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李某,居民。
委托代理人尚衛(wèi)國,高碑店市團結路弘盛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張某甲,農民。
委托代理人劉廷國、史學志,河北章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張某甲因遺囑繼承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民法院(2014)高民初字第326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某的委托代理人尚衛(wèi)國,上訴人張某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廷國、史學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原告系李克明與龐秀云之子,被告系原告繼母。1996年5月2日,李克明購買了位于高碑店市食品公司家屬樓北樓3單元4層東門的房屋。李克明于2010年8月1日立下遺囑,遺囑載明:一、自李克明得××逝以后的所有花費由李勤雷和李某二人各自負擔50%;二、現(xiàn)在李某所住房子(高碑店市食品公司家屬樓3單元4層計92㎡)歸李某所有,李勤雷原住的房子歸李勤雷所有;三、李克明病逝以后,李克明妻子張某甲的贍養(yǎng)事宜由李某和李勤雷各負責50%;四、李克明病逝以后,李克明妻子張某甲如改嫁,李某將不負責贍養(yǎng)義務。遺囑見證人為曹志宇、張某乙、王某。2010年8月18日,李克明去世。2014年7月15日,原、被告雙方作為涉案房屋的共同居住人與拆遷單位簽訂了《高碑店市團結西路舊城改造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約定涉案房屋可以置換的回遷住宅建筑面積為115.73平方米。法庭辯論終結后,涉案房屋及小房被拆除。另查明,被告無固定收入。上述事實有購房款收據(jù)、(1999)霸法民楊調字006號民事調解書、張某甲醫(yī)療票據(jù)、李克明醫(yī)療票據(jù)、遺囑、錄像光盤、原、被告雙方委托代理人及被告張某甲的當庭陳述予以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人未為上述被繼承人保留份額的,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本案中,被繼承人李克明于2010年8月1日所立遺囑系其本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告依法享有繼承涉案房屋的權利;但被告現(xiàn)已年老體衰,患有高血壓(三級)、糖尿病、冠心病,需長期口服藥物治療,且被告無固定收入,綜合考慮雙方當事人的實際生活情況及房屋被拆遷的事實,原審法院認為,拆遷后所得房屋或其他民事權益的65%歸原告享有、35%歸被告享有為宜。被告辯稱,涉案房屋系其與被繼承人李克明共同置辦(購買/抵賬),因此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為無效遺囑;但被告所提交的兩位證人證言對涉案房屋來源問題這一重要事實陳述不一致(一人陳述為購買所得,一人陳述為抵賬所得),且被告亦未提交其他證據(jù)證實其主張,故對被告的上述辯稱意見,依法不予采信。被告反訴稱,原告未履行遺囑第一條、第二條載明的義務,應當取消原告接受遺產的權利。但被告認可一直與原告及被繼承人李克明共同居住、生活,且被告亦未提交充分證據(jù)證實上述反訴主張,故對被告該反訴請求,依法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位于高碑店市團結西路食品公司家屬樓北樓3單元4層東門的房屋拆遷后所得房屋或其他民事權益的65%歸原告所有,35%歸被告所有;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被告的其他反訴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訴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反訴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被告承擔。
經二審審理查明,二審中,證人張某乙出庭作證,證明霸州市辛章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出具的××××年××月××日的證明,村委會不知情。證人稱,××××年××月××日,張某甲找到村委會申請村委會出具辦理農村低保證明,稱其與李克明系夫妻關系,說結婚證丟失,社會事務辦公室出具的證明是社會事務辦公室與村委會詢問后蓋章,張某甲與李克明結婚時間系張某甲自己陳述,有無結婚證村委會并不知情,可到婚姻登記機關調取相關信息。2015年3月24日。張某甲質證認為證人證言不真實,且說不知情,但并不是完全否定。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李某在起訴狀中稱張某甲與李克明××××年登記結婚,證人張某乙的證明也未否認二人婚姻關系的存在。據(jù)此,對李某主張張某甲與李克明不存在婚姻關系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張某甲稱本案爭議的房產系其婚前與李克明共同出資購買,稱其與李克明是爭議房產的共同共有人,未能提供有效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被繼承人李克明于2010年8月1日所立遺囑系其本人真實意思表示,張某甲雖不認可,但沒有提供相反證據(jù)予以否認,故該遺囑合法有效,李某依法享有繼承涉案房屋的權利。張某甲現(xiàn)已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無固定收入,且雙方當事人原共同居住的房屋已被拆遷,原審法院判決位于高碑店市團結西路食品公司家屬樓北樓3單元4層東門的房屋拆遷后所得房屋或其他民事權益的65%歸李某所有,35%歸張某甲所有并無不當,應予維持。二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本案調解未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40元,由上訴人李某、張某甲各負擔12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克偉 審 判 員 李國慶 代理審判員 全旭春
書記員:董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