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玲稚,女,1979年11月25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江蘇省。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宋焰春,男,1970年3月30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朱頂峰,男,1980年9月13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江蘇省。
上訴人李玲稚因與被上訴人宋焰春、朱頂峰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3民初13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9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李玲稚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宋焰春一審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李玲稚對涉案借款并不知情,借款也沒有用于夫妻家庭生活或共同經(jīng)營,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wù)。2017年1月26日,李玲稚是按照朱頂峰的指示轉(zhuǎn)賬給宋焰春的妻子朱玉霞用于投資,一審法院認定是還款沒有依據(jù)。本案借貸是朱頂峰為了在離婚后侵占李玲稚的財產(chǎn)與宋焰春惡意串通的。綜上,一審判決錯誤,應(yīng)予改判。
被上訴人宋焰春辯稱,本案借條雖然是2017年出具,但是款項交付發(fā)生在2011年,李玲稚在和朱玉霞的聊天記錄中也提到借了朱玉霞夫婦的錢,所以不可能是因為李玲稚和朱頂峰離婚而虛構(gòu)的債務(wù)。2017年李玲稚轉(zhuǎn)賬給朱玉霞是歸還之前的借款,而非其所說的投資。綜上,不同意李玲稚的上訴請求,要求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朱頂峰辯稱,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李玲稚和朱頂峰為了做生意陸續(xù)向宋焰春夫婦借錢,李玲稚對此都是知情的,應(yīng)當由李玲稚和朱頂峰一起歸還。因此不同意李玲稚的上訴請求,要求維持原判。
宋焰春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李玲稚和朱頂峰歸還借款本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70,000元并支付違約金(以7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0%計算,自2018年7月31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如下:李玲稚和朱頂峰原系夫妻關(guān)系,于2002年10月1日登記結(jié)婚,2018年5月25日離婚。宋焰春系朱頂峰的姐夫,宋焰春妻子朱玉霞是朱頂峰的姐姐。
2011年7月4日和同年7月15日,宋焰春自銀行賬戶中分別取款50,000元,并于取款當天分別將50,000元匯至朱頂峰賬戶,兩次共計100,000元。
2011年8月19日,宋焰春妻子朱玉霞通過銀行向朱頂峰轉(zhuǎn)賬50,000元。
2015年2月16日,朱頂峰轉(zhuǎn)賬50,000元給宋焰春。
2017年1月26日,李玲稚轉(zhuǎn)賬50,000元給宋焰春妻子朱玉霞。
2017年1月27日,朱頂峰向宋焰春出具借條一份,主要內(nèi)容為:“今借到宋焰春人民幣70,000元,最晚還款日2018年7月30號。若違約,則承擔違約金年利息20%的違約責任。”
一審法院審理中,宋焰春陳述其于2012年3月3日在銀行ATM機取出20,000元,并將該筆借款以現(xiàn)金形式交付朱頂峰。
審理中,宋焰春陳述朱頂峰轉(zhuǎn)賬給宋焰春的50,000元和李玲稚轉(zhuǎn)賬給宋焰春妻子朱玉霞的50,000元,兩筆共計100,000元為李玲稚和朱頂峰歸還借款。
審理中,宋焰春提供其妻子朱玉霞與李玲稚的短信聊天記錄,以證明李玲稚明知并承認其與朱頂峰共同欠款事宜。朱頂峰表示該短信記錄系朱玉霞與李玲稚之間的聊天,其不清楚。李玲稚表示該短信聊天記錄中談及的不是本案70,000元,而是朱頂峰向朱玉霞的其他借款。
審理中,宋焰春提供李玲稚和朱頂峰間的對話錄音光盤及文字整理材料,以證明李玲稚對本案借款知情并認可。該錄音形成于2017年11月18日,錄音中朱頂峰說:“……17年的時候,我們欠多少外債,頭里(前面)港龍第一年做了949,000多,還差54萬的時候,我們那時候算算外債基本差不多了……”,李玲稚在錄音中回答:“差不多的嗎?欠你大姐那個17萬,算進去的嗎?差不多的嗎?只不過是把當年軋平了的?!敝祉敺鍖︿浺舯硎菊J可。李玲稚表示錄音是其說的,是因為朱頂峰一直跟其說他向他大姐借的錢,但她沒拿到過錢,也不知道錢款用途。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jù)宋焰春陳述,本案借款分四筆,皆交付給朱頂峰,出借金額共計170,000元,李玲稚和朱頂峰歸還100,000元后,朱頂峰向宋焰春出具了余款70,000元的借條,即為本案所涉借款。朱頂峰對借款予以認可并同意和李玲稚共同歸還。李玲稚雖辯稱其不知道本案借款,借款也與其無關(guān),但其錄音中主動提起170,000元的借款并計算在兩人的外債之中,可見其對本案借款知情并認可,故對李玲稚的辯解,難以采信。李玲稚理應(yīng)與朱頂峰共同承擔還款責任并支付違約金,故對宋焰春的訴請,予以支持。判決:一、朱頂峰、李玲稚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宋焰春借款本金70,000元;二、朱頂峰、李玲稚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宋焰春違約金(以本金7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8年7月31日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0%計算)。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jù)。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所涉借貸關(guān)系有朱頂峰書寫的借條及轉(zhuǎn)賬憑證相印證,李玲稚認為朱頂峰與宋焰春串通虛構(gòu)債務(wù),但未能對相應(yīng)轉(zhuǎn)賬進行合理的解釋,故本院對其主張難以采信,一審法院認定涉案借貸關(guān)系合法成立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關(guān)于本案借貸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wù)一節(jié),本院認為,首先,根據(jù)現(xiàn)有在案證據(jù),李玲稚在與朱玉霞的聊天記錄及和朱頂峰的對話錄音中均提及與宋焰春夫婦存在借貸關(guān)系,在與朱頂峰的對話中更明確提及借款金額為17萬元,均表明其對本案所涉借貸是知情的,現(xiàn)李玲稚雖主張其對本案借貸不知情,但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佐證其觀點,本院對其主張難以采信。其次,關(guān)于2017年李玲稚轉(zhuǎn)賬給朱玉霞的50,000元是否為還款一節(jié),李玲稚作為轉(zhuǎn)賬方應(yīng)對其轉(zhuǎn)賬理由承擔舉證責任,現(xiàn)其雖主張系通過朱玉霞進行投資,但無法陳述具體的投資內(nèi)容及目前的資金情況,有違常理,本院對其主張不予采納。最后,根據(jù)李玲稚所述,其與朱頂峰婚內(nèi)共同做生意,均會對外借款用于經(jīng)營,對對方的債務(wù)并不完全知情,現(xiàn)其又以不知情為由主張涉案借款未用于家庭生活或共同經(jīng)營亦與其所述的情況不符。
綜上,李玲稚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550元,由上訴人李玲稚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法官助理 儲繼波
審判員:管勤鶯
書記員:趙??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