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
被告:崔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高唐縣。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崔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1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崔某某經(jīng)公告?zhèn)鲉?,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貴院依法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本金190000元及利息;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4年12月18日被告因拖欠格林郡府工地打地面工人工費向原告借款48000元,并寫下欠條,不久后還了8000元,剩余40000元。2015年原告在格林郡府任項目主管期間,被告在該項目中負責打混凝土地面,礙于同在一個項目合作,原告在多次索要無果的情況下于2015年4月5日要求被告寫下40000元借條,并約定1個月內(nèi)還清,若有特殊情況則須支付利息。后來,被告在廊坊市做玻璃隔斷生意需要資金周轉(zhuǎn),又先后多次向原告借款達15萬元;2015年6月8日,在原告的要求下被告又出具《借條》一張,被告承諾:一個月內(nèi)還清,若有特殊情況按本息理論,利息從6月8日開始計算。兩筆借款到期后均未歸還,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沒錢、周轉(zhuǎn)不開、工程款未到賬等各種理由繼續(xù)推脫。2017年4月份,原告曾與于某、席豐敏等人一同去過被告山東老家討要借款,但是老家已多年無人居住,據(jù)其村里人說:被告父母已不在了,常年在北京那片兒工作,基本不回家。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原告特依據(jù)《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訴至貴院。懇請貴院依法判如所請。
崔某某在答辯期內(nèi)未答辯。
本院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12月18日,被告崔某某因拖欠格林郡府工地打地面工人的人工費,向原告李某某借款48000元,并出具欠條。2015年4月5日還款8000元,同日,被告為原告出具了借款40000元的借條,借條約定:一個月內(nèi)還清,若有特殊情況,按協(xié)商利息支付本金。后被告在廊坊市做玻璃隔斷生意需要資金周轉(zhuǎn),先后多次向原告借現(xiàn)金共計150000元,2015年6月8日,被告為原告出具借款150000元的借條,借條約定:一個月還清,若有特殊情況,按本息利率支付利息,從6月8號算起。上述借款到期后,原告李某某多次催要未果。
上述事實有被告崔某某為原告出具的欠條、借條、銀行取款明細、證人于某證言及原告李某某當庭陳述可證。
本院認為,被告崔某某經(jīng)合法傳喚,拒不到庭,也未提交答辯及證據(jù),應視為放棄了質(zhì)證和抗辯權利,故對原告提交的欠條、借條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確認,于某的證言客觀、真實與欠條、借條相互印證,被告崔某某向原告李某某借款事實成立。被告應按照承諾支付借款,原告主張被告償還借款本金190000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被告雙方在借條中約定利息的標準不明確,原告主張按照最后一次借款時間即2015年6月8日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崔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支付原告借款190000元,并以190000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自2015年6月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
案件受理費4010元,由被告崔某某承擔。
如果未按照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萍
人民陪審員 張萬興
人民陪審員 郭春蘭
書記員: 張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