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
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
丁永樂(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
原告李某。
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天平,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丁永樂,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訴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1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李麗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12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丁永樂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李某主張訴爭款項系借款,應由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返本付息。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60000元系集資購房款,并提交其他員工購房款的收據加以證明。本院認為,原告李某持有收據顯示款項系借款,與原法定代表人申某某證言一致。而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未提交有效證據證明落款日期為2010年8月19日收據所載明款項系集資款,本院認為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抗辯理由不成立,確認原、被告之間形成民間借貸關系。原告李某對被告已返還60000元本金的事實無異議,本院對此節(jié)事實予以確認。
原告李某主張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應支付利息。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收據存根聯(lián)上對利息無約定,主張申某某添加給付利息的內容系后來補簽,不予認可。本院認為,雖然收據上申某某自書落款日期在出借之前,但申某某到庭證實其添加內容是在李某出借借款之后二日,與李某陳述一致,且申某某在2010年—2011年底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自書行為應視為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對原告李某作出支付利息的承諾,屬于職務行為,應屬有效。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對其反駁理由沒有提交有效證據加以證實,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故對被告這一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納。因此原告李某主張借款60000元利息從2010年8月19日—2012年7月9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付,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具體分段計算如下:
①1.2010年8月19日—2010年10月19日,(5.31%/365天×62天×60000元)=541.18元;
②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2月25日,(5.56%/365天×67天×60000元)=612.36元;
③2010年12月26日—2011年2月8日,(5.81%/365天×45天×60000元)=429.78元;
④2011年2月9日—2011年4月5日,(6.06%/365天×56天×60000元)=557.85元;
⑤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6日,(6.31%/365天×92天×60000元)=954.28元;
⑥2011年7月7日—2012年6月7日,6.56%/365天×337天×60000元)=3634.06元;
⑦2012年6月8日—2012年7月5日,(6.31%/365天×28天×60000元)=290.43元;
⑧2012年7月6日—2012年7月9日,(6%/365天×4天×60000元)=39.45元。以上合計7059.39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李某借款利息7059.39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50元,由原告李某承擔20元,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承擔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襄樊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7×××38。上訴人也可以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給本院或直接到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交費。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李某主張訴爭款項系借款,應由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返本付息。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60000元系集資購房款,并提交其他員工購房款的收據加以證明。本院認為,原告李某持有收據顯示款項系借款,與原法定代表人申某某證言一致。而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未提交有效證據證明落款日期為2010年8月19日收據所載明款項系集資款,本院認為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抗辯理由不成立,確認原、被告之間形成民間借貸關系。原告李某對被告已返還60000元本金的事實無異議,本院對此節(jié)事實予以確認。
原告李某主張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應支付利息。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收據存根聯(lián)上對利息無約定,主張申某某添加給付利息的內容系后來補簽,不予認可。本院認為,雖然收據上申某某自書落款日期在出借之前,但申某某到庭證實其添加內容是在李某出借借款之后二日,與李某陳述一致,且申某某在2010年—2011年底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自書行為應視為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對原告李某作出支付利息的承諾,屬于職務行為,應屬有效。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對其反駁理由沒有提交有效證據加以證實,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故對被告這一辯稱理由,本院不予采納。因此原告李某主張借款60000元利息從2010年8月19日—2012年7月9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付,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具體分段計算如下:
①1.2010年8月19日—2010年10月19日,(5.31%/365天×62天×60000元)=541.18元;
②2010年10月20日—2010年12月25日,(5.56%/365天×67天×60000元)=612.36元;
③2010年12月26日—2011年2月8日,(5.81%/365天×45天×60000元)=429.78元;
④2011年2月9日—2011年4月5日,(6.06%/365天×56天×60000元)=557.85元;
⑤2011年4月6日—2011年7月6日,(6.31%/365天×92天×60000元)=954.28元;
⑥2011年7月7日—2012年6月7日,6.56%/365天×337天×60000元)=3634.06元;
⑦2012年6月8日—2012年7月5日,(6.31%/365天×28天×60000元)=290.43元;
⑧2012年7月6日—2012年7月9日,(6%/365天×4天×60000元)=39.45元。以上合計7059.39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一次性支付原告李某借款利息7059.39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收取50元,由原告李某承擔20元,被告襄陽市建安實業(yè)有限公司承擔30元。
審判長:李麗
書記員:劉文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