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生于1971年3月25日,漢族,農民,湖北省建始縣人,住本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李興國,湖北夷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某,男,生于1965年12月16日,漢族,農民,湖北省建始縣人,住本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永松,建始縣紅巖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家蓉(系被告吳某某之妻,特別授權),生于1968年8月16日,漢族,湖北省建始縣人,個體工商戶,住本縣。
被告:向建平,男,生于1981年5月18日,土家族,農民,湖北省建始縣人,住本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士浩,建始縣紅巖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李某某訴被告吳某某、向建平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興國,被告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永松、梁家蓉,被告向建平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士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起訴請求:1、二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43916.3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700元(34天×50元/天)、營養(yǎng)費2790元(93天×30元/天)、護理費7934元(31138元/年÷365天×93天)、誤工費11337元(44496元/年÷365天×93天)、殘疾賠償金71064元(11844元/年×20年×30%)等損失共計人民幣138741.36元;2、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吳某某承包被告向建平家房屋室內裝修工作后,雇請原告與鄒某進行室內廚房、衛(wèi)生間的扣板吊頂,原告自始至終未見過被告向建平其人。2016年9月21日9時許,原告在安裝衛(wèi)生間頂棚扣板時,被反彈回的射釘扎傷右眼。工友鄒某隨即將原告護送到建始縣人民醫(yī)院檢查治療,被告知需到上一級醫(yī)院進行治療,原告遂被送往恩施州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34天,支付住院醫(yī)療費43916.36元。經恩施施南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原告被評定為八級傷殘;自受傷之日起計算,誤工期、護理期、營養(yǎng)期分別為93日。原告是為被告吳某某提供勞務而受傷,同時因被告將工程發(fā)包給不具有安全保障條件的人承包,應對原告的損害承擔一定責任,故提出如前之訴請。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1.鄒某應否追加為被告;2.涉案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如何界定;3.各當事人對原告所受損害應否擔責及責任比例如何劃分;4.原告因投保意外傷害險所獲賠款部分可否在本案中再要求賠償,即損失如何核定。針對上列爭議焦點本院評析如下:
1.關于鄒某應否追加為被告。在民事案件中,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的人,是為被告。二被告以原告與鄒某是合作關系為由要求追加鄒某為被告,于法無據,且從庭審查明的情況來看,原告所受損害非鄒某造成,鄒某與本案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非本案當事人,故二被告要求追加鄒某為被告的抗辯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2.關于涉案當事人間法律關系如何界定。本案中,被告吳某某受被告向建平之托為其介紹師傅對新建房屋廚房、衛(wèi)生間吊頂裝修,雙方形成委托代理關系,被告向建平是委托人,被告吳某某是代理人。我國法律規(guī)定,委托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故盡管原告李某某是與被告吳某某直接牽頭而進行的房屋裝修工作,但其與被告吳某某之間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原告李某某以自己的工具設備、技術和勞力,完成對被告向建平新建房屋廚房、衛(wèi)生間的裝飾吊頂,交付工作成果,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向建平之間符合承攬關系的法律特征,構成承攬關系,原告李某某是承攬人,被告向建平是定作人。如前所述,當事人間形成的并非勞務關系,故本案案由宜定為侵權責任糾紛。
3.各當事人對原告所受損害應否擔責及責任比例劃分問題。如上所述,被告吳某某與原告李某某間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且李某某所受損害非吳某某造成,吳某某對原告李某某所受損害沒有過錯,故不應承擔民事責任。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向建平形成承攬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之規(guī)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據此,被告向建平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取決于其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否過失。從庭審查明的情況看,被告向建平將房屋裝修工程交由不具備建筑裝修資質的原告李某某完成,具有選任上的過失,故被告向建平對原告李某某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結合本案實際,本院酌定被告向建平承擔責任比例為30%。
4.關于原告損失的核定。原告參照2016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計算其損失,該標準未突破2017年度計算標準,本院予以支持。對當事人均無異議的醫(yī)療費43916.3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700元、護理費7934元、殘疾賠償金71064元,本院予以確認;關于營養(yǎng)費2790元(93天×30元/天),有事實依據,計算標準適當,本院予以確認,二被告對該項的抗辯主張,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誤工費,原告系農民,其未舉證證明建筑裝修業(yè)是其主業(yè),故按建筑業(yè)收入標準計算誤工損失依據不足,應參照農、林、牧、漁業(yè)收入28305元/年的標準計算,原告誤工期為93天,本院確認誤工費為7211.96元。上述各項損失共計134616.32元。原告李某某受傷后獲得意外傷害險保險賠款20800元,我國法律規(guī)定,民事賠償適用填平原則,因此,在核定原告李某某的實際損失時該保險賠款應從損失總額中予以扣減,本院確認原告李某某實際損失為113816.32元。按照上述責任比例,被告向建平應賠償原告李某某34144.90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二十條,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向建平賠償原告李某某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等損失共計人民幣34144.90元,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履行。
二、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74.82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2152.37元,被告向建平負擔922.4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劉振華 審 判 員 劉曉風 人民陪審員 楊梅釗
書記員:馮曉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