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男,漢族,1973年7月28日生,住黑龍江省伊春市。
委托代理人:彭繼南,上海彬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黃葉華,執(zhí)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汪偉敏、施暢,上海市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以下至判決主文簡稱:原告)李春生與被告(反訴原告,以下至判決主文簡稱:被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7日立案受理,訴訟過程中,被告對原告提起反訴,本院經審查符合反訴的受理條件,遂予以受理并與本訴合并審理。本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須桃根獨任審判,于2019年7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因案情復雜,本案于2019年8月26日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由審判員須桃根、趙晨、人民陪審員侯雯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9月23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春生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彭繼南、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汪偉敏、施暢到庭應訴。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春生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物流服務費358,729.4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返還保證金30萬元;3、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損失(以658,729.4元為基數,自2019年2月1日起至付清上述款項之日止,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4、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因被告違約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10萬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于2016年3月10日分別簽訂《物流服務合同》及《承包協議》,約定由原告經營被告承接的物流配送服務。合同期限自2016年3月10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合同簽訂后,原告交付被告保證金300,000元。合同到期后,被告拒絕退還保證金,且故意拖欠原告物流服務費358,729.4元至今未付,原告遂涉訴。
被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辯稱,確認物流服務費為358,729.4元,同意滿足支付條件后支付。對于原告要求退還保證金的訴訟請求,原告應舉證證明已向被告支付保證金300,000元,即使原告曾向被告支付過上述保證金,因原告存在違約行為,被告亦有權依照涉案合同約定予以沒收。被告不存在違約行為,且原告主張的經濟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同意支付原告利息損失和經濟損失。
被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1、原告向被告返還代收貨款共計人民幣233,806元;2、原告向被告支付自2019年2月2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占用代收貨款的違約金(以233,806元為基數,以年化率24%為標準計算);3、原告向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95,096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于2016年3月10日簽訂《物流服務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提供物流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物流配送和代收貨款。合同約定,原告未及時足額向被告轉交代收貨款的,應承擔違約責任,超過15天的,被告有權提前終止合同。原告與被告還簽署了《東運視捷門店操作規(guī)范》,約定原告負責代收的貨款應于收到貨款后次日15:00之前全額交付給被告。因原告未按約定向被告交付代收貨款,被告催討無果,遂提起反訴。
原告對被告反訴辯稱,對被告主張的233,806元金額予以認可,認為其中110,000元是原告向被告的借款,其余123,806元是代收貨款。由于被告拖欠原告運費金額大于代收貨款的金額,故認為不欠被告代收貨款;不同意支付被告違約金,被告違約在先,且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高;對于被告主張的賠償金,原告認為重復計算,加重了原告的違約責任,故不同意支付賠償金。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本訴和反訴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雙方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
1、原告提供的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2份(復印件)、案外人關某某出具的情況說明,證明原告委托其妻子關某某向被告支付了保證金30萬元。
被告質證稱,認可原告向被告支付了保證金300,000元,但需要關某某作出情況說明,證明其代原告支付保證金。
