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
委托代理人:金幼勇,湖北若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金運虎,鄂州市華容區(qū)華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青松。
委托代理人:張祖平,(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上訴人李某因與被上訴人劉青松勞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梁子湖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梁子湖民初字第001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金幼勇、金運虎、被上訴人劉青松的委托代理人張祖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事實,2013年6月,原告李某從劉青松處得知新疆有事做,且按照劉青松所說的工資為6500元/月,便隨同劉青松一起到了新疆從事鋼筋工工作。工作期間,原告從劉青松處領到500元生活費,從工程老板(案外人張洪兵)手里領了2000元工資,其余勞動報酬無人支付。2013年8月14日,被告劉青松向原告出具證明一份:“月工資6500元/月《師傅》,時間2013年6月18日啟程算工到8月12日止。特此證明;如果工程沒有做完,扣除所有車費、路費”。后經原告多次催討工資無果,遂訴至法院。
原審認為,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單位提供一次性的或者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原告李某主張其為被告劉青松工作、雙方存在勞務雇傭關系的證據是劉青松向其出具的一份證明,但該證明的內容僅為原告月工資數額、工資結算起止時間等,未涉及原告為誰打工及工資由誰發(fā)放等事實。經原告申請的證人雖然出庭一致陳述是被告叫他們去打工的,工作、生活等也有其安排,但他們的勞務報酬有的是從劉青松處領,大部分又是從財務處或張洪兵處領取。原告已領取的2500元中,除生活費500元是從劉青松處領取外,其余2000元也是從工程實際承包人處直接領取的。在勞務關系的構成中,提供勞務支付與支付報酬是兩個對等的條件,缺一不可。在案件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由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實,原告的證據不足以證實與被告已口頭約定其向被告劉青松提供勞務,并由被告劉青松向其支付報酬的事實,故其基于勞務關系訴請要求劉青松支付勞動報酬的訴請證據不足,原審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0元由李某負擔。
經審理查明,2013年6月初,劉青松告知李某、劉傳戰(zhàn),新疆有一建筑工地需要建筑工人,工人每月工資6500元,包工人食宿及路費。之后,李某、劉傳戰(zhàn)隨劉青松來到新疆建筑工地。2013年6月18日,李某、劉傳戰(zhàn)開始在工地工作,在工地期間李某、劉傳戰(zhàn)的具體工作、吃飯、住宿均由劉青松負責安排。直至2013年8月12日,除劉青松分別兩次給付李某2500元及李某在工地領取2000元以外,剩余工資并未按時支付李某。2013年8月14日,李某、劉傳戰(zhàn)向劉青松索要剩余工資,劉青松隨即向李某、劉傳戰(zhàn)出具證明一份,證明:“李某、劉傳戰(zhàn)月工資6500元,工作時間從2013年6月18日至2013年8月12日止,”并附“工程沒做完,扣除所有車費、路工?!弊C明出具后,李某、劉傳戰(zhàn)返鄉(xiāng),前后來去每人共花費800元路費。之后,李某、劉傳戰(zhàn)找劉青松索要工資未果,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案件的爭議焦點是李某與劉青松是否存在勞務雇傭關系?本案中,李某是受劉青松邀請來到新疆工地從事工作,在李某工作之前,劉青松對李某的每月工資以及其他待遇做出了明確的安排。在工地上,李某完全受劉青松的支配從事工地上的工作,包括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時間,同時自己的吃住行都由劉青松安排。不僅如此,在李某工作期間,李某從劉青松手上領取了2500元工資。這說明李某與劉青松之間已經形成勞務雇傭關系,因此李某在工作期間的工資,劉青松應當及時給付。根據雙方約定的每月工資6500元以及李某的工作時間,扣除已經給付的4500元,劉青松還應當向李某支付工資7200元。綜上,原審認定事實不清,實體處理錯誤,依法予以改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2014)鄂梁子湖民初字第00155號民事判決;
二、劉青松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李某勞務費7200元;
三、駁回李某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一審訴訟費80元由李某負擔30元,劉青松負擔50元,二審訴訟費50元由劉青松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廖春花 審 判 員 鄒 圍 代理審判員 吳祥勇
書記員:胡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