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林西礦退休工人,現(xiàn)住唐某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麗萍(原告之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鐵路唐某機務段工人,現(xiàn)住唐某市。
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陳英,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翠香,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建林,河北楊建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張連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經(jīng)商,現(xiàn)住唐某市灤縣。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盈余分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3日立案后,于2017年7月31日作出2017冀0204民初747號民事判決書。宣判后,原告李某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1月28日作出(2017)冀02民終8222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撤銷河北省唐某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204民初747號民事判決書,發(fā)回河北省唐某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重審。本院于2018年1月3日受理后,依本案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追加張連豐為第三人。2018年2月9日,本院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麗萍、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翠香及楊建林、第三人張連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提出訴訟請求如下: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2005年至2015年股息52800元;2、判令被告回購原告持有的被告公司股金40000元,兩項共計92800元。事實和理由:2005年1月1日,原告向被告投資肆萬元(每壹萬元為壹股,共肆股)成為被告公司的股東,雙方約定了每年的股息為1200元,原告每年應得股息4800元。被告于2005年1月15日向原告頒發(fā)了”唐某市圣火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持股憑證”。此后原告至今未得到通知領取股息。2017年4月3日,原告因患病需要支付大額手術費,向被告提出要求按照約定支付股息,被告以各種理由推脫。原告經(jīng)多次與被告協(xié)商,被告以未留存登記為由拒絕支付利息。無奈,原告向貴院提起訴訟。
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火公司)辯稱:一、首先應予明確原告所持有的原唐某市圣火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持股憑證是真實的,但該憑證已失去股東權利,理由為:原告李某某本人從未到過被告公司辦理過集資入股事項,當時是被告公司副總經(jīng)理張連豐親自拿著13萬元現(xiàn)金于2005年初參加被告公司的集資入股,按張連豐的要求,將股份登記在孫志寶名下9萬元,李某某名下2萬元,李桂芝名下2萬元,但被登記人均未到場,是由張連豐本人辦理。入股后不久,大約在2005年3月底前,副總經(jīng)理張連豐提出將李某某、李桂芝名下的4萬元集資款退出,故被告公司財務人員由銀行的存折上取出4萬元,將李某某,李桂芝名下的4萬元股金辦理退出,退股金由張連豐代領,當時張連豐承諾持股憑證送回并作廢;二、雖然李某某持有股金憑證,但其股金的權利因股份退出而喪失,本案中第三人張連豐作為集資入股13萬元的實際控制人和經(jīng)辦人對所集資入股事項完全有權利辦理退出事項。第三人張連豐已經(jīng)實際完成了將登記在李某某、李桂芝名下的4萬元股金退出,并收到了相關股金款項。如果第三人張連豐未將相關退出股金4萬元返還給原告,那么第三人張連豐應依法承擔對原告李某某的返還義務,同時也應承擔對占有原告股金而發(fā)生的利益損失。根據(jù)本案的基本事實,被告已經(jīng)申請法院追加張連豐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并由法院責令其承擔對原告的返還款項責任。
第三人張連豐口頭述稱,屬于胡編亂造,我領錢要有我的簽字和按的手印,不能沒有什么手續(xù)就給我錢。當時圣火公司資金緊張,讓親朋好友集資,一年1200元的利息。集資的時候,圣火公司開會說一個月以后先打招呼才能領這個錢呢。說我領錢要拿出證據(jù)來,領錢要簽字,追加我為第三人追加不上我。我希望貴院調查清楚。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一、原告李某某提交持股證兩份。經(jīng)審查,被告對兩份持股證的真實性無異議,持股證記載持股人姓名為李桂蕓(其中一份登記為李某某),”蕓”與”云”二字同音,且持股證為原告李某某持有,故本院認定持股證所有人為原告李某某。二、原告李某某在2017冀0204民初747號案件一審時申請證人張某1出庭作證,張某1證言主要內容:被告提交的2008年2月16日的股東簽字的帳頁中是張連豐本人所簽,但其簽字時沒有備注。因證人張某1在賬頁上簽字,知曉簽字時的情況,且在簽名下備注,不符合書寫習慣,故本院對該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三、被告圣火公司為了反駁原告的主張,提交如下證據(jù):1、2005年1月15日至2006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2006年1月15日至2007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2007年1月15日之后新入退股名單、截止2008年2月29日煤業(yè)投入股金一覽表。