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張家口市蔚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那志剛,河北縱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圣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躍進街5號。組織機構代碼:56196119-4。
法定代表人:王利輝,該公司負責人。
管理人: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住所地:滄州市運河區(qū)解放西路42號。
負責人:王俊杰。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璐,系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呼如芳,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凱世德特種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世德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濱河東路北側29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705681373573E。
法定代表人:王利輝,該公司董事長。
管理人:河北衡信會計師事務所。住所地:秦皇島市建設大街239-2號。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曦,系河北衡信會計師事務所職工。
原告杜某與被告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北凱世德特種紙有限公司破產債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杜某及其訴訟代理人那志剛,被告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管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璐、呼如芳及被告河北凱世德特種紙有限公司管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曦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杜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對被告凱世德公司名下的1183361元債權確認在被告啟圣公司名下,并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2.確認原告與二被告簽訂的以房頂賬的協議合法有效,應向原告交付房屋。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啟圣公司、凱世德公司均存有建筑施工合同關系。2014年被告啟圣公司在開發(fā)建設宣化銀河灣小區(qū)時,原告參與了管網開挖、檢修井砌筑等工程,截止到2015年年底,被告啟圣公司共欠原告工程款827392元。2013年至2015年,原告與被告凱世德公司存有建筑施工及買賣合同關系,凱世德公司欠原告1183361元。2015年2月4日,原告與二被告協商支付工程款事宜,因無資金支付工程款,且二被告之間也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均為二被告的董事(高管)王某以被告啟圣公司的名義簽訂了用宣化區(qū)星河住宅小區(qū)二期工程4號樓的7套房屋抵頂二被告全部工程款的協議,協議中7套房屋抵頂債務2872686元,后來啟圣公司又陸續(xù)付過一部分錢,現在的欠款數額為啟圣公司的欠款827392元及凱世德公司的欠款1183361元。2016年9月19日,宣化區(qū)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河北融投租賃有限公司申請二被告公司破產重整,二被告均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原告于2016年11月9日向被告啟圣公司管理人申報債權,2017年1月10日宣化區(qū)人民法院組織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確認破產債權827392元,但是對于2015年2月4日原告與啟圣公司簽訂的以房頂賬的協議不予認可。凱世德管理人確認了破產債權1155961元。原告認為,二被告欠付原告工程款的事實清楚,數額明確,二被告均同意用被告啟圣公司開發(fā)建設的房屋抵頂全部欠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屬于債務轉移。
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管理人辯稱:1、原告訴稱被告啟圣公司截止到2015年年底共欠原告工程款827392元的事實存在,啟圣公司管理人對該筆債權予以確認;2、我方對原告主張的被告啟圣公司與凱世德公司共同拖欠原告工程款及貨款1183361元的事實不予認可,除已被管理人確認的827392元工程款外,啟圣公司不欠原告任何其他工程款或貨款;3、原告稱其與啟圣公司簽訂的以房抵債協議所抵頂的主要是凱世德公司的債務,根據破產法第33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涉及債務人財產的“虛構債務或承認不真實債務”的行為無效,因此,2015年2月4日啟圣公司以自己的財產替他人償還債務的行為無效,該協議自然無效;4、即使上述以房抵債協議有效,根據破產法第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因管理人未作出繼續(xù)履行的意思表示而當然解除;5、上述以房抵債協議因沒有實際履行,協議中約定的七套房屋已經全部出售,現已無法對原告履行。故原告對啟圣公司的起訴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望法院駁回原告對啟圣公司的訴訟請求。
河北凱世德特種紙有限公司管理人辯稱:2016年9月8日,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河北融投租賃有限公司申請債務人河北凱世德特種紙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一案,于2016年9月19日依法裁定凱世德公司破產重整,并指定河北衡信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破產管理人,依法履行破產管理人職責。本案原告于2016年12月7日向凱世德公司就其1183361元債權進行了債權申報,經管理人審核,確認其債權金額為1155961元。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與我方沒有關系,我方不是本案糾紛主體,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我公司的訴訟請求。
