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1,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張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邯山區(qū)。
原告:李某2,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李某3,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李某4,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李某5,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郝某1,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郝某2,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郝某3,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七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齊淦、韓麗娟,河北方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6,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李某1、張某、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郝某1、郝某2、郝某3訴被告李某6為繼承糾紛一案中,本院依法由審判員王輝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原告與被告依法繼承李樹信、李守珍夫婦的房屋拆遷置換房產(chǎn)222.6平方米(原告李某1、張某、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各占八分之一份額,原告郝某1、郝某2、郝某3共占八分之一份額),及臨時安置補助費10000元;2、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李樹信、李守珍夫婦系邯鄲市叢臺區(qū)兼莊鄉(xiāng)北陳莊村村民,二人均已故,婚后生育八個子女:長女李金蘭、次女李某1、三女李某2、四女李某3、五女李某4、六女李某5、長子李某6、次子張某。李金蘭于2006年去世,李金蘭的丈夫郝喜貴也去世,其繼承人為女兒郝某1,長子郝某2與次子郝某3。李樹信、李守珍夫婦生前在北陳莊擁有房產(chǎn)住宅院一處,面積約為110平方米。其生前未對該房屋進行分配,也未留下遺囑處置該房屋。李樹信、李守珍夫婦去世后,其子女依法對該房屋共同共有,但未進行析產(chǎn)。2014年北陳莊整體拆遷改造,被告在未經(jīng)各原告同意的情況下私自與邯鄲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筑局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訴爭房屋征收調(diào)換面積為222.6平方米,各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要求按照法定繼承,平均分配父母房產(chǎn)的置換的222.6平方米房產(chǎn),均被被告拒絕。故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根據(jù)原告所提供的被告電話,經(jīng)我院撥打系空號,原告表示因多年未與被告聯(lián)系,無法提供被告的電話,且訴狀中所寫的被告的居住地已經(jīng)拆遷,現(xiàn)被告在何處居住,原告也無從知曉,無法進一步提供被告其他送達信息。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項以及第一百五十四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李某1、張某、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郝某1、郝某2、郝某3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 輝
書記員:及少偉 適用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guān)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裁定適用于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二)對管轄權(quán)有異議的;(三)駁回起訴;(四)保全和先予執(zhí)行;(五)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六)中止或者終結(jié)訴訟;(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八)中止或者終結(jié)執(zhí)行;(九)撤銷或者不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十)不予執(zhí)行公證機關(guān)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quán)文書;(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jié)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