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尚義縣。委托代理人褚朝利,男,57歲,漢族,居民,住尚義縣。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尚義縣。委托代理人路東生,河北經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尚義縣。委托代理人胡俊,河北鐵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訴稱,2016年6月6日,被告王某某雇傭原告和張某等人搞建筑,在工作過程中,原告被張某擅自駕駛小鏟車撞倒,導致原告左大腿粉碎性骨折,傷后原告在張家口二五一醫(yī)院住院21天。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要求被告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63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護理費12000元、交通費300元、誤工費29514元、殘疾賠償金104608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6381元、法醫(yī)鑒定費2767元、二次手術費1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元,合計194900元,并承擔案件受理費。被告張某辯稱,一、原告所訴被告王某某雇傭原告楊某某和張某等人搞建筑的事實予以認可,即我和楊某某等人共同受雇于王某某,為其提供勞務。二、我們所提供的勞務并沒有絕對的工種之分,在工地上根據(jù)王某某的安排,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包括拌灰、運料、砌筑等。本人上述活計都干過,開鏟車也是王某某教會的。原告楊某某亦是如此,他平時開鏟車居多,但事發(fā)當時他又是在干抹灰的事情。三、事故發(fā)生后,我積極協(xié)助對原告的救治,并已經墊付了醫(yī)藥費4萬多元。四、原告有的損失項目標準畸高,不符合有關法律規(guī)定。五、本案的案由是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之規(guī)定,原告方因在提供勞務中受到傷害,其損失應該向接受勞務一方即被告王某某主張,原告向我方主張于法無據(jù),請法院依法駁回原告對我方的訴訟請求。被告王某某辯稱,原告所訴我雇傭他一事不屬實,但其受傷原因基本屬實。原告受傷是被告張某所為,與我沒有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我是泥瓦匠(大工)。2016年5月10日,三工地鎮(zhèn)王油坊村回民白玉金找來說村民集資要給回民墳地建圍墻。工錢給的少,活也不多,我就找來本村大工李有軍、馬金虎及原告楊建民合計能否干。最后都說夠工錢就湊合著干吧。隨后又找了三個小工張某、程良飛和翁占明。具體是大工壘墻,我開小鏟車運水泥、砂漿灰(因我有駕駛證和駕車技能),小工張某等人負責和水泥與勾縫。2016年6月6日,最后一天干活,馬金虎沒有來。具體是李有軍、原告楊某某和翁占明勾墻縫,我一直是開鏟車運水泥、砂漿灰,空閑時也勾縫或擦墻。小工程良永往墻上灑水,張某和水泥。當時我開小鏟車由西向東送完水泥和砂漿后停下,去擦后面的圍墻,張某和起水泥后在那坐著了,我忽然聽到鏟車聲音,馬上扔下工具,看到張某駕車就追喊停下。只見張某開著鏟車照直撞到了正在勾縫的原告楊某某大腿上。我當時就質問張某,你不會開車誰讓你開車了,連剎車都不踩。張某還說哪里是剎車?這就是本案事實。正如原告起訴狀中所說,是張某擅自駕駛小鏟車撞倒他。因此,原告受傷是張某的侵權行為所致,與干活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本案中,我也是干活人而非雇主。綜上,請法院查明事實,依法駁回原告對我的起訴。經審理查明,2016年6月6日,原告楊某某、被告張某、被告王某某以及李有軍、翁占明、程良永等人在尚義縣三工地鎮(zhèn)王油坊村建圍墻時,張某駕駛王某某的小鏟車將楊某某撞倒致傷,楊某某傷后在解放軍二五一醫(yī)院治療,確診為股骨髁間骨折,住院21天后出院。住院期間,原告由其妻子陪護。原告的傷情經張家口市法醫(yī)鑒定中心鑒定,意見為:1.九級傷殘;2.醫(yī)療終結期為270日,護理期120日(1人);營養(yǎng)期90日;3.二次手術取內固定鋼板費用約壹萬(10000)元。支出鑒定費2608元、檢查費159元,計2767元。原告鑒定檢查過程中,共支出交通費300元。事故發(fā)生前,原告及其家人在尚義縣××××街居住,從事建筑職業(yè)。原告現(xiàn)有兩個未成年子女:次女楊永曉,14歲;長子楊永濤,7歲。原告住院期間,被告張某為其墊付費用4萬元,被告王某某墊付費用2萬元,計6萬元,其中支出醫(yī)療費47803.5元。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張某、王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繼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褚朝利、被告張某及委托代理人路東生、被告王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胡俊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由于被告王某某承認其雇傭楊某某、張某等人從事本案所涉工程,且楊某某、張某均證實其兩人受雇于王某某,加之張某所駕駛鏟車系由王某某所有和提供使用,故應認定原告楊某某、被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存在雇員與雇主關系。被告張某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操作鏟車不慎,將另一雇員即原告楊某某致傷,作為雇主的被告王某某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張某作為侵權人和被告王某某的雇員依法應當與被告王某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告張某主張,其與原告楊某某共同受雇于被告王某某,沒有絕對的分工,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故原告方因在提供勞務中受到傷害,其損失應向接受勞務的一方即被告王某某主張,原告向其主張于法無據(jù)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被告王某某主張,其與楊某某、張某并非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原、被告三人是共同干活,原告楊某某受傷系張某所致,應由張某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住院伙食補助費630元(30元/天×21天)、營養(yǎng)費2700元(30元/天×90天)、護理費12000元(100元/天×120天),結合其住院期限、鑒定意見書中營養(yǎng)期、護理期期限,應予認定。