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
原告邵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
以上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肖強,河北通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代光華,男,回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
被告代刊鋒,男,回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
被告回風霞,女,回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青縣。
原告李某、邵某與被告代光華、代刊鋒、回風霞確認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翟國強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及其二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肖強,被告代光華、回風霞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代刊鋒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確認原、被告之間房屋買賣合同真實、合法、有效;2、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及理由:2018年7月15日,原告購買被告所有的青縣凱悅城小區(qū)1號樓2單元1001室住宅,雙方約定合同總價款607000元,原告首付含定金407000元,余款按約定履行,被告取得房產(chǎn)證后應當及時配合原告辦理過戶手續(xù)?,F(xiàn)原告已經(jīng)按照約定支付購房款并實際入住購買房屋,原告認為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真實、合法、有效,故請求人民法院依法確認。
被告代光華、回風霞辯稱:原告尚有20萬元沒有支付,待其付清后,我方協(xié)助原告辦理房產(chǎn)證。
被告代刊鋒在答辯期內(nèi)未答辯,亦未提交證據(jù)。
原、被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8年7月15日,原告李某、邵某與被告代刊鋒、回風霞、代光華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將代光華拆遷取得的安置房即凱悅城小區(qū)1-2-1001室房屋,面積101.23平米,出售給二原告,約定價格為607000元,付款方式分四部分,原告首付含定金407000元,剩余款項分期履行,原告入住該房屋時,被告應將該房屋的原始安置手續(xù)交付原告。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房屋買賣合同一份、安置樓選購房確認書一份、銀行轉賬回執(zhí)一份、收據(jù)三份及當事人當庭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方式掩蓋非法目的;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原告李某、邵某與被告代光華、代刊鋒、回風霞于2018年7月15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亦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存在無效的情形,原告主張確認合同有效,本院應予確認。但根據(jù)《物權法》第15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chǎn)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但所有權不發(fā)生轉移。本案系原告提起的確認之訴,原告又在本訴中請求被告將房屋的原始安置手續(xù)交付原告,該請求系給付之訴,原告該請求與法有悖,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原告李某、邵某與被告代光華、代刊鋒、回風霞于2018年7月15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李某、邵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應在上訴狀寄出的七日內(nèi)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交納上訴費1000元(收款人: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河北省滄州市農(nóng)行北環(huán)支行,帳號:50×××85),并將上訴狀和交納上訴費的銀行回單或上訴費票據(jù)一并郵寄我院,逾期不交費的視為不再上訴。
審判員 翟國強
書記員: 周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