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某
王麗英(河北君和誠律師事務所)
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品商貿有限公司
趙建科
(2015)長民初字第738號
原告(又為被告,以下簡稱原告)楊某某,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貿易有限公司職工。
委托代理人王麗英,河北君和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品商貿有限公司(又為原告,以下簡稱被告),住所地石某某市橋東區(qū)平安南大街208號。
法定代表人李中民,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趙建科,該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楊某某與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品商貿有限公司合同糾紛兩案,本院曾于2012年11月20日作出(2012)東民一初南字第00296、00302號民事判決。原告不服,上訴至河北省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7月17日作出(2012)石民二終字第00885號民事裁定:一、撤銷原判;二、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麗英,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品商貿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李中民,委托代理人趙建科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合議庭評審,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楊某某訴稱及辯稱,原告于1989年自石某某市評劇團調入被告單位,1993年因結核病傳染流行,石某某政府發(fā)出公告,確認結核病者用人單位全額報銷醫(yī)療費,并支付全額工資。原告經醫(yī)院檢查確診為肺結核伴結核性胸膜炎。原告向被告提供了診斷證明、假條等材料,被告根據規(guī)定準許原告休假,期間發(fā)放了病休工資。1996年底,原告病休期滿,但結核病并沒有痊愈,醫(yī)院要求原告繼續(xù)休假。原告向被告遞交了病假單、X光片和一份延長醫(yī)療期的申請書,要求按合同條款與單位繼續(xù)簽訂延長醫(yī)療期的申請書,要求按合同條款與被告繼續(xù)簽訂延長醫(yī)療期協議書,當時領導沒有同意,并且當面告訴原告,不許病休假,不安排工作也不開工資,理由是原告有××,沒有適合原告的工作崗位。迫于生活困難和無奈,原告才要求帶病上班,但每次都被被告拒絕了。
2008年企業(yè)改制,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原告為內退身份,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被告每月發(fā)給原告內退工資280元,2011年9月6日原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被告未給原告繳納1993年1月至1995年5月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金。被告拖欠原告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病假工資;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的內退工資;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的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額,致使原告無法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xù)。在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有許多違法之處,在原告退休之日已拖欠工資長達18年,嚴重的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直接影響了原告退休后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故原告向石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原告不認可。原告認為仲裁委員會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1、被告為原告補繳1993年1月至1999年5月的養(yǎng)老保險費,被告作為繳費單位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繳納和代扣代繳原告在此期間的社會保險費而產生的利息及滯納金由被告負擔;2、被告支付原補發(fā)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31日期間的病假工資,并支付拖欠工資25%的經濟補償金,共計180483.75元;3、被告支付原告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期間的內退工資,支付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額,并支付工資25%的經濟補償金,共計25587.5元;4、被告支付原告自原告退休之日起到正式原告辦理退休手續(xù)期間的工資2萬元;5、被告支付原告因被告未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導致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共計103600元;6、被告向原告當庭作出書面道歉,并賠償原告因被告連續(xù)18年違法侵權造成的精神損失共計134674.5元;7、被告未經原告允許私自在報紙上公開原告姓名、住址、并私闖民宅,偷拍原告家人和住房照片的侵犯隱私權行為,在其刊登侵權信息的報紙上做公開道歉;8、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針對被告的起訴,原告答辯意見為,被告方起訴的陳述沒有法律依據,不應該支持被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品商貿有限公司辯及訴稱意見如下:1、關于原告主張補繳養(yǎng)老保險金,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不用補繳,國家已繳納了。被告方認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2、關于原告主張的病假工資應為1997年3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工資,而不是從1997年1月開始,在此期間原告一直處于退休狀態(tài)。不應支付原告25%的經濟補償金,沒有法律依據;3、原告主張的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期間的內退工資,在此期間給原告發(fā)放的是內退工資每月280元,是經過原告本人同意的,現原告要求補繳不應該同意原告的支付請求,也不產生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的內退工資與最低的工資差額和經濟補償金;4、關于原告主張支付其內退之日起到正式為原告辦理退休手續(xù)期間的工資,被告方多次聯系原告到單位辦理退休,原告不來,后來在報紙上登公告,后又去原告家送達辦理退休手續(xù)的通知,有照片為證,辦理滯后退休工資的損失不應該由被告方支付,且此項也不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應該另行起訴。原告主張的經濟補償金不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也應當另行起訴;5、原告主張書面道歉及精神損失共計134674.5元及主張被告方私闖民宅侵犯其隱私要求公開道歉的請求都沒有法律依據,且此項不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原告可以另案起訴;6、駁回原告要求我方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的請求。