杜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張家口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杜某簽訂的以房抵債《協議》一份;2、啟圣公司財務處出具的《新建房登記表》七份;3、凱世德公司工商登記信息,證實王某系該公司董事,也是負責人之一;4、管理人出具的凱世德公司的財務狀況報告第一頁復印件,證實王某是該公司股東之一;5、證人王某證言。
啟圣公司管理人及凱世德公司管理人未向本院提交證據。
對杜某提交的以上證據,啟圣公司管理人質證意見為:對協議真實性、合法性不認可,啟圣公司欠原告82多萬,但協議中為270多萬,協議上未寫明凱世德的欠款也用房屋抵債,王某在我公司沒有職務,沒有授權手續(xù),沒有權利簽字;登記表只能說明杜某在啟圣公司財務有購房意向登記,不能證明該房屋已賣給杜某,也不能證明杜某已交款,以物抵債應當有合法手續(xù);對王某是否是公司董事及其職務不清楚;證據3、4為復印件,不予認可;對證人證言不予認可,認為王某雖然當時是啟圣法定代表人,但在公司不擔任職務,與原告簽訂的協議損害公司利益及他人利益,是無效協議,且其說不清楚與原告的債權、債務及抵頂債務的數額。凱世德公司管理人質證意見為:協議和登記表與凱世德公司無關,沒有公章;王某確實是凱世德公司的股東,但協議與凱世德公司無關。
本院對杜某提交的證據認定如下:因啟圣公司管理人認可王某在簽訂協議時系啟圣公司法定代表人,凱世德公司認可王某系凱世德公司股東,故對證據3、4予以認定;以房抵債協議、新建房登記表、證人王某證言證據來源合法且與本案具有關聯性,協議中加蓋啟圣公司公章,且三者內容相互印證,故本院對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予以認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杜某與啟圣公司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2013年至2015年期間杜某與凱世德公司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買賣合同關系。2016年9月8日,我院依法受理了河北融投租賃有限公司申請債務人啟圣公司破產重整一案及河北融投租賃有限公司申請債務人凱世德公司破產重整一案,于2016年9月19日依法裁定啟圣公司與凱世德公司進入破產重整,并分別指定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河北衡信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破產管理人。杜某向啟圣公司就其827392元債權進行了債權申報,經管理人審核,確認其對啟圣公司的債權金額為827392元,但對其以房抵債協議未予確認。杜某于向凱世德公司就其1183361元債權進行了債權申報,經管理人審核,確認其對凱世德公司債權金額為1155961元。另,2015年2月4日,啟圣公司與杜某簽訂了一份以房抵債協議,協議約定:“因啟圣公司欠杜某工程款暫不能支付,雙方商定以實物抵債,抵債實物為啟圣公司所開發(fā)的星河住宅小區(qū)二期工程4號樓7套房屋,房屋折價2872686元”。協議簽訂當日,杜某在啟圣公司財務處進行了新建房登記,之后,雙方均未按協議履行。杜某承認啟圣公司在簽訂以房抵債協議之后又給付了部分工程款。
本院認為,杜某與啟圣公司簽訂的以房抵債協議是在啟圣公司申請破產之前,該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但該協議未約定履行時間,簽訂協議之后,杜某未到啟圣公司辦理工程款轉化為購房款事宜,啟圣公司亦未履行交付房屋義務,且杜某在庭審中承認在簽訂協議后啟圣公司又支付其部分工程款,故雙方簽訂的以房抵債協議,雙方均未履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xù)履行,并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二個月內未通知當事人,或者自收到對方當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未作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F我院已于2016年9月8日,依法受理了河北融投租賃有限公司申請債務人啟圣公司破產重整一案,啟圣公司管理人在破產申請受理之日二個月內未通知杜某繼續(xù)履行該以房低債協議,且當庭表示不同意繼續(xù)履行該協議,故該協議應視為已解除。杜某與啟圣公司簽訂的協議中,雙方并未對啟圣公司欠杜某的債務性質作出說明,杜某亦未提交其他證據證實啟圣公司所欠杜某債務中包括杜某對凱世德公司的1183361元債權并可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
綜上所述,杜某要求其對被告凱世德公司名下的1183361元債權確認在啟圣公司名下,并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的訴訟請求,因證據不足,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杜某要求確認與啟圣公司簽訂的協議合法有效的訴訟請求,因該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由于該協議未實際履行且已被解除,故杜某要求啟圣公司交付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杜某與張家口市啟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4日簽訂的協議有效;
二、駁回原告杜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5,450元,減半收取7725元,由原告杜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申曉璐
書記員:段雅欣 本案引用的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生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 第十八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xù)履行,并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對方當事人,或者自收到對方當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未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 管理人決定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對方當事人應當履行;但是,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擔保。管理人不提供擔保的,視為解除合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一百四十二條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