本院認為,案外人關某某向本院提交證明其代原告向被告匯款200,000元和現金100,000元,且書面證明該款項系受原告委托向被告支付的保證金;被告亦陳述認可收到保證金300,000元;結合涉案合同關于保證金的約定,本院應予采信。
2、原告提供的其根據被告物流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自行制作的運費清單,證明被告尚欠原告2018年11份運費125,024元、12月份運費125,971元、2019年1月份運費108,268元,三項合計359,263元。
被告質證稱,對該份清單真實性無法確認,經被告核實,2018年11月應付原告運費為125,024元;2018年12月應付原告運費為125,971元;2019年1月應付原告運費107,734.4元,三項合計358,729.4元。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運費清單系原告自行制作,未經被告確認,僅代表原告單方意見,對于涉及被告應付運費的部分,在缺乏其他證據佐證的情況下,本院難以采信。審理中,原告對被告主張的上述應付運費358,729.4元的金額予以認可,本院亦予以認定。
3、被告提供的被告向原告發(fā)送的通知函,證明被告曾于2019年1月29日發(fā)函給原告,向原告催討拖欠的商品貨款,并要求在2日內將貨款打入被告賬戶。
被告質證稱,對通知函的真實性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被告主張向原告發(fā)送了上述通知函,但未能提供相應依據予以佐證,且通知函系被告所作的單方陳述,被告對通知函不予認可,本院對該份證據不予采信。
4、被告提供的2019年1月30日李春生書寫的證明一份,證明原告欠被告代收貨款233,806元。
原告質證稱,對該份證據真實性和金額233,806元沒有異議,認為該款中110,000元是原告向被告的借款,其余123,806元是代收的貨款,由于被告尚欠原告物流服務費金額大于代收貨款金額,故認為原告不欠被告物流服務費。
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該份證據系原告書寫,本院對該份證據予以采信。該證明內容載明“因欠東運視捷貨款233,806元(截止2019.1.30),本人愿意用2018.11月和12月運費中扣除,后續(xù)事宜年后結算”,原告主張代收貨款中110,000元系借款,無相應證據佐證,且被告否認借款合意,認為233,806元全部為代收貨款。對此,本院認定:原告欠被告的233,806元為代收貨款。
經審理查明以下法律事實:
1、原告與被告于2016年3月10日簽訂了《物流服務合同》,約定原告(乙方)為被告(甲方)提供物流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物流配送和代收貨款。雙方對術語的含義、服務范圍、服務數量、服務質量、保證服務質量的設施設備和人員、服務質量的統(tǒng)計、與服務有關的風險、責任和賠償、轉交代收貨款、服務報酬、保密、知識產權、不可抗力、權利義務轉讓的禁止、違約責任、合同的終止、合同的附件、期限、保函與保證金、爭議解決等事項進行了約定。該合同“2.服務范圍”第2.1款約定“根據甲方(被告)的具體委托內容,乙方(原告)應按本合同約定條款和條件辦理完成每一具體業(yè)務(合稱“物流服務”或“服務”)。本合同項下乙方(原告)提供的物流服務按業(yè)務類別劃分,包括(a)物流配送、(b)代收貨款?!焙贤?二)代收貨款業(yè)務”第2.1款約定“本合同所述代收貨款指乙方(原告)代表甲方(被告)從顧客方面收取現金支付和MobilePos刷卡支付,也包括雙方同意的顧客方面所使用的其他支付方式?!钡?.3款約定“雙方明確:本合同項下的甲方(被告)和乙方(原告)”系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關系。雙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留置、拍賣、變賣、損壞、銷毀該合同項下的貨物或買賣文據,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不轉交、拖延轉交貨款,也不得以未經雙方事先書面同意的其他方式處理該合同項下的貨物、貨款或買賣文據?!痹摵贤?.服務數量”第3.3款約定“乙方(原告)應按雙方約定的時間向甲方(被告)轉交代收貨款、移交買賣文據、報送乙方(原告)填制的準確反映已完成甲方(被告)委托業(yè)務情況的月度統(tǒng)計報表。原告月度統(tǒng)計報表的格式應征得被告的事先同意。雙方應互相配合核對報表,有疑問時乙方(原告)還有義務提供與貨物交接或貨款支付有關的乙方(原告)文件或文據以供甲方核對和復制。雙方明確,及時并準確的報表是雙方結算上一個階段服務報酬的重要依據。”該合同“7.與服務有關的風險、責任和賠償”第7.3款約定“乙方(原告)應及時足額把貨款轉交給甲方(被告)。乙方(原告)有義務保障貨款的安全。乙方(原告)不能以少收、漏收、看錯數字、收到假幣或虛假支付憑證、遺失、被偷、被搶、被侵吞、被貪污、被挪用或其他任何理由不服、少付或遲延支付貨款”。第7.4款約定“乙方(原告)有義務依甲方(被告)委托及時把買賣文據轉交給恰當方面,其中,顧客簽收貨物文據應定期統(tǒng)一全部轉交給甲方(被告)。乙方(原告)對少交、漏交或錯交買賣文據負責,且不能對缺少顧客簽收貨物文據的具體業(yè)務主張相應的服務費。如果發(fā)生買賣文據滅失、污損、損壞等事故的,乙方(原告)應當立即報告甲方(被告)并馬上采取補救措施(如可行)。補救的費用由乙方(原告)承擔。如果不能補救或雖經補救仍不能避免損失的(包括但不限于無法補得顧客簽收貨物文據而無法證明甲方已委托乙方(原告)向顧客交了貨等),乙方(原告)應向甲方(被告)按照貨物實際銷售價格全額賠償?!钡?.5款約定“在履行本合同過程中乙方(原告)的行為(包括不作為)導致顧客或第三方人身、財產權益受損的,由此產生顧客或第三方的一切損失由乙方(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包括顧客或第三方直接向乙方(原告)索賠或損失情況,也包括顧客或第三方向甲方(被告)索賠、投訴或訴訟情況。若甲方(被告)先行向第三方賠償的,乙方(原告)應主動足額向甲方(被告)補償。乙方(原告)不主動足額補償的,甲方(被告)有權向乙方(原告)追償。乙方(原告)同意,如果乙方(原告)不主動足額補償,甲方(被告)可從應支付給乙方(原告)的服務費中直接扣除,不足部分甲方(被告)可要求乙方(原告)另行支付。