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紅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漢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登亮,湖北泓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
被告:湖北寶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青城國際3幢1單元1703室。
法定代表人:尹杰。
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漢區(qū)沿江一號購物中心B區(qū)二區(qū)三層3B09號。
負責人:張中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威,該公司員工。
被告:汪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漢陽區(qū),
原告杜紅某與被告劉某、被告湖北寶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流公司)、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被告汪超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7日立案,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4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杜紅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肖登亮、被告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威、被告汪超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某、被告物流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杜紅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劉某、被告汪超、被告物流公司共同賠償原告杜紅某損失包括醫(yī)療費17,834.13元、誤工費8,000元、護理費3,000元、營養(yǎng)費600元、后續(xù)治理費共計15,000元、交通費200元、住院伙食補助200元、法醫(yī)鑒定費1,800元,共計46,634.13元;2.被告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強險、商業(yè)險保險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11月20日,原告杜紅某乘坐被告汪超駕駛的牌照為鄂A×××××機動車與被告劉某駕駛的牌照為鄂A×××××貨車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車城北路車城東路發(fā)生碰撞,導致原告杜紅某嚴重受傷。原告杜紅某隨即送往開發(fā)區(qū)協(xié)和醫(yī)院住院治療。2017年12月原告杜紅某經湖北明鑒司法鑒定所鑒定,出具了鄂明醫(yī)臨鑒字(2017)第3153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被告劉某駕駛的牌照為鄂A×××××貨車所有權人為被告物流公司,該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
被告劉某未發(fā)表答辯意見。
被告物流公司未發(fā)表答辯意見。
被告保險公司答辯稱:被告保險公司不承擔訴訟費、鑒定費。因被告劉某、被告保險公司未到庭,無法提供有效的行車證、駕駛證及從業(yè)資格證。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保留追償的權利,商業(yè)險拒賠。此案另外三個傷者,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預留限額;原告杜紅某應提供完整住院病歷來證明花費的費用與此次交通事故有關,被告保險公司才對其醫(yī)療費予以認可,如不能提交則被告保險公司不與認可。其護理費、誤工費應均按89元每天計算,醫(y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應均按15元每天計算。交通費應按10元每天計算。
被告汪超答辯稱:對事故發(fā)生及責任劃分無異議,被告汪超為原告杜紅某墊付醫(yī)療費7,000元,請求一并處理。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于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的證據,本院均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本院做如下認定:原告杜紅某提供的出院小結、用藥清單、醫(yī)療費票據,被告保險公司僅認為不夠完整而不確定與本起交通事故的關聯(lián)性,原告杜紅某提供的出院記錄單中明確載明系“口腔頜面部外傷、上前牙外傷4小時”入院,與本起交通事故具有高度蓋然性,被告保險公司未能提供相反證據證實原告杜紅某系其他事件導致外傷,本院對其關聯(lián)性予以認定;原告杜紅某提供的法醫(yī)鑒定,被告保險公司雖認為系其單方委托而不予認可,但在本院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未提交書面鑒定申請并繳納鑒定費用,本院視為其不申請重新鑒定,本院對原告杜紅某鑒定結論予以采納。
本院經審理查明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1月20日,被告劉某駕駛鄂A×××××大型汽車與被告汪超駕駛鄂A×××××小型汽車搭載案外人狄佳暉、原告杜紅某、案外人冷雨山,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車城北路車城東路路口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被告汪超、原告杜紅某、案外人狄佳暉、案外人冷雨山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2016年11月20日,武漢市公安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交通大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認定被告劉某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汪超承擔此次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杜紅某無責任。原告杜紅某受傷后被送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西院)住院治療13天,共產生醫(yī)療費17,834.13元,其中原告杜紅某支付4,000元,被告汪超墊付醫(yī)療費7,000元,被告保險公司未墊付費用。原告杜紅某出院醫(yī)囑中載明需加強營養(yǎng)。2017年12月4日,湖北明鑒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出具鄂明醫(yī)臨鑒字[2017]第3153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認定原告杜紅某的損傷不構成傷殘等級,誤工期為80日,護理期為30日,營養(yǎng)期為40日,后續(xù)治療費預計在3,000元或據實賠付,21+1牙齒根管治療及修復治療,大約12,000元左右。原告杜紅某支付鑒定費1,800元。
另查明:鄂A×××××大型汽車系被告物流公司所有,其購買有交強險、1,000,000元商業(yè)三者險及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各方當事人均同意原告杜紅某誤工損失按照2017年湖北省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本案另三名傷者被告汪超明確不需要預留交強險,案外人冷雨山傷情原告杜紅某陳述僅皮外傷、被告汪超陳述無明顯傷情,案外人狄佳暉被告汪超陳述傷得不重,截至庭審時止,被告汪超、案外人狄佳暉、案外人冷雨山均未向本院起訴。
本院認為:此次事故中被告劉某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汪超承擔此次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杜紅某無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首先應由交強險的保險人即本案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被告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根據責任予以承擔。被告劉某、被告物流公司均未到庭,雙方關系無法核實,均應對原告杜紅某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杜紅某主張的營養(yǎng)費600元、后期治療費15,000元(含牙齒根管治療及修復)、法醫(yī)鑒定費1,80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醫(yī)療費17,834.13元中原告杜紅某僅支付4,000元,被告汪超僅墊付7,000元,剩余部分原告杜紅某、被告汪超均未實際支付,亦無權主張,本院僅支持11,000元,剩余部分權利人可另行主張;住院伙食補助費,本院按每天15元的標準計算為195元(15×13);護理費,本案按法醫(yī)鑒定認定的護理期30日參照2017年湖北省居民服務業(yè)平均收入計算為2,685.78元(32,677÷365×30);誤工費,本院按各方均認可的2017年湖北省居民服務業(yè)計算為7,162.08元(32,677÷365×80);交通費,原告杜紅某雖未提供票據,考慮到該費用必然發(fā)生,本院結合其就醫(yī)情況酌情支持130元;原告杜紅某前述損失共計38,572.86元(11,000+600+15,000+1,800+195+2,685.78+7,162.08+130);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醫(yī)療限額內應承擔10,000元,在傷殘限額內還應承擔9,977.86元(2,685.78+7,162.08+130),合計19,977.86元,被告保險公司主張交強險預留沒有現(xiàn)實必要性,本院不予支持;事故認定書中未記載被告劉某、被告物流公司存在保險拒賠事項,被告保險公司亦未能證明本案存在免賠事由以及被告保險公司已告知和明確說明,被告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應承擔11,756.50元(16,795×70%),被告保險公司共應承擔31,734.36元;被告汪超承擔5,038.5元(16,795×30%)元。剩余1,800元,由被告劉某、被告物流公司共同承擔1,260元,被告汪超承擔540元。為減少當事人訴累,被告汪超墊付費用超出其應承擔部分,相互折抵后,由被告保險公司從其賠償款中直接返還。被告保險公司實際賠償原告杜紅某30,312.86元[31,734.36-(7,000-5,038.50-540)],支付被告汪超1,421.50元(7,000-5,038.50-540)。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在交強險、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賠償原告杜紅某30,312.86元;
二、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在交強險、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支付被告汪超1,421.50元;
三、被告劉某、被告湖北寶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內賠償原告杜紅某1,260元;
四、駁回原告杜紅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義務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計150元,由被告劉某、被告湖北寶某物流服務有限公司負擔105元,被告汪超負擔4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紀鋼
書記員: 陳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