經(jīng)審查,該組證據(jù)中除2005年1月15日至2006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外均有股東簽字捺印,其中2006年1月15日至2007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2007年1月15日之后新入退股名單有第三人張連豐簽字捺印,雖然原告李某某及第三人張連豐稱2007年1月15日之后新入退股名單中部分內容為手寫,但第三人張連豐等四股東簽字捺印,原告李某某及第三人張連豐未提交其他能證明手寫部分為后添加內容等的證據(jù),故本院對該組證據(jù)中除2005年1月15日至2006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外的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2、被告圣火公司提交以案外人王某名義所開戶的存折號號碼為冀(04)1553327號的中國銀行存折一份并申請證人王某、張某2出庭作證,證明該存折是用于被告公司支付退股金和利息的功能,原告自2005年3月底前已經(jīng)退出,并且是由第三人辦理的相關退出手續(xù)和領取款項。經(jīng)審查,該存折記載賬號資金流轉情況,證人王某為被告圣火公司股東陳樹全的妻子,證人張某2為被告圣火公司員工,當時任現(xiàn)金會計,該二人稱第三人張連豐拿錢入股,后將原告股金取走,該二人參與被告圣火公司交、退股金事宜,證人王某提交的中國銀行存款折顯示,在2005年3月29日和2005年3月30日分別支出4萬元,故本院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3、被告圣火公司在一審中提交張連豐現(xiàn)金支領憑單。經(jīng)審查,該現(xiàn)金支領憑單記載張連豐退股款150萬元,該憑單有張連豐簽字捺印,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根據(jù)被告圣火公司提交的上述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第三人張連豐在原告李某某”入股”時為被告圣火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其認可當時將錢拿到被告圣火公司為原告李某某、孫志寶經(jīng)辦”入股”事宜。2007年6月第三人張連豐與原告李某某的女兒登記結婚,但其簽字確認的2006年1月15日至2007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中并未將原告李某某登記為股東,第三人張連豐為原告李某某代辦”入股”,其當時擔任被告圣火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該名單中有第三人張連豐代辦的案外人孫志寶的名字,卻沒有即將成為自己岳母的原告李某某的名字,如李某某未退出,第三人卻在簽署不含原告李某某的股東名冊時未提出異議,有悖常理;原告李某某稱自己從入股一直未領取股息,從”入股”到開庭日已十幾年,原告李某某從未領取過股息分紅,亦未向被告圣火公司主張權利,不合常理;同時,2007年1月15日之后新入退股名單記載原告李某某退股支走股本金;且按照被告圣火公司抗辯稱該公司只在2005、2006、2007三年期間因資金緊張辦理過集資事宜,當時均已辦理退出,2008年以后已不存在任何一戶手持股權證的情況;結合張連豐稱原告李某某未到被告公司去過,系第三人代原告李某某辦理”入股”;再結合其與原告李某某存在著準岳母與女婿的特殊關系,后第三人代原告李某某辦理”退股”事宜也在情理之中;被告圣火公司有理由相信原告李某某的”入股”、”退股”事項由其女婿張連豐辦理,故本院認定原告李某某已”退股”,其”退股”款并已由第三人張連豐領取。法院作為審判機關,未經(jīng)歷雙方發(fā)生的客觀事實,僅系根據(jù)雙方提交的證據(jù)情況推定法律事實,現(xiàn)本院根據(jù)雙方提交的證據(jù)及雙方陳述綜合認定原告李某某在第三人張連豐簽署2006年1月15日股金及股息名單前已經(jīng)”退股”,且2006年1月15日及以后,原告李某某未持股。
根據(jù)以上認證及當事人陳述查明:2005年,第三人張連豐代原告李某某辦理在被告圣火公司”入股”事宜,被告圣火公司向原告李某某頒發(fā)持股憑證,出資額40000元。之后,2006年1月15日(前),第三人張連豐代原告李某某辦理”退股”手續(xù),并領取了股息。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雖然原告李某某稱自己入股被告圣火公司40000元,但根據(jù)當事人雙方提交的證據(jù),可認定2006年1月15日(前),第三人張連豐代原告李某某辦理”退股”手續(xù),并領取退股款。鑒于被告圣火公司已將原告李某某的40000元股金退還給第三人張連豐,故應由第三人張連豐對原告李某某要求返還股金40000元及2005年度股息4800元(1200×4×1)的主張,承擔返還責任;超出部分,理據(jù)不足,不予支持;被告圣火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擔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第三人張連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李某某”入股”款40000元、股息4800元,合計44800元。
二、被告唐某圣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擔給付責任。
三、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20元,由第三人張連豐負擔920元,原告李某某負擔12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趙彩虹
人民陪審員 孔祥濤
人民陪審員 石蕾
書記員: 歐陽麗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