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系李萬亮之妻。
原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系李萬亮之次子。
原告:李連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系李萬亮之父。
原告:王漢秀,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系李萬亮之母。
以上四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璇,河北泰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四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依,河北泰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龍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廊坊市安次區(qū),系李萬亮之長子。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西路18號。
法定代表人:王吉山,職務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玲玲,河北中衡誠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樹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系被告公司理賠主管。
原告李某某、李某、李龍飛、李連恒、王漢秀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李龍飛及原告李某某、原告李某、原告李連恒、原告王漢秀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璇和劉依,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高玲玲、趙樹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李某、李龍飛、李連恒、王漢秀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意外身故保險金50000元。二、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3月29日,原告自被告處購買國壽如意保A套餐保險產品,投保單號為:1144130000099743,保險期限自2016年3月29日起至2017年3月28日止,合同中約定意外身故保險金5萬元。2017年3月1日,李萬亮發(fā)生交通事故,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原、被告雙方不能就保險賠償事宜協(xié)商一致,特訴至貴院,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辯稱,第一,對投保情況沒有異議,第二,被保險人李萬亮因無證駕駛機動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而死亡,根據(jù)保險合同條款第五條第七項,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合法有效駕駛證駕駛或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車導致被保險人身故,傷殘或支付醫(yī)療費用的,我公司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為此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李某某與李萬亮系夫妻關系,原告李龍飛、李某與李萬亮系父子關系,原告李連恒、王漢秀與李萬亮系父母子關系。2016年3月29日,原告李某某在被告公司保險業(yè)務員朱立榮處購買國壽如意保A套餐保險產品,投保單號為:1144130000099743,保險期限自2016年3月29日起至2017年3月28日止,保單生效日期2016年3月29日,被保險人為李萬亮,合同中約定意外身故保險金5萬元。李萬亮于2017年3月1日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后雙方不能就保險賠償事宜協(xié)商一致,原告起訴請求:一、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意外身故保險金50000元。二、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庭審中,原告為證明己方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第一份證據(jù),廊坊市公安交通警察二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原件,以及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出具的死亡注銷證明原件,證明李萬亮于2017年3月1日15時35分在碼楊線1公里100處與王維林駕駛的重型普通半掛車相撞,導致李萬亮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的交通事故。第二份證據(jù)是,被告出具的互聯(lián)網(wǎng)短險銷售電子保險憑證,證明李萬亮向被告投保,國壽綜合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約定意外身故、傷殘保險金額5萬元,受益人為法定。第三份證據(jù),黃廣發(fā)的保險卡原件,因李萬亮的保險卡在理賠過程中被代理公司丟失,李萬亮購買的保險卡于該卡一致,接受投保的業(yè)務員同為朱立榮,證明被告提供給李萬亮的唯一一張保險卡上并沒有關于其辯稱的免責條款。被告質證意見是:對第一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意見,但事故認定書已明確載明被保險人李萬亮駕駛無號牌機動車行駛,未取得駕駛證,卻未確保安全,且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對證據(jù)二沒有異議。對證據(jù)三真實性沒有意見,但根據(jù)該保險卡可以看出,雖然手中有卡,但本卡是需要被保險人激活,才能生效,在激活過程中,會有免責條款的提示,在步驟過程中會有提示,卡單才會生效,這也足以說明被保險人在激活該卡過程中,已經認可了保險條款,否則無法進行下一頁面的操作成功。
庭審中,被告為證明己方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一,澤惠系列卡單激活流程一份,證實涉案保單激活需要的步驟,同時卡單激活過程中有明確的注意事項與說明,證實被告對被保險人進行了提示義務。證據(jù)二,涉案險種的保險條款,證實責任免除情形。并同時辯稱,根據(jù)保險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保險合同無效。原告方質證意見是:對第一份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本案中原告以及李萬亮并沒有激活保險卡,而是交給業(yè)務員代為激活,激活的流程以及相關免責條款原告并沒有看到過,更不知曉其內容。該份證據(jù)并不能夠證明被告對免責條款盡到了必要的提示和說明義務。對第二份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不予認可,意見同第一份證據(jù)的質證意見。對被告辯稱保險合同無效不予認可,且李萬亮是否同意妻子李某某為其投保,在投保時被告沒有要求原告提供書面證明,也沒有向原告提供任何關于需經李萬亮同意的任何書面材料,該理由不能成為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
另查,被告公司對李萬亮保險卡已激活的事實予以認可,同時陳述公司要求必須本人激活,但對是否是本人激活,被告公司陳述不能看出是否是本人激活。
以上事實有,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出具的死亡注銷證明、被告出具的互聯(lián)網(wǎng)短險銷售電子保險憑證、澤惠系列卡單激活流程、涉案險種的保險條款、庭審筆錄及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陳述為證。
本院認為,原告李某某于2016年3月29日在被告處購買的投保單號為:1144130000099743的國壽如意保A套餐保險產品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對此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該合同約定,險種名稱為國壽綜合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保險責任說明為意外身故、傷殘保險金額50000元,意外傷害門診、住院保險金額5000元,被保險人李萬亮在保險期間內于2017年3月1日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符合保險合同約定,被告雖辯稱相關保險卡已被李萬亮激活,其已知曉免責條款,但未向本院提交相應證據(jù),被告雖同時辯稱,根據(jù)保險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并認可保險金額的,保險合同無效,但根據(jù)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險種,即國壽綜合意外傷害保險(2013版),可以看出本案不是直接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故對其反駁意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意外身故保險金50000元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李某某、李某、李龍飛、李連恒、王漢秀保險金5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減半收取計525元由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韓小兵
書記員: 楊興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