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系李福友之父。
上訴人(原審原告)董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系李福友之母。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學生。系李福友長女。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學生,系李福友次女。
法定代理人李某某,系李某某、李某某祖父。
四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董自先(代理權限:代為出庭,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收集證據(jù),代為參加調(diào)解,代收賠償款、代收法律文書),隨州市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司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系張某之妻。
三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趙正平、李運祥(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等),棗陽市中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
負責人胡書欽,總經(jīng)理。
上訴人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為與被上訴人郭某某、張某、李某某、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11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3年12月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鄧明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王耀、葉鋒參加的合議庭,于2013年12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及其與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董自先,被上訴人郭某某、張某、李某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趙正平、李運祥到庭參加了訴訟;被上訴人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訴稱,2013年6月6日,李福友駕駛魯C×××××(臨牌)小貨車(后載商品車),沿316國道由隨州往襄陽方向行駛,4時37分,行至隨州市北郊湖北合力公司門前路段時,與停在道路上的郭某某駕駛的鄂F×××××鄂F×××××掛重型半掛牽引車相撞,造成兩車及商品車受損、李福友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公安交警部門認定,李福友負該事故的主要責任,郭某某負該事故的次要責任。經(jīng)查,鄂F×××××鄂F×××××掛重型半掛牽引車的所有人李某某、張某,將該車在被告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因此請求判令被告共同賠償四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即精神損害撫慰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車輛損失費共計555906.15元。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原審被告郭某某辯稱,原告的損失應由被告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原審被告張某、李某某辯稱,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計算請求過高,應按事故發(fā)生地的標準進行計算,先由太平洋保險襄陽公司在保險范圍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事故責任分擔,并請求原告返還我已賠償?shù)?萬元。
原審被告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辯稱,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請求計算過高,請法院依法核實,我公司不承擔鑒定費、訴訟費。
原審查明,2013年6月6日,李福友駕駛魯G×××××(臨牌)小貨車(后載商品車),沿316國道由隨州往襄陽方向行駛,4時37分左右,行至隨州市曾都區(qū)北郊轄區(qū)湖北合力公司門前路段時,與停在道路上的郭某某(由張某雇請)駕駛的鄂F×××××鄂F×××××掛重型半掛牽引車相撞,造成兩車及商品車受損,李福友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同月14日,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四大隊作出隨公交認字(2013)第0145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李福友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郭某某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
李福友生于1979年2月28日,農(nóng)村居民戶口,與其妻慈連芹于2001年10月9日登記結婚,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長女,取名李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次女,取名李某某。李福友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壽光市浩達車業(yè)有限公司務工,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在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從事運送商品車工作。于2010年3月26日至2011年3月25日、2011年4月27日至2012年4月26日、2012年4月27日至2013年4月26日、2013年4月27日至2014年4月26日止,由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辦理的暫住證上居住地為齊民思家屬院、壽光圣城東街。李福友之妻慈連芹因患直腸癌,于2013年6月25日死亡。
李福友之父李某某,生于1952年10月5日,農(nóng)村居民戶口,之母董某某,生于1952年5月23日,農(nóng)村居民戶口。李某某與董某某婚后生育長女李富美(殘疾人證上載明,精神二級殘疾,發(fā)證時間為2013年7月2日)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長子李福友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
2013年6月27日,隨州市曾都區(qū)物價局價格認證中心對凱馬金運卡商品車作出曾價車鑒字(2013)084、085號道路交通事故車物損失價格鑒定結論書,確定凱馬金運卡商品車(發(fā)動機號WB499497,底盤號:KM04943)車輛損失金額24065元;確定凱馬銳菱商品車(發(fā)動機號30B3240480,底盤號:DKM03504)車輛損失金額1740元。2013年8月10日,魯G×××××號(臨牌)在壽光市華誠汽修廠進行換件、修理共計57071元。事故發(fā)生后李某某付施救費3500元,交鑒定費3000元,吊車費999元,拆解費2997元。
張某所有的鄂F×××××號牽引車和鄂F×××××掛車于2013年3月1日在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一份和神行車保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兩份。其中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萬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萬元,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限額均為20萬元,投有不計免賠險。保險期間均于2014年2月28日24時止。事故發(fā)生后,張某已賠償受害方2萬元。
李福友因交通事故死亡后形成的經(jīng)濟損失有:精神損害撫慰金1.5萬元(5萬元×30%),喪葬費17589.50元(湖北2013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35179元÷2),死亡賠償金515100元(山東2013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20年),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40056元(山東2013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收入9446元/年,其中李洪光、董某某二人,9446元/年×19年×2人÷2人=179474元,李某某9446元/年×7年=66122元,李某某9446元/年×10年=94460元),交通費、住宿費計12000元,車損費57071元,施救費、鑒定費、吊車費、拆解費計10496元,以上合計967312.50元。李某某另請求誤工費1600元。