對于在履行合同過程中乙方(原告)的行為(包括不作為)給甲方(被告)造成的損失,乙方(原告)應向甲方(被告)足額賠償?!痹摵贤?.轉交代收貨款”第8.1款約定“乙方(原告)有義務足額按時向甲方(被告)轉交代收的貨款。無論任何理由,乙方(原告)不得留置、截留、晚交、少交、不交代收的貨款,更不得侵吞、貪污、挪用代收的貨款。代收的貨款不得被用于抵扣或抵銷”第8.3款約定“乙方(原告)進行代收款業(yè)務時,從甲方(被告)指定收貨人處收取的商品貨款(含COD現金支付和MobilePos機結算的所有代收貨款),乙方(原告)應于收款當日核對并支付到甲方(被告)指定賬戶上,即每天結算當天產生的代收貨款,雙休日及法定節(jié)假日同樣當日支付。乙方(原告)在向甲方(被告)轉交代收貨款金額時,不得扣除任何費用”。第8.4款約定“如乙方(原告)未在轉交日足額向甲方(被告)轉交所代收的貨款,則除逾期的第一天為寬限期外,乙方(原告)應當從逾期的第二日起向甲方(被告)支付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占用代收扣貨款違約金按天累計計算,每天的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的金額相當于未及時轉交部分貨款金額的百分之一,直至交清為止。除此之外,甲方(被告)還有權隨時停止委托業(yè)務并中止履行本方義務。乙方(原告)未足額向甲方(被告)轉交所代收的貨款超過15天的,為嚴重違約,除乙方(原告)應當按日累計向甲方(被告)支付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外,甲方(被告)還有權提前終止本合同,并有權全額扣除乙方(原告)支付的誠信保證金及運費,同時追究乙方(原告)的經濟及法律責任。”該合同“9.服務報酬”第9.3款約定“在計算每一時段的服務費時應考慮該時段中月度統(tǒng)計報表反映的服務質量和該報表的準確性、移交買賣文據情況、乙方(原告)在該時段的服務質量和有無減少乙方(原告)服務報酬的其他情況。如有乙方(原告)應當向甲方賠償或補償的情況,乙方(原告)應先足額賠償或補償;如乙方(原告)未賠償或補償的,甲方(被告)也可從服務費中扣除。”合同第9.4款約定“服務費的支付:雙方每月結算一次。乙方(原告)在每月最初的五個工作日之內向甲方(被告)提交上月服務費用清單及相關單據(包括但不限于買賣文據),經雙方核對核算無誤后,由乙方(原告)向甲方(被告)開具適當的發(fā)票。甲方(被告)應于收到恰當發(fā)票后的10個工作日內通過銀行支付上月服務費給乙方(原告)?!焙贤?.5款約定“如果甲方(被告)無正當理由晚付服務費給乙方(原告)的,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付逾期支付服務費違約金給乙方(原告)?!焙贤?4.違約責任”第14.2款約定“在一方嚴重違約的情況下,除該方應當按本合同先給對方支付違約金或賠償金外,另一方可以根據本合同規(guī)定以書面通知的方式提前終止合同。以下情況為嚴重違約:……(b)乙方(原告)未及時足額向甲方(被告)轉交所代收的貨款的……”合同“18.保函與保證金”第18.2款約定“未確保乙方(原告)依約履行本合同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當乙方(原告)依本合同負有向甲方(被告)給付貨幣義務(包括但不限于需向甲方(被告)支付違約金或支付損失賠償金或轉交代收貨款的)的,但逾期24小時未主動給付時,經甲方(被告)電話、短信或郵件催討仍然未支付的,該信用保證金全部歸甲方(被告)所有不予退回且不沖抵任何費用和貨款,同時乙方(原告)仍需全額支付甲方(被告)貨款,補足足額的信用保證金。保證金為原保證金數額的兩倍,以此類推,甲方(被告)也有權在乙方(原告)的配送費用中扣除。”“未經甲方(被告)同意乙方(原告)擅自違背合同,提前解約的,該保證金全部歸甲方(被告)所有,乙方(原告)需把全部貨款以及所有未配送完成的貨物交回甲方(被告),同時甲方(被告)向乙方(原告)追究由此造成的全部損失。具體賠償標準為,每單貨物按10元賠償計算期限為90天所有屬于乙方(原告)配送區(qū)域的貨物總單數,或按照前6個月日均貨物單數,每單按照10元賠償計算期限為90天的全部單數,此費用由乙方(原告)另行支付,如有逾期支付的,違約責任按每天5%利息,違約天數按實際違約天數計算?!?br/> 2、原告與被告于2016年3月10日簽訂《承包協議》一份,主要內容包括:根據雙方簽訂的《物流服務合同》,在雙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經友好協商,達成以下補充條款,茲供雙方遵照執(zhí)行。雙方對雙方責任、考核制度、貨款支付、商品的信息的反饋、運費結算等事項進行了約定。該協議“一、雙方責任”第1.2款約定“甲方(被告)負責將貨物送達乙方(原告)門店,乙方(原告)按照甲方(被告)要求將貨物送達收貨人處,并于當日將所收款項及時匯入甲方(被告)所提供的賬號中”。協議“三、貨款支付”第3.1款約定“乙方(原告)在完成當日商品的配送之后,當日所有貨款應及時通過銀行直接支付,甲方(被告)如未收到貨款,可停止次日的發(fā)貨指示,直至貨款到賬。同時乙方(原告)所付保證金全部歸甲方(被告)所有不予退回,如雙方繼續(xù)進行合作,乙方(原告)需要重新雙倍繳納保證金,如乙方(原告)仍存在遲延支付貨款行為,視為乙方(原告)嚴重違約,乙方(原告)所交的保證金將作為違約金全部歸甲方(被告)所有,同時甲方(被告)有權終止合同,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由乙方(原告)另行賠償。乙方(原告)如有意合同延續(xù)需再次繳納雙倍保證金,以此類推;”
3、2016年3月9日,原告委托其妻子關某某向被告支付保證金300,000元。
4、截止2019年1月30日,原告欠被告代收貨款233,806元。
5、被告應付原告2018年11月運費為125,024元,2018年12月運費為125,971元,2019年1月應付運費107,734.4元,三項合計358,729.4元。
6、2019年1月20日,原告向被告開具2018年11月服務費發(fā)票2張,總金額125,024元。
庭審后,被告發(fā)表質證意見,確認收到上述增值稅發(fā)票,對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根據合同約定,在發(fā)生原告未交付代收貨款的情況下,被告有權中止本方義務的履行,包括支付運費。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簽訂的涉案《物流服務合同》、《承包協議》均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雙方均應嚴格履行各自義務。
