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某三。
委托代理人杜枝周,(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陳某某。
委托代理人胡丹,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杜某三訴被告陳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3日立案受理。2016年5月30日依法由審判員張青山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杜某三及委托代理人杜枝周、被告陳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胡丹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10月27日,原告要求被告將其送到務工的工地上。被告要求原告支付5元費用方可送其去工地。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被告駕駛既未投保交強險、也未投保商業(yè)險的無號牌電動三輪車,在把原告送往工地途中的宜昌市伍家鄉(xiāng)靈寶村公墓路段發(fā)生交通事故。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事故處理大隊認定被告駕駛無號牌電動三輪車,未確保安全行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確認被告在該次事故中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并于當日作出了第0000034997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原告受傷后被送往三峽大學仁和醫(yī)院進行住院治療11天,出院醫(yī)囑全休叁月,總計支付醫(yī)療費5157元。
同時查明,被告已支付原告2600元。
上述事實有原告、被告的身份信息材料、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醫(yī)院出院記錄、診斷證明書、醫(yī)藥費收據(jù),以及當事人的陳述在卷佐證,足以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經(jīng)公安交警部門認定,且各方對責任的認定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下面對原告在本次事故中遭受的損失、以及承擔原告損失的主體及份額進行綜合認證。
一、關于原告遭受損失的認定。1、住院期間醫(yī)療費支出4263.56元,因原告實際支出且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原告出院后于2016年1月12日的磁共振檢查費600元及醫(yī)藥費293.44元,雖然被告對關聯(lián)性提出異議,但原告提供的病歷證明該支出與交通事故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故該893.44元予以認定。2、住院伙食補助費550元(住院11天×50元/天)。3、營養(yǎng)費,因無醫(yī)囑證明,被告主張不應計算營養(yǎng)費,本院予以采納。4、誤工費,原告主張150元/天,但其系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且未提供該收入的具體證明,本院認為按服務業(yè)平均工資認定誤工費為宜,誤工費為8616.27元(101天×服務業(yè)平均工資31138元/年÷365天)。5、護理費,原告主張80元/天的標準低于85.31/天的一般標準,系其權利的自由處分,本院采納原告主張的護理費880元(住院11天×80元/天)。6、交通費,原告予以放棄。7、精神撫慰金,原告受傷非被告故意所致、且未造成原告嚴重精神損害,在本案中對精神撫慰金不予支持。故,原告遭受損失總計為15203.27元。
二、關于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的認定。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應先在交強險的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在明確侵權責任的成立以及劃分責任的基礎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及相關規(guī)定予以賠償。本案中,被告未投保交強險,其應在醫(yī)療費分項賠償限額為10000元、傷殘費分項賠償限額為110000元的范圍內(nèi)先予賠付。因此,被告應賠付原告15203.27元,扣除被告已賠付的2600元,被告還應賠付原告12603.27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某在本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賠償原告杜某三12603.27元。
二、駁回原告杜某三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元(已減半、原告已預交),由原、被告各承擔75元;被告陳某某在履行上述判項時,一并將75元轉(zhuǎn)付給原告杜某三。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青山
書記員:蔡慧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