工工地的結算。
同時查明,被告已向原告支付70991元工程款。
以上事實,有報價單、《勞務承包合同》、《工程質檢報告書》、設計圖紙、2014年4月12日劉大俠出具的《收條》、宋秀成證人證言、公司變更信息、短信提示及庭審筆錄等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1、原、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什么?2、被告是否尚欠原告工程款未付。
1、在本案中,《宜昌元洲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預(決)算書》系被告與劉宗惠簽訂,故劉宗惠與被告是裝飾裝修合同關系,被告將該裝飾裝修工程中組織勞務進行具體施工的部分分包給原告,故原、被告之間是建設工程分包合同關系,本案應定性為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
2、原告提供的《宜昌元洲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預(決)算書》無被告方簽字確認,被告對該預決算書的報價亦不予認可,但由于被告已向原告支付工程款70991元,故該工程系真實存在,該工程系劉宗惠發(fā)包給被告,因此該工程的相關資料應存于被告方,被告認為原告提供的預決算書不屬實,其應當提供與劉宗惠之間的預決算書原件予以證明,而被告未舉證證明,故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本院對《宜昌元洲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預(決)算書》形式要件予以確認。原告提供的《工程質檢報告書》上的工程增減變更單僅有12860元工程增項有案外人劉宗惠簽字確認,另外21848元工程增量并無案外人劉宗惠簽字確認,本院不予認可。對于案外人劉大俠提供的載明其收到建設工地電工整改人工工資1500元的收條,因劉大俠并未出庭作證證實該收據的真實性,本院對該收條亦不予認可。故原告除能夠證明該工程預算工程款以及增加的12860元工程款,其余均未提供完善的證據予以支持。另依據原、被告簽訂的《勞務承包合同》,被告領取工程款的期限系在客戶交納工程款之后,原告并未提供證據證明劉宗惠是否已經將工程款全部交納完畢,故其不能證明該工程款已到支付期限。因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即便原告所主張的預算工程直接費158451.2元、工程增量費用34708元、電工整改人工工資1500元、遠程施工費3500元、搬運費4753.50元(合計202912.7元)均已經實際發(fā)生且劉宗惠已經向被告支付,按照原、被告簽訂的《勞務承包合同》之約定,原告可向被告領取的32%的工程款,也只能領取64932.1元,被告已向原告支付70991元,已經超過原告可以領取的數(shù)額,而原告雖主張其可以領取的工程款比例是68%,不適用原、被告簽訂的《勞務承包合同》之約定,但并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故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應當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正旺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565元,減半收取782.5元,由原告楊正旺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馮 昊
書記員:楊德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