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縣水務局
呂振明(河北呂振明律師事務所)
李某某
孫大偉(河北拓石律師事務所)
香河縣人民政府
呂成(河北呂振明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香河縣水務局。
住所地:河北省香河縣淑陽大街18號。
法定代表人:李德軍,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呂振明,河北呂振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
委托代理人:孫大偉,河北拓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香河縣人民政府。
住所地:河北省香河縣府前街1號。
法定代表人:李桂強,該縣縣長。
委托代理人:呂成,河北呂振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香河縣水務局為與被上訴人李某某及原審被告香河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香河縣政府)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三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上訴人香河縣水務局委托代理人呂振明、被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孫大偉以及原審被告香河縣政府委托代理人呂成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9年11月18日,原告李某某與大禹中心簽定《河道疏浚清淤整治工程合同書》,約定采砂范圍為潮白河道,自嶺子道口向南100米處開始至下游900米蒼頭水槽墩完止,全長800米,寬70米,深3米(開采長800米,寬度70米,開采深度3米)共計168000立方米的采砂作業(yè)區(qū)。
工程期限自2009年11月18日起,至2012年6月1日止。
原告李某某必須持香河縣水務局印制核發(fā)的《香河縣河道疏浚清淤取土許可證》方能進行施工。
管理費按照香河縣水務局、物價局、財政局聯(lián)合下發(fā)的文件規(guī)定標準,以砂土方量計2元/立方米,以本合同的“工程范圍”和“工程標準”計算砂土方量,在合同訂立時,原告李某某一次繳清。
本合同實繳管理費10萬元。
合同對工程管理、禁采內容、施工責任等做了詳細約定。
合同簽定后,原告李某某向大禹中心一次性繳納管理費10萬元(后退還5萬元),并完成了各項施工作業(yè)必備的前期工作。
2010年5月24日,被告香河縣政府根據(jù)水利部海河委員會統(tǒng)一規(guī)劃,發(fā)布《關于禁止在北運河、潮白河采砂取土的通告》,導致原告李某某履行合同不能。
為此,原告李某某多次信訪尋求解決問題。
原告李某某主張施工前期準備,包括修整道路,購買船只、機械設備、工作面地上物賠償、雇傭人工等,造成直接損失100萬元。
預期利潤損失按照合同約定施工量及廊坊市造價管理與信息定價內容,計算金額為1512萬元,同時主張利息88萬元。
本院認為,關于合同效力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九條 ?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河道內采砂實行采砂許可制度”。
雙方簽訂的《河道疏浚清淤整治工程合同書》明確約定,原告李某某必須持縣水務局印制核發(fā)的《香河縣河道疏浚清淤取土許可證》方能進場施工。
從合同約定的主要內容看,該合同雖名為河道疏浚清淤整治,但實質是以采砂為主要目的,李某某向水務局繳納一定的管理費,同時取得相應的采砂收益。
案涉合同至今未辦理采砂許可證,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無效合同。
原審認定案涉合同未辦理采砂許可,但同時又認定合同有效,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
關于雙方在合同訂立及履行中的過錯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規(guī)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中大禹公司作為水務局的下屬公司,具有辦理采砂許可證的義務。
水務局作為河道的管理部門,對采砂的政策、規(guī)劃以及批準程序等,相對李某某個人來講,具有更加謹慎的審查及注意義務,對導致合同無效具有主要過錯,應基于締約過失責任向李某某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同時,合同明確約定李某某必須持《香河縣河道疏浚清淤取土許可證》方能進場施工,李某某在采砂許可證未辦理的情況下進場施工,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準備和投入,對造成自身損失也具有一定過錯,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合考慮本案實際,損失以水務局承擔70%和李某某承擔30%的責任比例為宜。
關于損失數(shù)額的認定,李某某主張直接損失221.5萬元,其中84.5萬元為其放棄債權的損失,并在二審中提供了廊坊市安次區(qū)法院的執(zhí)行裁定書。
雖該執(zhí)行裁定書出具的時間是在二審期間,但畢竟李某某最終放棄了對秦力更的債權,執(zhí)行案件已經(jīng)終結。
同時執(zhí)行裁定書體現(xiàn)了香河縣水務局將秦力更在香河縣潮白河疏浚清淤工程的優(yōu)先承包權讓與李某某,李某某放棄對秦力更的剩余債權,二者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因此,對該84.5萬元應予認定。
對李某某主張的其他損失,雖然客觀上李某某有實際的、必要的投入,但其提交的損失證據(jù)不足,經(jīng)二審釋明限期補強證據(jù)后,李某某仍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實其全部主張,水務局僅認可李某某有三、四十萬元的投入損失。