被告張某、王某某對上述費用計算方法及標準無異議、但不予承擔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交通費300元,結合其鑒定時需實際支出,應予支持。被告張某同意酌情認定。被告王某某對該費用支出無異議、但表示不予承擔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誤工費29514元(39899元/年÷365天/年×270天),結合其從事的建筑職業(yè)及醫(yī)療終結時間,應予認定。被告張某對計算方法及標準無異議、但不予承擔的主張,不予支持。被告王某某主張,應當按農林牧漁業(yè)標準計算誤工費、且不予承擔,不予支持。原告主張殘疾賠償金104608元(26152元/年×20年×20%),結合其居住的事實、傷殘等級,應予認定。被告張某、王某某主張,原告戶籍地系農村,應按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的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而不應按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且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6381元[次女楊永曉7035元(17587元/年×4年×20%÷2人)+長子楊永濤19346元(17587元/年×11年×20%÷2人)],結合原告現(xiàn)住所地的事實、兩個子女的年齡、原告的傷殘等級,應予認定。被告張某主張,原告所主張的殘疾賠償金已包含了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且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被告王某某主張,原告系農村居民,應按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計算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而不應按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標準計算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且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原告主張鑒定費2767元(鑒定費2608元+檢查費159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有相關票據(jù),應予支持。被告張某、王某某對該費用支出無異議但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二次手術費10000元,由于有鑒定報告,且系今后必然支出,應予認定。被告主張,由于該費用目前沒有支出,原告可待實際發(fā)生后再行主張權利且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元,結合原告的傷殘等級,應予認定。二被告主張與其無關聯(lián)性不予承擔的理由,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告的住院伙食補助費63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護理費12000元、交通費300元、誤工費29514元、殘疾賠償金130989元(原告殘疾賠償金104608元+原告次女楊永曉、長子楊永濤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6381元)、鑒定費2767元、二次手術費1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元,合計194900元,由被告王某某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張某承擔連帶責任。二被告為原告墊付費用60000元,扣減已支出的醫(yī)療費47803.5元,剩余12196.5元,應當從賠償款中予以扣減。故被告實際賠償原告182703.5元(194900元-12196.5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王某某賠償原告楊某某住院伙食補助費63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護理費12000元、交通費300元、誤工費29514元、殘疾賠償金130989元(原告殘疾賠償金104608元+原告次女楊永曉及長子楊永濤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6381元)、鑒定費2767元、二次手術費1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元,合計194900元。被告張某與被告王某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二被告為原告墊付費用60000元,扣減已支出的醫(yī)療費47803.5元,剩余12196.5元,從賠償款中予以扣減,故被告實際賠償原告182703.5元(194900元-12196.5元)。此款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后10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414元,減半收取707元(簡易程序審理),由被告王某某、張某負擔,并于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后10日內交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繼城
書記員:溫艷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