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煤炭地質一八二隊,住所地黃石市下陸區(qū)新下陸街182號。
法定代表人:王作華,隊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名威,湖北群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湖北煤炭地質一八二隊(以下簡稱一八二隊)人事爭議一案,不服黃石市下陸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204民初5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10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為:1、確認一八二隊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無效;2、恢復其的工作關系,賠償自1994年至今的各項損失共計63萬元;3、依法落實其退休待遇并辦理退休手續(xù);4、由一八二隊承擔案件受理費。事實和理由:本案一八二隊不能證明其收到了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書面通知,則訴訟時效應從其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之日起算。故本案應從2016年6月13日其向仲裁部門提起仲裁申請時開始計算時效。一審判決認定其訴訟請求超過法定訴訟時效錯誤。
一八二隊辯稱,本案糾紛系李某某在出現(xiàn)經濟問題被暫停工作期間擅離職守,連續(xù)曠工多年,其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對李某某作出除名決定是正確的。況且,本案早已超過了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一審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正確。請求維持原判。
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無效;2、恢復雙方之間的工作關系,賠償自1994年起至今的各項損失共計63萬元;3、依法落實其退休待遇并辦理退休手續(xù);4、案件受理費由一八二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973年12月李某某從湖北馬鞍山煤炭廠調入一八二隊(該隊系事業(yè)單位)。1975年9月20日,李某某因詐騙,被黃石市公安局勞動教養(yǎng)三年。1989年3月28日,一八二隊發(fā)現(xiàn)李某某尚欠該隊1930.04元款項未還,故雙方商定:李某某于1989年3月30日前向一八二隊歸還600元;李某某暫由工程處安排工作,李某某邊工作邊等待處理有關與省物測隊與一八二隊等經濟問題。但李某某未按約歸還600元款項,并在1989年4月初至1994年期間未經一八二隊批準自行離隊。
1993年11月24日,一八二隊在黃石日報刊登啟事,內容為“李某某,自登報之日起,限你十五日內回隊報到,否則作除名處理”。1993年12月11日,一八二隊作出關于李某某除名的決定,內容為:李某某調入一八二隊后,因一貫消極怠工,經常曠工病假,并因詐騙被公安機關勞動教養(yǎng)三年。被勞動教養(yǎng)后,不認真吸取教訓,長期不歸隊工作。1986年6月一八二隊勞動服務公司確定李某某為工程隊駐鄂城辦事處工作人員,至1988年12月該辦事處停辦,李某某于1989年3月28日才歸隊,一八二隊與李某某商定了《關于李某某經濟問題處理備忘錄》,李某某暫由工程處安排工作,邊工作邊等待處理有關與省物測隊與一八二隊等經濟問題。但這些問題未處理,李某某于1989年4月初未經組織批準離隊后至今未歸隊上班,已達4年半之久,根據(jù)國務院頒發(fā)的《企業(yè)獎懲條例》第18條之規(guī)定,經隊領導集體研究決定給予李某某同志作除名處理”。
1994年,李某某經同事告知其被一八二隊除名事宜。
2009年8月7日,李某某因工傷事宜向湖北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進行信訪。湖北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將該信訪事件轉一八二隊調查核實。同年8月10日,一八二隊向湖北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回復函件中記載:“我隊于2009年8月10日接到貴辦《信訪事項交辦單》后,及時對李某某于1971年發(fā)生的工傷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各種檔案資料,發(fā)現(xiàn)李某某沒有任何工傷記錄。后通過對相關人員調查,證明李某某是1971年在馬鞍山從事木工工作時,被電鋸將左手無名指鋸傷,后經省人民醫(yī)院決定將其右手無名指全部鋸掉。李某某于1971年到馬鞍山參加工作,1973年12月調入我隊。我隊認為,李某某在我隊沒有發(fā)生工傷,且其傷殘情況在我隊沒有文字記錄,單位無法對外提供其工傷證明,只有請事發(fā)單位出具有相關證明為宜”。
2016年6月13日,李某某向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了仲裁申請書,該仲裁申請書中記載李某某的請求事項為:“1、恢復賠償我本人的工作,賠償從93年至今的損失費共63萬元;2、恢復養(yǎng)老金”。同日,黃石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李某某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決定不予受理。李某某對該決定不服,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1、一八二隊系事業(yè)單位,李某某系一八二隊職工,雙方為除名等發(fā)生的爭議為人事爭議,故依法確定本案案由為人事爭議;2、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本案中,一八二隊于1993年12月11日作出對李某某除名的決定雖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是否已向李某某送達,但李某某在起訴書中及當庭均陳述:1994年從同事處知道一八二隊對其的除名決定及一八二隊在黃石日報刊登除名決定的通知,故李某某的訴訟時效最遲應于1995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而李某某在知曉上述事宜起二十年期間內未向一八二隊主張過相關權利,現(xiàn)時隔二十余年后提出請求恢復雙方之間的工作關系,賠償自1994年起至今的各項損失共計63萬元的訴求,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李某某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有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的特殊情況。因此,李某某的此項訴訟請求超過了法律保護的期間,故依法不予支持。3、李某某訴請的第一項及第三項訴求(即確認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無效及依法落實退休待遇并辦理退休手續(xù))因未經過仲裁程序,故依法對李某某的上述兩項訴求不予審理。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李某某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李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的一般訴訟時效是“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最長訴訟時效是“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本案中,一八二隊于1993年12月11日對李某某作出除名決定,雖然一八二隊未提供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已向李某某送達,但李某某已于1994年從同事處知曉該除名決定,故本案一般訴訟時效最遲于1995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至1996年12月31日,但李某某提起訴訟時已超過;即使從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6月17日頒布,于同年9月5日實施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開始計算時效,其還是超過了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況且,一八二隊于1993年12月11日對李某某作出除名決定,則本案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計算至2013年12月11日止,李某某提起訴訟時還是已超過。綜上,李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應予維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李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尹 策 審 判 員 胡志剛 代理審判員 周 希
書記員:劉必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