故損失數(shù)額在認定40萬元和84.5萬元的基礎上,以124.5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水務局和李某某各占70%和30%的過錯比例承擔責任,水務局應賠償李某某各項損失87.15萬元。
另,因合同無效,李某某已繳納的管理費水務局應予返還。
按照合同約定,李某某應繳納管理費10萬元,實繳7萬元,未繳納的3萬元不再履行。
水務局已退還李某某5萬元,應再返還李某某管理費2萬元。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實體處理不當,應予糾正。
上訴人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應予支持。
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三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三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香河縣水務局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李某某損失87.15萬元,并退還李某某管理費2萬元。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23200元,由香河縣水務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關于合同效力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三十九條 ?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河道內采砂實行采砂許可制度”。
雙方簽訂的《河道疏浚清淤整治工程合同書》明確約定,原告李某某必須持縣水務局印制核發(fā)的《香河縣河道疏浚清淤取土許可證》方能進場施工。
從合同約定的主要內容看,該合同雖名為河道疏浚清淤整治,但實質是以采砂為主要目的,李某某向水務局繳納一定的管理費,同時取得相應的采砂收益。
案涉合同至今未辦理采砂許可證,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無效合同。
原審認定案涉合同未辦理采砂許可,但同時又認定合同有效,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
關于雙方在合同訂立及履行中的過錯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規(guī)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中大禹公司作為水務局的下屬公司,具有辦理采砂許可證的義務。
水務局作為河道的管理部門,對采砂的政策、規(guī)劃以及批準程序等,相對李某某個人來講,具有更加謹慎的審查及注意義務,對導致合同無效具有主要過錯,應基于締約過失責任向李某某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同時,合同明確約定李某某必須持《香河縣河道疏浚清淤取土許可證》方能進場施工,李某某在采砂許可證未辦理的情況下進場施工,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準備和投入,對造成自身損失也具有一定過錯,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合考慮本案實際,損失以水務局承擔70%和李某某承擔30%的責任比例為宜。
關于損失數(shù)額的認定,李某某主張直接損失221.5萬元,其中84.5萬元為其放棄債權的損失,并在二審中提供了廊坊市安次區(qū)法院的執(zhí)行裁定書。
雖該執(zhí)行裁定書出具的時間是在二審期間,但畢竟李某某最終放棄了對秦力更的債權,執(zhí)行案件已經(jīng)終結。
同時執(zhí)行裁定書體現(xiàn)了香河縣水務局將秦力更在香河縣潮白河疏浚清淤工程的優(yōu)先承包權讓與李某某,李某某放棄對秦力更的剩余債權,二者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
因此,對該84.5萬元應予認定。
對李某某主張的其他損失,雖然客觀上李某某有實際的、必要的投入,但其提交的損失證據(jù)不足,經(jīng)二審釋明限期補強證據(jù)后,李某某仍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實其全部主張,水務局僅認可李某某有三、四十萬元的投入損失。
故損失數(shù)額在認定40萬元和84.5萬元的基礎上,以124.5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水務局和李某某各占70%和30%的過錯比例承擔責任,水務局應賠償李某某各項損失87.15萬元。
另,因合同無效,李某某已繳納的管理費水務局應予返還。
按照合同約定,李某某應繳納管理費10萬元,實繳7萬元,未繳納的3萬元不再履行。
水務局已退還李某某5萬元,應再返還李某某管理費2萬元。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實體處理不當,應予糾正。
上訴人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應予支持。
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三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廊民三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香河縣水務局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李某某損失87.15萬元,并退還李某某管理費2萬元。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23200元,由香河縣水務局負擔。
審判長:王巍
書記員:李冠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