關于原告主張被告支付運費358,729.4元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結合審理查明的事實,被告應付原告2018年11月運費為125,024元,2018年12月運費為125,971元,2019年1月應付運費107,734.4元,三項合計358,729.4元,鑒于雙方合同已到期,被告應當及時支付運費。根據庭審中原告提供的2018年11月運費發(fā)票,該發(fā)票開具于2019年1月20日,被告應于2019年2月1日向原告支付運費,但由于截止2019年1月30日,原告尚未支付被告代收貨款233,806元,根據雙方合同約定,被告有權隨時停止委托業(yè)務并中止履行本方義務,故被告行為不構成違約,原告要求被告承擔逾期支付運費的違約責任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返還保證金30萬元,并支付占用保證金期間的利息損失,根據《物流服務合同》的約定,無論任何理由,原告不得留置、截留、晚交、少交、不交代收的貨款,原告未及時足額向東運公司轉交所代收的貨款超過15天為嚴重違約,原告除應按日累計向被告支付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外,被告還有權提前終止本合同,并有權全額扣除原告交付的誠信保證金及運費。在實際履行系爭合同的過程中,原告未及時將代為收取的貨款233,806元支付給被告,其行為顯屬違約,理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本院考慮到300,000元保證金系履約保證金的性質,結合雙方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及具體的履行情況,酌情認定被告應予返還保證金的金額為200,000元。關于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00,000元,因原告未提供任何證據,且被告不予認可,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主張原告返還代收貨款233,806元及賠償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認定在原告處的代收貨款金額為233,806元,而原告未及時足額返還被告代收貨款已屬違約,被告主張原告返還代收貨款233,806元并要求原告賠償占用代收貨款的違約金,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雙方《物流服務合同》約定,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按天累計計算,每天的占用代收貨款違約金的金額相當于未及時轉交部分貨款金額的百分之一,審理中,被告認為,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標準過高,主動調整為以年化利率24%計算,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主張原告按照合同約定賠償經濟損失195,096元,雖然《物流服務合同》約定,被告有權基于原告違約主張按每單10元計算90天內全部單數的方式賠償經濟損失,但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針對同一違約事實,守約方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或賠償經濟損失的總額應限于其因違約所造成的可預期利益損失范圍,本案中,被告已主張沒收300,000元保證金及逾期還款違約金,且得到本院部分支持,根據民事賠償補償性原則,綜合考慮原告實際的違約情況,本院難以支持被告主張原告賠償經濟損失195,096元的請求。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運費358,729.4元;
二、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保證金200,000元;
三、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代收貨款233,806元;
四、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支付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違約金(以233,806元為基數,自2019年2月2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年化利率24%計算);
五、對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負有給付金錢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本訴受理費10,500元,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已預繳,由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負擔7,987元,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負擔2,513元;本案反訴受理費7,733元,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已預繳,由原告(反訴被告)李春生負擔3,407元,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東運視捷物流有限公司負擔4,32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并按不服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金額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趙??晨
書記員:須桃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