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某
葉軍(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
商衛(wèi)華
原告楊某某。
委托代理人葉軍,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沿江大道130號。
負責人王國全,該支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商衛(wèi)華,湖北百思特律師事務所。(一般授權代理)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5月6日立案受理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的規(guī)定,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張嬋獨任審判,于2014年5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葉軍,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商衛(wèi)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簽訂的《電話營銷專用機動車輛保險單》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系有效合同。本案中,雖然保險車輛已符合保險條款中關于“保險車輛未在規(guī)定檢驗期限內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或檢驗未通過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的約定,但就本案而言,《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已認定,楊德華駕駛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行車是發(fā)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與機動車的安全性能無關,即原告楊某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安全技術檢驗與保險事故的發(fā)生無因果關系,故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以保險車輛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安全檢驗應免除賠償責任的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保險條款約定“保險車輛發(fā)生全部損失后,如果保險金額高于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按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計算賠償”,鑒定機構認定出險當時車輛的實際價值為250401元,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對該鑒定結論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實際價值、折舊率應按保險條款約定的方式來計算的辯解,本院認為依據保險條款的約定,實際價值、折舊率是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計算賠償金額的依據,可減輕或免除保險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該約定應認定為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對實際價值、折舊率的約定應盡到提示義務及明確說明義務,否則該條款不產生效力。從保險條款看,實際價值、折舊率的條款未采取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其他明顯標志作出提示,故上述條款不產生效力,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不得主張以該條款約定的方式計算賠償金。原告楊某某以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結論來主張保險車輛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的實際價值,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楊某某關于施救費的主張,符合保險條款的約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施救費不予賠償的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鑒定費不屬于賠償范圍的辯解,因保險條款未約定鑒定費不賠,且該費用的發(fā)生系客觀、有必要的,故該項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綜上,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應向原告楊某某賠償的各項經濟損失為256901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向原告楊某某支付賠償款256901元。
上列應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訴訟費5154元,本院減半收取2577元(原告楊某某已預交),由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負擔。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承擔的訴訟費由其在履行上述判項時一并直接轉付給原告楊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二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簽訂的《電話營銷專用機動車輛保險單》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系有效合同。本案中,雖然保險車輛已符合保險條款中關于“保險車輛未在規(guī)定檢驗期限內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或檢驗未通過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的約定,但就本案而言,《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已認定,楊德華駕駛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行車是發(fā)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與機動車的安全性能無關,即原告楊某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安全技術檢驗與保險事故的發(fā)生無因果關系,故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以保險車輛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進行安全檢驗應免除賠償責任的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保險條款約定“保險車輛發(fā)生全部損失后,如果保險金額高于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按出險當時的實際價值計算賠償”,鑒定機構認定出險當時車輛的實際價值為250401元,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對該鑒定結論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實際價值、折舊率應按保險條款約定的方式來計算的辯解,本院認為依據保險條款的約定,實際價值、折舊率是在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人計算賠償金額的依據,可減輕或免除保險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該約定應認定為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對實際價值、折舊率的約定應盡到提示義務及明確說明義務,否則該條款不產生效力。從保險條款看,實際價值、折舊率的條款未采取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其他明顯標志作出提示,故上述條款不產生效力,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不得主張以該條款約定的方式計算賠償金。原告楊某某以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結論來主張保險車輛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的實際價值,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楊某某關于施救費的主張,符合保險條款的約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施救費不予賠償的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關于鑒定費不屬于賠償范圍的辯解,因保險條款未約定鑒定費不賠,且該費用的發(fā)生系客觀、有必要的,故該項辯解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納。綜上,被告平安財保宜昌支公司應向原告楊某某賠償的各項經濟損失為256901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向原告楊某某支付賠償款256901元。
上列應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訴訟費5154元,本院減半收取2577元(原告楊某某已預交),由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負擔。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承擔的訴訟費由其在履行上述判項時一并直接轉付給原告楊某某。
審判長:張嬋
書記員:李開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