原審法院認為,李福友駕駛機動車輛上路行駛未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未按照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對其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應承擔主要責任;郭某某駕駛車輛上路行駛未按規(guī)定停車是造成此事故的次要原因,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對其違法行為造成李福友死亡及其車輛損害的后果應按在交通事故中的過錯程度、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因郭某某由張某所雇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九條的規(guī)定,郭某某造成的損失應由雇主張某承擔賠償責任。又因張某所有的鄂F×××××牽引車在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解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應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和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內(nèi)賠償李某某等人因李福友死亡形成的精神損害撫慰金1.5萬元,死亡賠償金9.5萬元和財產(chǎn)損失2000元。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限額內(nèi)賠償李某某等人經(jīng)濟損失855312.50元的30%即256593.75元中的20萬元,超出部分,即56593.75元由張某、李某某依法予以賠償。訴訟中,李某某等人舉證證明李福友于2009年7月起居住在山東壽光市務工,其住所地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并請求其子、其父的死亡賠償金按住所地城鎮(zhèn)居民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按其住所地農(nóng)村居民標準計算符合《解釋》第三十條和有關的規(guī)定。李某某、董某某請求判令賠償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并舉證證明其女李富美持有殘疾人證,但未能舉證證明其女李富美喪失勞動能力程度的司法鑒定等相關證據(jù),且其女的殘疾證又于2013年7月2日辦理,故其女應承擔50%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李某某等人請求判令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并在交強險中優(yōu)先予以賠償,因請求的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過高,根據(jù)受訴法院的相關規(guī)定及郭某某在交通事故中的過錯責任、賠償?shù)谋壤?,酌定?.5萬元,并可以在交強險中優(yōu)先賠償。李某某等人請求并提供的交通費2萬元票據(jù),因票據(jù)連號、時間地點不符,酌定按1萬元計算。庭審中,李某某等人未提供其誤工費的相關證據(jù),該項請求不予支持。張某、李某某辯稱“李某某等人的經(jīng)濟損失應按事故發(fā)生地的標準進行計算”與有關規(guī)定不符,其辯稱理由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第十條第(一)、(三)、(六)項、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財產(chǎn)損失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限額范圍內(nèi),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賠償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經(jīng)濟損失368593.75元(張某、李某某已賠償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經(jīng)濟損失20000元,待執(zhí)行中一并抵減);二、駁回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9510元,由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負擔3000元,張某、李某某負擔3000元,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負擔3510元。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判認定基本事實屬實。
另查明,2012年山東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6776元。
本院認為,因郭某某為張某所雇請,郭某某侵權造成他人損失應當由雇主張某承擔,又李某某與張某為夫妻,故亦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上訴人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上訴稱李富美為殘疾人無扶養(yǎng)能力,有提供的李富美殘疾證證實其為精神病人,雖然被上訴人郭某某等人辯稱殘疾證為事故發(fā)生后所辦,但是不能否定其無扶養(yǎng)能力,故對該上訴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所請求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賠償總額應當按341058.67元計算。上訴人請求的商品車損失25805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chǎn)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故對此損失本院予以支持。上訴人主張因鄂F×××××掛車未投保交強險,被上訴人張某、李某某應當先行承擔此交強險部分限額后再按責任比例承擔相應責任,無法律依據(jù),故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稱原判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過低,對此本院認為,上訴人因本次交通事故帶來巨大家庭變故,尤其是李某某、李某某母親又病故,精神創(chuàng)傷較大,原判酌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數(shù)額偏低,本院結合受害人過錯及受害后果,酌定為30000元。關于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被扶養(yǎng)人有數(shù)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本案中,李福友駕駛機動車未遵守交規(guī)、郭某某未按規(guī)定停車,進而發(fā)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據(jù)此認定李福友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郭某某負此次事故次要責任合法適當,應予采信,原判按照7:3比例劃分雙方責任比例亦合法適當,故按照事故雙方的責任比例,在前7年共有4人需要撫養(yǎng),每人每年的撫養(yǎng)費為6776元,即使由被上訴人方承擔30%的賠償責任,也超過了6776元,故此時只能按照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總額賠償,即前1-7年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6776元/人·年×4人×7年÷1.2=158106.67元,后8-19年被扶養(yǎng)人為3人,此時按責任比例則不超過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總額,故賠償總額為6776元/人·年×3人×3年+6776元/人·年×2人×9年=182952元。上述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總額為341058.67元。
經(jīng)核算,上訴人的經(jīng)濟損失有:喪葬費17589.50元(湖北2012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35179元÷2),死亡賠償金515100元(山東2012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5元/年×20年),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41058.67元,交通費、住宿費計12000元,車損費57071元,施救費、鑒定費、吊車費、拆解費計10496元、商品車損失25805元,以上合計979120.17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上訴人的損失先由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賠償死亡賠償金110000元和財產(chǎn)損失2000元,剩余部分867120.17元,根據(jù)雙方責任比例,被上訴人張某、李某某應當負擔30%即款260136.05元,由于被上訴人張某、李某某已經(jīng)為其主、掛車輛分別投保了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各200000元,故上述損失數(shù)額應當由被上訴人太平洋財險襄陽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400000元內(nèi)全額負擔;上訴人請求的精神撫慰金30000元應當由被上訴人張某、李某某負擔。
綜上,原判認定事實屬實,但適用法律錯誤,實體處理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119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曾都民初字第01119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被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死亡賠償、財產(chǎn)損失賠償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限額內(nèi),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賠償上訴人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各項損失372136.05元;
三、被上訴人張某、李某某賠償上訴人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扣減已支付的20000元賠償款,張某、李某某還應支付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1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9510元,由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負擔3000元,張某、李某某負擔3000元,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負擔35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803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董某某、李某某、李某某負擔303元,張某、李某某負擔5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鄧明 代理審判員 王耀 代理審判員 葉鋒
書記員:王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