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訴訟地位):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廊坊市廣陽區(qū)廣陽道162號際華大廈7層。
法定代表人:胡慶偉,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佳興,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滄州市南皮縣,系上訴人職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任丘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海容,河北春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林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文安縣。
上訴人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財險廊坊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某、原審被告林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法院(2017)冀0982民初12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佳興、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何海容、原審被告林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人壽財險廊坊支公司上訴請求:請求撤銷(2017)冀0982民初1284號民事判決書,依法改判或發(fā)還重審;一審及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審判令上訴人賠付被上訴人43164.9元缺乏法律依據,因原審被告發(fā)生事故時駕駛員無證駕駛,根據保險公司條款,上訴人只承擔交強險2000元,該情形屬于商業(yè)險責任免除的情形,上訴人不承擔賠償義務,鑒定費及査檢費均屬于商業(yè)險部分,上訴人對此不應承擔,且原審判決未按責任比例劃分。
李某某答辯稱:免責條款不產生效力,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林某某辯稱:我認為上訴人保險公司應該賠償,我不應該承擔責任。
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請求判令人壽財險廊坊支公司在交強險和三者險范圍內先行賠償李某某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損失、交通費、拖車費等共計49200元,超出部分由林某某按責任比例承擔賠償。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李某某系冀J×××××小型轎車所有人。對李某某所訴交通事故的事實及責任認定情況,雙方當事人無爭議,依法予以確認。林某某駕駛的冀R×××××小型轎車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下屬文安縣支公司投保有122000元限額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及20萬元限額的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以下簡稱商業(yè)三者險),不計免賠。交強險中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保險期間均自2016年9月17日至2017年9月16日,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李某某的車輛經《任丘市元順億通機動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鑒定,車輛損失為59507元,李某某支出鑒定費3000元、拆檢費1500元。李某某另支出施救費、吊拖費1300元、保管費1200元。李某某主張交通費1500元并提供2017年2月23日至3月28日不同時段出租車發(fā)票1118.2元(其中有三張大額票分別為248.2元、164.2元、236.3元)。
一審法院審認為:本案交通事故中,林某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李雪平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林某某駕駛的車輛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同時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故李某某的損失應先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該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交通事故責任,由林某某按比例予以賠償。李某某的車輛損失費59507元有鑒定結論,原審被告認為數額過高,但沒有提出相反證據,故應予認定;拆檢費1500元系訴訟中鑒定支出,原審被告沒有異議,應按訴訟費用依法負擔;鑒定費3000元系訴訟中鑒定支出,保險公司認為屬于間接損失不予賠付的主張沒有依據不予支持,故應按訴訟費用依法負擔;李某某支出的施救費、吊拖費1300元,原審被告沒有異議,予以支持;保管費1200元,保險公司不同意支付,也無法律依據,對此不予支持;李某某主張的交通費,保險公司認為屬于間接損失不予賠付,根據最高院相關司法解釋,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xù)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應予支持,但因李某某提供的是出租車票據,非公共交通工具并有大額支出,不能證明其花費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故不予支持。上述支持的李某某損失,包括:車輛損失費59507元,施救費、吊拖費1300元,共計60807元,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范圍內予以賠償2000元;剩余58807元,由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20萬元限額范圍內按林某某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情況賠償70%,計41164.9元。保險公司賠償的損失共計43164.9元。因保險限額足夠賠償李某某,故林某某在本案中不再承擔賠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及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內賠償李某某交通事故損失共計43164.9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二、林某某在本案中不承擔賠償責任。案件受理費515元,由李某某負擔63元;其余案件受理費452元及保全費320元、鑒定費用4500元,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人壽財險廊坊支公司提供證據如下:證據1、投保人聲明一份。證據2、投保單一份。證據3、商業(yè)條款一份。證據4、投保提示一份。以上證據投保人聲明、投保單、投保提示用以證實我方與林某某簽訂的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我方的免責事由生效。商業(yè)條款中列明了免責事項,證實無證駕駛屬于商業(yè)條款免責。林某某質證意見:我上過這份保險,但名字均不是我簽的,我不知道是誰簽的。
李某某質證意見:鑒于林某某對自己的簽字進行否認,那么我們只認可投保的事實,對免責條款是否向投保人進行說明、提示有異議,因為投保聲明中所說的免責條款內容不清,該聲明與條款分開印刷,無法讓投保人充分了解上述內容的關聯(lián)性和法律后果,且該聲明中日期有涂改的痕跡,無法證明是在投保前上訴人就對免責條款進行解釋說明,關于保險提示該證據的內容沒有相關免責條款的內容,所以無法證明上訴人盡到解釋說明的義務。根據聲明保險公司讓簽字人只是照著提前印刷好的字句進行抄寫,所以該聲明屬于制式內容。
由于林某某主張投保人聲、投保提示上的簽名不是其本人所簽,上訴人人壽財險廊坊支公司要求對該簽名是否為林某某所簽進行鑒定,但其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本院提交鑒定申請。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上訴人在本案中應否承擔商業(yè)三者險責任;2.鑒定費、拆檢費應否由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提交的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屬于其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附隨的格式條款,該條款約定了在條款規(guī)定的情形、條件成就時,可以免除保險人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對免責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本案中,林某某主張投保人聲明上的簽名不是其本人所簽,上訴人申請對該簽名是否為林某某所簽進行鑒定,但其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本院提交鑒定申請,上訴人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上訴人無證據證明其已就無證駕駛保險人不負責賠償的條款向投保人進行了提示,故上訴人應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鑒定費、拆檢費系被上訴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標的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應由上訴人承擔。綜上所述,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29元,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 梅 審判員 張 珍 審判員 冉 旭
書記員:謝丹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