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男,生于1971年11月15日,漢族,荊門市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江大清,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楊某,女,生于1975年12月25日,漢族,荊門市人。
李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李某與楊某離婚;2、本案訴訟費由李某承擔。事實和理由:1996年下半年,李某與楊某相識并確立戀愛關(guān)系。1997年1月17日登記結(jié)婚。1999年8月,生育一女李某乙。2000年8月,雙方因小孩周歲發(fā)生爭執(zhí),夫妻感情出現(xiàn)裂痕。2001年6月,楊某家人與李某發(fā)生口角,婚生女李某乙被丟棄在菜地里,后被李某抱回家,楊某當天未隨李某回家。2001年8月,楊某在家居住數(shù)天后突然出走,李某尋找未果,十六年來杳無音訊,至今也未回家探望過女兒。楊某未作答辯。李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2016)鄂0802民初189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李某與楊某系夫妻關(guān)系;李某曾起訴要求與楊某離婚,被人民法院駁回了訴訟請求;2、荊門市泉口街道辦事處某廠居委會證明一份,證明楊某離家已經(jīng)十幾年,李某與楊某長期未在一起生活。楊某未提交證據(jù)。上述證據(jù),經(jīng)本院審核后認為,證據(jù)1系生效民事判決,能夠證明其待證目的,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2系居委會出具,來源合法,具有客觀真實性,居委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對其社區(qū)居民的家庭情況較為了解,其所作的證明可信度較高,本院予以采信。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本院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1996年下半年,李某與楊某相識并確立戀愛關(guān)系。1997年1月17日登記結(jié)婚。1999年8月24日,生育一女,取名李某乙。2001年8月,楊某因與李某發(fā)生矛盾后離家,至今未與李某及婚生女聯(lián)系。2016年1月,李某向本院起訴要求與楊某離婚,本院判決駁回了其訴訟請求。李某陳述無共同財產(chǎn)及債務(wù)。
原告李某與被告楊某離婚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江大清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楊某經(jīng)本院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
本院認為,李某與楊某婚后,楊某于2001年8月離家,至今未與李某及婚生女聯(lián)系,未能盡到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職責和義務(wù),夫妻關(guān)系名存實亡,已無維持之必要,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故對李某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準予原告李某與被告楊某離婚。案件受理費300元,由原告李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