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住依蘭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洪軍,黑龍江璽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巴彥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藝梅,黑龍江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洪儀(系李某某之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住綏化市北林區(qū)。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李某某合同糾紛一案,原告李某某于2018年5月28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8年5月2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9月5日、2018年10月11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第一次開庭原告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洪軍,被告李某某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開庭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洪軍,被告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藝梅、李洪儀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訴稱,2014年5月5日,李某某、李某某簽訂協議,雙方協議約定“魚池承包人李某某在紅光鄉(xiāng)先鋒村半拉房屯西北有東西兩個魚池,東邊魚池所有權歸李某某所有,西邊魚池所有權歸李某某所有,由于2014年至2015年12月1日期間,李某某已將魚池轉給姜濤,因此自2015年12月1日開始東邊魚池歸還李某某,由李某某自己耕種或轉賣。”到期后,李某某拒不將魚池歸還李某某所有使用,故李某某訴訟至法院,要求李某某履行協議約定將東邊魚池歸還李某某所有并交付李某某使用,由李某某承擔訴訟費。
被告李某某辯稱,不同意李某某的訴訟請求,與李某某簽的協議是不合法的,且沒有實際履行。李某某主張的魚池歸其所有使用沒有合法依據,該魚池系李某某與紅光鄉(xiāng)政府于2010年1月1日簽訂承包合同,繳清承包費后,取得了使用權的。魚池共計70畝,開始的時候不能耕水稻,圈起來養(yǎng)的魚,后來李某某用了三年多時間,花費很多錢,進行了改造,達到現在能種植水稻的程度。李某某與李某某簽訂協議書是因為李某某說地是他的,因該地經常發(fā)生糾紛,影響了李某某的正常種植經營,李某某沒辦法才簽的協議,在協議中約定東邊魚池所有權歸李某某所有。協議簽訂后李某某要地,李某某并沒有給他耕種,因為該地是李某某從巴彥縣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處承包的,不能給李某某。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李某某、李某某為證明各自訴辯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證據并發(fā)表了質證意見。
李某某舉示證據情況如下:
證據A1.協議書1份,擬證明:李某某、李某某于2014年5月5日簽訂協議書,并且協議還明確約定李某某魚池南邊梗子和李某某越冬池子北梗子各一半,爭議的魚池自2015年12月1日由李某某自己耕種。該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應當履行協議。
證據A2.土地承包合同1份,擬證明:本案爭議的魚池,系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承包給李某某,李某某將一部分地給李某某耕種,雙方所簽協議合法有效。
證據A3.合同書1份,擬證明:1992年1月25日,高某某、劉某某簽訂承包合同,高某某、劉某某將魚池(4.8坰)賣給李某某耕種。
證據A4.李洪義出具的說明1份,擬證明:2011年4月10日,東邊兩個魚池改成水田,大約4.8坰,到2012年末歸李某某(系李某某之妻)所有。
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A1.質證意見為:有異議,該協議不是李某某的真實意思表示,并且一直沒有履行;對證據A2質證意見為:無異議,合同屬實,是李某某和紅光鄉(xiāng)政府簽訂的;對證據A3質證意見為:有異議,無法確定這份合同書是高自臣、劉鳳祥書寫,合同日期是1992年1月25日,并沒有說明將魚池4.8坰給李某某耕種多長時間,無法證實本案訴中土地屬于李某某,該協議跟本案訴爭土地沒有關聯性;對證據A4質證意見為:有異議,這是一份無效的協議,本案中訴爭土地是李某某合法承包取得的,即使協議是李洪儀本人書寫的,但李洪儀無權處分,所以是無效的,而且這兩個魚池,并沒有實際交付。
李某某舉示證據情況如下:
證據B1.巴彥縣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與李某某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及巴彥縣紅光鄉(xiāng)經管站出具的非營業(yè)性收款收據各1份。擬證明:2010年1月1日,巴彥縣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將70畝魚池、水田承包給李某某耕種,承包年限30年,承包費2萬元,李某某合法取得本案訴爭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證據B2.巴彥縣紅光鄉(xiāng)先鋒村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1份。擬證明:2010年1月1日,李某某與紅光鄉(xiāng)政府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承包70畝水田和魚池,該地由李某某經營耕種至今。