被告方的起訴意見如下:2012年4月27日接到石某某市勞動仲裁委員會裁決后,發(fā)現仲裁裁決第二項計算數據有誤。2008年企業(yè)改制后,原、被告雙方自愿簽訂勞動合同(內退),應具有法律效力,不應產生差額,也不應支付25%的經濟補償金。2008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應扣除三險等費用(個人繳納部分)。滯后辦理退休手續(xù)的損失應由原告承擔。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1、1997年3月至2008年12月31日的工資,并依法裁判個人應負擔的社會保險費等費用;2、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6日的工資(內退工資)執(zhí)行標準,并依法裁判個人應負擔的社會保險等費用;3、原告滯后辦理退休手續(xù)的損失由原告自己承擔;4、本案訴訟費由原告承擔。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本案中,社會保險費的征繳是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的法定職責,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勞動者因病停止工作,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的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80%。原告在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處于病休狀態(tài),但被告只認可應支付原告自1997年4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病假工資。對于被告的主張,被告未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故應認定被告支付原告自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病休工資。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病假工資25%的經濟補償的請求,無據可依,本院不予支持。被告以在原告提交的2008年12月24日內退申請書中有被告的法定代表人的批示為由,稱自2009年1月開始發(fā)放原告內退工資是雙方自愿協議,原告對此否認。因被告的證據不足,對原告主張被告支付2008年9月1日簽訂內退勞動合同書之日起2008年12月31日的內退工資,本院予以支持。用人單位不得拖欠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需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被告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每月支付原告280元內退工資,均低于當年最低工資差額,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差額并支付經濟補償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其自退休之日起至正式為其辦理退休手續(xù)期間的工資及被告未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導致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該請求不屬于勞動爭議受案范圍,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書面道歉賠償精神損失,及被告私自在報紙上公開其姓名等消息,侵犯隱私而公開道歉的請求,因本案為勞動爭議,即勞動法律關系發(fā)生爭議,故對原告的此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 ?、第四條 ?、《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楊某某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病假工資42816元(含個人應負擔社會保險費);
二、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楊某某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內退工資2930元,支付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額17540元,并支付經濟補償金5117.5元;
三、駁回原告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四、駁回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共計20元,由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負擔(原告楊某某已預交案件受理費10元不再退回,待被告履行本判決時一并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本案中,社會保險費的征繳是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的法定職責,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勞動者因病停止工作,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的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工資標準的80%。原告在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處于病休狀態(tài),但被告只認可應支付原告自1997年4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病假工資。對于被告的主張,被告未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故應認定被告支付原告自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間的病休工資。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病假工資25%的經濟補償的請求,無據可依,本院不予支持。被告以在原告提交的2008年12月24日內退申請書中有被告的法定代表人的批示為由,稱自2009年1月開始發(fā)放原告內退工資是雙方自愿協議,原告對此否認。因被告的證據不足,對原告主張被告支付2008年9月1日簽訂內退勞動合同書之日起2008年12月31日的內退工資,本院予以支持。用人單位不得拖欠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需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低于部分25%的經濟補償金。被告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每月支付原告280元內退工資,均低于當年最低工資差額,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差額并支付經濟補償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其自退休之日起至正式為其辦理退休手續(xù)期間的工資及被告未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導致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該請求不屬于勞動爭議受案范圍,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書面道歉賠償精神損失,及被告私自在報紙上公開其姓名等消息,侵犯隱私而公開道歉的請求,因本案為勞動爭議,即勞動法律關系發(fā)生爭議,故對原告的此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 ?、第四條 ?、《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楊某某1997年1月至2008年8月的病假工資42816元(含個人應負擔社會保險費);
二、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楊某某2008年9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內退工資2930元,支付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內退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額17540元,并支付經濟補償金5117.5元;
三、駁回原告楊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四、駁回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共計20元,由被告石某某華農果品副食商貿有限公司負擔(原告楊某某已預交案件受理費10元不再退回,待被告履行本判決時一并給付原告)
審判長:徐震
審判員:張旭
審判員:郭轉
書記員:龔琳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