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承德市雙橋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珖,河北匯林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予,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承德市雙橋區(qū)。委托代理人王立剛,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楊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110,400.00元;2.案件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3月,原告經(jīng)朋友介紹與被告相識,相處過程中,原告感覺被告為人很好,社會人脈很廣,路子也多,雙方關系也越來越好。2015年6月,被告找到原告稱找到了好項目,但是缺少資金周轉,需要借40,000.00元錢,原告便于2015年6月21日借給了被告43,000.00元(13,000.00元現(xiàn)金和30,000.00元銀行轉賬),2015年10月,被告將該借款返還給了原告,同時跟原告說目前發(fā)現(xiàn)一個好項目,即所謂的資金盤,利潤很高,但是缺少資金運轉,希望再借點錢,并許諾如果盈利除還本金外再支付原告高額利息。原告便于2015年10月26日到12月1日之間先后借給被告128,000.00元左右,當時因是多次轉賬,另外考慮到對被告的信任和能力,原告一直沒有要求被告匯總出借條,到2016年4月止,被告陸續(xù)返還了幾次借款約15,000.00元左右,還欠原告約110,000.00元。2016年4月底,原告催促被告還款,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拒絕,由于沒有借條,銀行轉賬記錄只有110,400.00元,現(xiàn)原告只要求被告返還110,400.00元借款。被告張某予辯稱,原告所述的事實不存在,被告收的原告的款項是代為處理飛創(chuàng)的投資業(yè)務,而且結合被告的證據(jù)證明原告的每次打款時間均與飛創(chuàng)公司的回款相同,如果是民間借貸從情理上講,不可能從10月到12月每次的金額不等,而且是有整有零,金額上不符合借貸的常理。原告說沒有授權被告投資飛創(chuàng),此銀行卡是原告自己開設之后交由被告管理,因此從此事實中看出被告是代原告投資理財。原告所訴請的借款事實不存在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知曉參與投資了飛創(chuàng)項目,每期投資41,800.00元共計投入六期。原告名下尾號為0265卡,飛創(chuàng)公司每期匯款的金額及時間,與原告給被告銀行打款的時間基本相同,原告投入的金額與項目每期返利金額加上原告給被告的轉賬金額相同,被告收到原告的款項后一般都是同一天將原告的入款項及項目返利一同給馮國俠補足每期41,800.00元,被告將尾號為0265號的銀行卡交給原告以后,此銀行卡陸續(xù)收到飛創(chuàng)投資平臺返利金額,進而證明原、被告之間非借貸關系。原告委托被告投資,而且每周都會返還利息,有銀行卡明細體現(xiàn),滿足了41,800.00元后開始盈利。六期投資回款時間,和原告給被告打款的時間都是相照應的,能夠清晰的看出這些資金都是用在給原告的投資理財中。原告這張卡交還給原告的時間為2015年12月11日,2015年10月13日原告將該卡交給被告。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14年3月,原、被告經(jīng)人介紹相識,后原告于2015年10月26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20,000.00元,原告于2015年11月6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6,600.00元,原告于2015年11月13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14,000.00元,原告于2015年11月20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30,000.00元,原告于2015年11月22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8,000.00元,原告于2015年12月1日向被告的銀行賬戶轉賬31,800.00元,原告6次給被告轉賬共計110,400.00元。原告于2015年10月20日開通尾號為0265的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該卡自開通至2015年12月11日之間由被告持有。2015年12月12日、2015年12月25日原告名下0265銀行卡向原告名下3119號銀行卡分別轉款10,600.00元、17,300.00元。2015年12月18日,原告給馮國俠(安徽飛創(chuàng)時空商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承德市場服務區(qū)服務站站長)轉款41,800.00元。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僅依據(jù)向被告張某予轉賬110,400.00元的銀行轉賬憑證提起訴訟,主張其與被告張某予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但被告張某予對原告的此項主張予以否認并提供了抗辯證據(jù)。因此原告應當就其主張的事實進一步提供證據(jù),但原告除轉賬憑證外未能提交借條、借款合同等證據(jù)證明該筆銀行轉賬系借款性質,也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合意,故僅依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難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因此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足的法律后果,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張某予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作出(2016)冀0802民初4584號民事判決,張某予不服,向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冀08民終666號民事判決,張某予仍不服,向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冀08民再100號,裁定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3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楊珖、被告張某予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立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原告楊某某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508.00元,由原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