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華,上海市寶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被告:項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被告:項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被告:項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上述五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國華,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項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溫州市。
法定代理人:鐘偉,系被告項某4的母親,住上海市彭浦新村XXX號甲XXX室。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張某某、項某1、項某2、項3、項某4、王某某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華、被告張某某、項某1、項某2、項3、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國華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項某4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歸還原告借款本金988,950元;2、判令被告共同以借款本金988,950元為基數,自2017年9月23日起至實際還款日止,按每月2%利率向原告支付利息。(上述第1、2項還款責任由被告在繼承被繼承人項玉唐遺產范圍內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繼承人項玉唐系30多年的朋友,項玉唐于2017年10月13日因交通事故死亡,被告均系項玉唐法定繼承人。2014年4月23日,項玉唐向原告借款150萬元,雙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自2014年4月23日至2014年6月22日,并約定了借款利息和違約責任。簽約當日,原告向項玉唐名下獨資企業(yè)上海聯大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建設銀行賬戶轉賬1,365,000元。2017年6月2日,項玉唐向原告出具書面承諾,承認欠原告借款本息204萬元,并承諾2017年6月20日前歸還80萬元,6月30日前歸還70萬元,如不能做到承諾,則繼續(xù)履行原借款合同。借款之后,項玉唐歸還了部分錢款,剩余款項沒有歸還,故原告訴訟來院。
被告張某某、項某1、項某2、項3、王某某辯稱,被告張某某系項玉唐的妻子,被告項某1、項某2、項3系項玉唐的子女,王某某系項玉唐的母親,項玉唐的父親已經先于項玉唐去世。項某4系項玉唐非婚生女,生母為鐘偉。2014年4月23日,項玉唐向原告借款1,365,000元,還款情況如下:2014年6月23日還款67,500元,2014年9月2日還款67,500元,2014年9月25日還款67,500元,2014年10月24日還款67,500元,2015年1月13日還款135,000元,2014年6月24日還款10萬元,2014年8月9日還款100萬元,2016年2月1日還款25萬元,2017年9月25日還款30萬元,共計還款2,055,000元。
被告項某4書面辯稱,項某4從未繼承項玉唐的任何遺產,并對項玉唐交通事故的賠償、資產、債權等毫不知情,項某4沒有義務承擔原告請求的債務清償責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一、被繼承人項玉唐于2017年10月13日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被告張某某系被繼承人項玉唐的妻子,被告項某1、項某2、項3、項某4系項玉唐的子女,王某某系項玉唐的母親,項玉唐的父親已經先于項玉唐去世。
二、2014年4月23日,項玉唐實際向原告借款1,365,000元,雙方在借款協(xié)議中約定借款利息為每月4.5%,借款時間為2014年4月23日至2014年6月22日。2017年6月2日,項玉唐出具書面承諾,內容如下:關于在2014年4月23日向楊某某應急所借150萬之事,鄭重承諾如下:一、根據借款合同至今天,我尚欠楊某某本息204萬元。二、經跟楊某某友好協(xié)商,楊某某同意我只要在本月20日前向楊某某還款80萬元,再在本月30日前再還款70萬元,我與楊某某的借款就此結清,原借款合同廢止。三、如果沒做到此承諾,我繼續(xù)履行原借款合同的全部條款。
三、還款情況:項玉唐于2014年6月24日還款67,500元,2014年9月2日還款67,500元,2014年9月25日還款67,500元,2014年10月24日還款67,500元,2015年1月13日還款135,000元,2015年6月24日還款10萬元,2016年2月1日還款25萬元,2016年8月9日還款100萬元,2017年9月25日還款30萬元,共計還款2,055,000元。原告認為還款應當先扣除利息再扣除本金,被告認為還款應該先扣除本金,接下來再扣除利息。
審理中,被告項某1、項某2、項3、王某某均表示放棄對項玉唐所有遺產的繼承權。
以上事實,有借款協(xié)議、貸記憑證、承諾書、注銷戶口證明、常住居民內冊摘抄、還款銀行明細以及原、被告的陳述等證據為證,經庭審審核屬實,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根據原告提供的借款協(xié)議、轉賬憑證等證據可以證明被繼承人項玉唐向原告借款1,365,000元的借貸關系成立。合法的債務應當清償。被告張某某、項某1、項某2、項3、項某4、王某某作為項玉唐的遺產繼承人,繼承遺產應當清償項玉唐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其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被告項某1、項某2、項3、王某某明確放棄對項玉唐遺產的繼承權,可以不負償還責任。若原告確有證據證明被告項某1、項某2、項3、王某某已經實際繼承了項玉唐的遺產,可另行主張。關于還款,每次還款雙方未明確其性質,當某次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歸還的錢款首先應沖抵每月應歸還的利息,剩余部分再沖抵本金。關于利息的計算標準,雙方約定借款利息為每月4.5%,明顯超出法律規(guī)定,本院確認已經支付的利息按照年利率36%計算,尚未支付的利息按照年利率24%計算。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項某4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繼承被繼承人項玉唐的遺產范圍內歸還原告楊某某借款650,324.94元。
二、被告張某某、項某4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繼承被繼承人項玉唐的遺產范圍內歸還原告楊某某利息(以本金650,324.94元為基數,按照年利率24%計算,自2017年9月23日至實際還款日止)。
三、對原告楊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為7,918元,由原告楊某某承擔2,712元,由被告張某某、項某4在繼承被繼承人項玉唐的遺產范圍內承擔5,20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宋??佩
書記員:李鵬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