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杜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唐某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舶瀚,河北瀚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住所地:唐某市路北區(qū)釣魚臺(管理站院內),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200804768963H。
法定代表人:常慶喜,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宣少義,北京市京師(唐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杜某某與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杜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舶瀚、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宣少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杜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為原告補繳200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的養(yǎng)老、失業(yè)、醫(yī)療保險;2、被告支付原告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37594.34元;3、被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支付原告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123045.84元;4、被告支付原告工資及誤工費5萬元(開庭時明確為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拖欠工資11100元,放棄誤工費的訴請);5、被告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訴訟過程中原告將該項訴請變更為請求確認與被告自2007年7月1日起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事實和理由:原告2006年7月1日被錄用為被告正式人員,有書面收入證明為證。2019年1月起,因被告拖欠原告工資和節(jié)假日工資、欠繳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沒有依法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和工作滿10年后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向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2019年5月10日收到唐勞人仲裁字【2019】023號裁決,裁決被告為原告補交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的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被告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支付2019年1月和2月工資。原告不服該裁決,訴至法院。
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辯稱,一、原、被告屬于勞務用工關系,而并非勞動關系,原告無權要求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權要求繳納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無權要求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被告每年根據(jù)相應工程項目工程量、生產(chǎn)任務情況與原告形成不具有連續(xù)性、間斷的勞務用工關系,工程結束后雙方便不再存在任何關系。待被告承建其他項目時,被告根據(jù)工程量等情況與原告協(xié)商形成新的用工關系,隨著工程結束而解除,故仲裁裁決認定原告一直在被告處連續(xù)從事勞務用工與實際情況不符。二、即便雙方屬于勞動關系,原告上述仲裁請求也均不應得到支持。1、原告無權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首先,原告自到被告工作至2018年8月,多次存在中斷出勤情況,不屬于連續(xù)工作滿十年,而且從未提出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規(guī)定,其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前提。其次,原告以結婚、房屋裝修、照料其患病父親為理由,在未征得被告同意情況下于2018年8、9月份擅自終止用工,因其自身原因造成被告無法與其取得聯(lián)系,應視為原告主動解除與被告的法律關系。即便此前曾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方也已無法律關系。再次,直至2018年12月,原告才再次到被告從事勞務工作,屬于重新形成勞務用工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guī)定,原告至今工作不滿一年,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2、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為一年,原告于2019年2月提出仲裁請求,故其關于2018年2月之前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請求超出仲裁時效,不應支持。3、原告關于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主張早已超出仲裁時效,不應得到支持。三、原告2019年初勞務報酬未能及時發(fā)放,并非被告故意拖欠,且在仲裁裁決作出后已經(jīng)實際向原告支付。根據(jù)相關政府部門要求,自今年年初開始,被告及上級單位唐某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站只能向事業(yè)單位編制人員支付勞務報酬。因原告并非事業(yè)編制人員,公路管理站及被告均無法向原告直接支付。2019年4月,被告通過委托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向原告支付了2019年1、2月份工資,3、4月份工資將在近幾天支付,自5月起原告被借調到唐某市公路養(yǎng)護管理處,其出勤情況需要被告與該管理處聯(lián)系后才能確定,另外被告有延期兩個月支付工資的慣例,因此3月份及以后的工資尚未支付。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查明內容如下:2006年7月1日,原告杜某某到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從事工程計量、預算、統(tǒng)計等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未給原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工作期間原告接受被告管理,遵守被告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被告根據(jù)原告的實際出勤天數(shù)按月計發(fā)勞動報酬,原告至今仍在被告處工作。2019年2月27日,原告向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請求:1、確認原、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原告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被告為原告繳納2006年7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的五險一金(單位應承擔部分);3、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1月1日至5月1日拖欠工資18500元;4、被告賠償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11個月的損失40700元。2019年4月25日,該委作出唐勞人仲裁字【2019】023號仲裁裁決書,裁決:1、自2006年7月至2019年2月,原告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雙方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被告為原告補繳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的養(yǎng)老、失業(yè)、醫(yī)療保險費,個人繳納部分由原告承擔;3、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1月和2月工資6050元。原告對仲裁裁決的第1項認可,要求法院予以確認。被告雖不認可仲裁裁決結果,但未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被告提交2009年8月至11月考勤表和工資表、2018年8月、9月、12月考勤表和2018年8月至12月工資表主張原告工作期間存在中斷用工情況,不屬于連續(xù)工作滿十年需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原告對該證據(jù)未提出異議。截至本次開庭時,被告已向原告支付了2019年1月和2月工資,2019年3月至5月工資被告未向原告支付,原、被告均認可原告每日工資110元,2019年3月出勤28天、4月出勤24天、5月出勤21天。被告在仲裁階段對原告主張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請求提出時效抗辯。
本院認為,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唐勞人仲裁字【2019】023號仲裁裁決書已經(jīng)確認原告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告要求法院予以確認。被告雖不認可仲裁裁決結果,但未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視為對仲裁裁決結果的認可。因原告目前仍在被告處工作,故本院確認原、被告自2006年7月1日起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因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故原、被告自2007年7月1日起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補繳社會保險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圍,故原告要求被告補繳社會保險費的訴請,本院不予處理。原告2006年7月1日到被告處工作,2019年要求被告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因已超一年仲裁時效,且被告亦提出了時效抗辯,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37594.34元的訴請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123045.84元的訴請,因未經(jīng)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處理,且與本案不具有不可分性,故原告的該項訴請本院不予處理。對于被告拖欠原告的工資,因雙方均認可2019年3月出勤28天、4月出勤24天、5月出勤21天,每日工資110元,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2019年3月至5月拖欠工資8030元(110元/天×73天)。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杜某某與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自2006年7月1日起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自2007年7月1日起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
二、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杜某某2019年3月至5月拖欠工資8030元;
三、駁回原告杜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市站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訴訟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樹芬
書記員: 邵雅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