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國芬,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河間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占明,河間市華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河間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艷平,河北一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職工,住河間市。
被告:李浩偉,男,1988年6月29出生,漢族,學生,住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被告:李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講師,住址同上。
第三人:河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李紅偉,局長。
原告李國芬訴被告李某某、李某某、李浩偉、李妍及第三人河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割死亡撫恤金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賈福華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國芬的委托代理人劉占明,被告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賈艷平、被告李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李浩偉、李妍、第三人河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李樹華與妻子謝秀榮生育四個子女,長子李愛國、次子李某某、長女李國芬、次女李某某。李浩偉系李愛國之子,李妍系李愛國之女。長子李愛國、謝秀榮、李樹華先后相繼去世。被告李樹華自其退休后,一直跟隨被告李某某生活,被告李某某經(jīng)常幫忙照顧老人,原告李國芬一直未與其父親李樹華共同生活,也沒有照顧老人。
2015年11月李樹華去世,其生前系沙洼鄉(xiāng)公辦教師,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經(jīng)河間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證明李樹華的死亡撫恤金32020元、喪葬費3100元。因原、被告雙方就如何分割撫恤金發(fā)生矛盾,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死亡撫恤金是職工生前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死者家屬的慰問金和生活補助費,具有精神撫慰性質(zhì),系基于特定身份產(chǎn)生的財產(chǎn)權,不屬遺產(chǎn)范圍,故李樹華死亡后的撫恤金不能按照遺產(chǎn)分配,不適用代位繼承權,被告李浩偉和李妍分割死亡撫恤金,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支持。撫恤金的權利人是死者的近親屬,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chǎn)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chǎn)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告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chǎn)時,可以多分。有撫養(yǎng)能力和有撫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chǎn)時,應當不分或少分。繼承人協(xié)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故李樹華的死亡撫恤金應參照原、被告對死者李樹華生前進行照料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配。本案中,李樹華自其退休后,一直跟隨被告李某某共同生活三十年,李某某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且李某某生活困難;被告李某某經(jīng)常照顧,原告李國芬一直未與其父親李樹華共同生活,沒有照顧過,也沒有參加李樹華的葬禮。在死亡撫恤金分割份額上,結(jié)合本案實際,本院酌定李某某、李某某、李國芬的分配比例為70%、20%、10%比較合適。至于喪葬費問題,處理李樹華喪葬費用已由被告李某某支出,該筆費用應歸被告李某某所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十條、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李樹華職工死亡撫恤金32020元,確認分配給原告李國芬10%,即3202元;確認分配給被告李某某70%,即22414元;確認分配給被告李某某20%,即6404元。
二、李樹華職工死亡喪葬費3100元歸被告李某某所有。
三、駁回原告李國芬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訴訟費339元由原告李國芬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賈福華
書記員:張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