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省咸豐縣楚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咸豐縣高樂山鎮(zhèn)小模村。
法定代表人李成,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王世國,重慶光界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某為與被上訴人湖北省咸豐縣楚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咸豐楚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豐縣人民法院(2015)鄂咸豐民初字第005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9月2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李某某訴稱:原告于2001年9月被被告咸豐楚某公司招聘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000元;2005年原告因工傷離廠休養(yǎng)后,未安排工作,期間沒有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沒有發(fā)放基本生活費,沒有發(fā)放失業(yè)金,從未放假、不按規(guī)定發(fā)加班費;被告強行解除勞動關系后,既不給原告辦理離職體檢,也不給予經(jīng)濟補償,請求判令被告為原告發(fā)放失業(yè)保險金6300元;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000元;退還2003年至2004年每月扣發(fā)的8%工資;支付停產和解除勞動合同前的生活費2520元;支付節(jié)假日加班費2000元;辦理離職體檢和檔案證明、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
原審被告咸豐楚某公司辯稱:勞動爭議應該先仲裁,原告直接起訴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與被告沒有形成勞動關系,原告沒有在被告處工作過,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原告訴狀中說在2005年因工傷離廠,起訴超過了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原告的請求超過訴訟時效,請求不成立,原、被告之間沒有勞動關系,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認定:被告湖北省咸豐縣楚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是2009年9月26日成立的以水泥生產銷售、建筑材料銷售為主要業(yè)務的私營企業(yè)。被告公司的水泥廠2010年按政策規(guī)定關閉停止生產。原告李某某2015年2月13日向咸豐縣人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1、被申請人為原告發(fā)放失業(yè)保險金6930元;2、被申請人支付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的經(jīng)濟補償金10000元;3、退還2004年至2005年每月扣發(fā)的8%工資未退部分;4、支付停產和解除勞動合同前的生活費2520元;5、支付節(jié)假日加班費2000元;6、為申請人辦理離職體檢;7、為申請人辦理檔案證明;8、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咸豐縣人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5年2月13日作出不予受理通知書。原告李某某于2015年5月21日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應以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本案中原告李某某未能舉證證明與被告咸豐楚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即使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但根據(jù)原告自己的陳述,其于2005年12月離開被告咸豐楚某公司,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原告于2005年12月離開咸豐楚某公司,雙方的勞動關系便已事實上終止,原告申請仲裁的時效應開始計算,至2015年2月13日向咸豐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已遠超仲裁時效,原告亦未能舉證證明存在仲裁時效中止、中斷的情況。綜上,原告的起訴沒有事實依據(jù),且已超過仲裁時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元(已減半),由原告李某某負擔。
二審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在原審中已提出仲裁時效抗辯,故是否超過仲裁時效是本案主要爭議焦點。根據(jù)上訴人陳述,其于2005年因工傷離廠后,被上訴人既沒有安排工作也沒有發(fā)放工資,因此應當認定上訴人離廠后就發(fā)生了勞動爭議。根據(jù)當時關于仲裁時效的法律規(guī)定,即我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上訴人于2015年2月13日向咸豐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已超過仲裁時效,上訴人亦未舉證證明存在仲裁時效中止、中斷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對當事人提出仲裁申請確已超過仲裁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綜上,上訴人李某某的上訴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經(jīng)合議庭評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汪清淮 審判員 王穎異 審判員 張成軍
書記員:張?zhí)亓?/p>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