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楊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金河,河北凌翔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廊坊市安次區(qū)楊稅務鄉(xiāng)衛(wèi)生院,住所地:廊坊市安次區(qū)楊稅務鄉(xiāng)建設村。法定代表人:李國安,職務:院長。委托訴訟代理人:甄書田,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被告單位法律顧問。
原告訴稱,2008年11月起,原告到被告處從事藥房工作直至2016年8月.原告每年都被考核為合格員工.原告自到被告處工作至今,被告從未與原告訂立過勞動合同,也沒有為原告繳納任何保險.與其他同事的工資薪酬也不相同,而安次區(qū)勞動仲裁委在被告未提供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就武斷的認定,原告的訴請已過訴訟時效,并且該仲裁決定相互矛盾.該裁決已經(jīng)認定原告與被告系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認定被告未給原告繳納任何保險,卻又未予以確認有關原告離職的實際情況和責任的承擔以及相關補償問題.在無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就駁回了原告的請求.原告自知道被告未繳納保險后,曾多次向主管部門或其他行政部門及被告主張權利.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14條之規(guī)定: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其他依法有權解決相關民事糾紛的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組織提出保護相應民事權利的請求,訴訟時效從提出請求之日起中斷.訴訟時效自原告向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主張權利時已中斷,故原告未超過訴訟時效.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令:1、原告與被告系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2、原告在被告處自2008年至今的連續(xù)工作年限;3、原告在被告處工作與相同崗位的人員同工同酬;4、被告支付原告補償款17600元;5、被告為原告補繳自2008年至今的相關保險;6、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被告辯稱,1、原告于2008年11月臨時招聘為被告單位藥房臨時工,2016年8月因個人身體原因辭職,不存在連續(xù)工作年限及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被告醫(yī)院是差額事業(yè)單位,人員編制由勞動人事部門按國家編制人數(shù)分配,原告于2008年臨時招聘到被告單位藥房,是無編制的,當時月發(fā)放勞務費600元左右。勞務費發(fā)放到原告辭職,不存在連續(xù)工作年限,原、被告不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原告在申請仲裁中并沒有提出勞動合同關系事項。2、原告請求補繳2008年至2016年8月的相關保險不屬于法院審理范圍,應依法駁回。3、原告請求相同崗位的人員同工同酬,沒有事實依據(jù),更沒有證據(jù)來證實。4、原告請求給付17600元經(jīng)濟補償,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guī)定: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原告的請求已過訴訟時效。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自2008年11月起,被招聘至被告處從事藥房工作,至2016年7月31日,因被告未給原告繳納社會保險,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期間雙方亦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離職前原告月均工資為2200元。上述事實有當事人當庭陳述,原告提交的廊安勞人仲案字[2017]第62號仲裁裁決書、送達回執(zhí),被告提交的工資表等證據(jù)在案佐證。本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應受到法律保護。本案中,原告自2008年11月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在被告處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視為被告與原告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故對原告主張與被告之間系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主張原告該請求已過訴訟時效,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對原告要求同工同酬的訴訟請求,因未提供充分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庭審中,被告對原告因離職系因被告未給其繳納社會保險的事實予以認可,原告于2008年11月在被告處工作至2016年8月,因被告未給其繳納社會保險,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應按8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即17600元(2200元×8個月)。原告主張被告應為其補繳自2008年11月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的社會保險(五險一金),因該項請求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圍,故本院不予審查。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廊坊市安次區(qū)楊稅務鄉(xiāng)衛(wèi)生院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金河,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甄書田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被告廊坊市安次區(qū)楊稅務鄉(xiāng)衛(wèi)生院于2008年11月起與原告楊某某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被告廊坊市安次區(qū)楊稅務鄉(xiāng)衛(wèi)生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楊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17600元;三、駁回原告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內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任增軍
書記員:王朝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