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B1質證意見為:對合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所證明的問題有異議,盡管李某某對該土地有承包權,但不影響原、被告之間所簽訂的協議,雙方應依照簽訂的協議履行權利義務;對承包費收款票據的真實性、內容及來源均有異議,認為該票據日期有改動,這張票據開具日期應為2010年之前,所以被告應當出具其它證據來證實巴彥縣紅光鄉(xiāng)確實收到李某某的承包費2萬元,應結合紅光鄉(xiāng)的財政記錄或者銀行流水,或者提供2010年1月1日的總賬及現金賬,所以目前該份收據不能證明李某某要證明的問題;對證據B2質證意見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所要證明的內容均有異議,認為出具證明的單位應當出庭,且該證明沒有出具單位的公章及法人的簽字,證明是否為法人出具無法確認;簽字人李洪君系李某某侄子,有利害關系,因此該證明不能證明李某某所要證明的問題;另外,土地承包是依據承包合同,而不是證人證言所能證實的。
本院確認: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A1協議書有異議,認為該協議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但對該協議是其本人簽字無異議,故本院對證據A1的真實性、關聯性予以確認,對其合法性應結合其他證據綜合予以認定。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A2無異議,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B1中的土地承包合同無異議,僅對其待證事實有異議,且證據A2和證據B1中的土地承包合同系同一證據,故本院對證據A2和證據B1中的土地承包合同予以采信。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A3合同書的真實性、關聯性均有異議,且李某某未舉證證實案外人高自臣、劉鳳祥在與李某某簽訂該合同書前已合法取得了案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故對證據A3應結合其他證據綜合予以認定。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A4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異議,故對證據A4應結合其他證據綜合予以認定。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據B1中的承包費收據有異議,但未舉證證實其主張的事實成立,故對李某某的質證意見不予采納,承包費收據具有證明效力,依法應予采信。李某某對李某某舉示的證B2有異議,經本院依法審查,該證據由巴彥縣紅光鄉(xiāng)先鋒村村民委員會出具,既有出具單位公章,又有出具人簽字,符合證據的形式要件,本院予以采信。
經本院審理查明:1992年至1995年期間,本案案涉土地由李某某實際經營管理。2010年1月1日,李某某與巴彥縣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涉案土地在內的共計70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承包年限為30年,李某某于簽訂承包合同的當日一次性付清了承包費2萬元。李某某與李某某因案涉土地發(fā)生糾紛,2014年5月5日,在巴彥縣紅光鄉(xiāng)法律服務所,李某某與李某某簽訂協議書,在協議中約定案涉土地(約4.8坰的東邊魚池)的所有權歸屬李某某,自2015年12月1日開始,由李某某經營耕種或轉賣。同時,雙方當事人對魚池的埂、深水井等的歸屬也進行了約定。協議簽訂后,李某某未履行該協議,案涉土地由李某某經營管理至今。
綜合分析各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舉示的證據及發(fā)表的質證意見和查明的案件事實,本案焦點問題是:李某某要求李某某履行協議的訴訟主張能否得到支持。
關于李某某要求李某某履行協議的訴訟主張能否得到支持的問題。本院認為:2010年1月1日,李某某與巴彥縣紅光鄉(xiāng)人民政府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并依該土地承包合同一次性付清了土地承包費,合法取得了包括案涉土地在內的共計70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依法對案涉土地享有經營、管理和收益的權利。雖然李某某與李某某于2014年5月5日在紅光鄉(xiāng)法律服務所簽訂了協議書,但該協議確認的案涉土地的權利人為李某某,而非通過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合法取得案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李某某,與查明的案件事實相悖;李某某對案涉土地不享有承包經營權,但通過與李某某簽訂協議書的方式對案涉土地進行處分,損害了李某某對案涉土地享有的承包經營權,該協議無效,且李某某在簽訂協議后亦未實際履行該協議,故對李某某要求李某某履行協議的訴訟主張依法不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不成立,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條、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春榮
人民陪審員 王慶權
人民陪審員 劉智
書記員: 劉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