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 事 判 決 書(2018)冀09民終5304號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任丘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永林,河北春至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祁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安徽省。委托訴訟代理人:樊金鳳,河北賈俊清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任伯濤,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任丘市。上訴人李某因與被上訴人祁某某、原審被告任伯濤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法院(2017)冀0982民初540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9月1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李某的上訴請求:改判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貨款32332元(不服金額為191421元);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上訴人以每斤0.79元價格從被上訴人處購買玉米共340800斤,貨款應為269232元。上訴人已經(jīng)在2017年3月3日預付了被上訴人貨款166900元,后又以現(xiàn)金形式兩次共支付被上訴人貨款70000元(一次50000元、一次20000元),上訴人至今仍欠被上訴人貨款32332元,而不是223753元。因此,原審判決認定欠款數(shù)額是錯誤的。被上訴人祁某某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應予維持。上訴人李某所述上訴理由與事實不符。上訴人分別于2017年3月1日、3月3日從上訴人祁某某購買86.36噸、85.04噸,兩次購貨累計貨款總額273793元。期間,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50000元,故上訴人尚欠223753元未付清。至于上訴人稱在2017年3月3日預付被上訴人166900元,該款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且被上訴人已在一審提交相應證據(jù)證實該款對應的是上訴人2017年2月27日從被上訴人處購得三車噸數(shù)總計103,44噸的貨款,此筆交易已結算完畢,且上訴人在一審中針對該款的解釋相互矛盾,到底是2017年3月1日的預付款還是2017年2月27日從被訴人處購買3車貨的貨款,不能自圓其說,明顯與事實不符。祁某某向一審法院的起訴請求:判令二被告償還其貨款223753元及逾期支付的利息10000元;訴訟費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10月24日原告與被告李某通過中時通糧食網(wǎng)相識并于2017年2月22日正式建立業(yè)務往來(供需)關系。2017年2月底,被告李某通過被告任伯濤聯(lián)系并得知中央儲備糧呼和浩特直屬庫金山油脂庫收購玉米,于是二被告與原告達成口頭協(xié)議:由原告直接向中央儲備糧呼和浩特直屬庫金山油脂庫供貨,而二被告從中賺取提成。于是原告于2017年3月1日從寧城縣萬古糧貿商行購得玉米86.36噸、于2017年3月3日從大同縣火山糧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購得玉米85.04噸,分別按照二被告要求發(fā)往其指定地點?,F(xiàn)中央儲備糧呼和浩特直屬庫金山油脂庫通過羅永剛已接收貨物且羅永剛按照當初與被告任伯濤約定已將貨款全部打入任伯濤賬戶。為此,原告多次找二被告索要貨款未果,二被告互相推脫拒不給付,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依法訴至貴院望依法查明事實后公正裁決。被告李某辯稱:原告所訴數(shù)額不對,被告李某共欠原告貨款32332元。李某以0.79元每斤的價格從原告方共購買玉米340800斤,貨款應為269232元。2017年3月3日,應原告方的要求,李某預付貨款166900元,后又以現(xiàn)金的形式兩次共計支付70000元,至此,被告共欠原告貨款數(shù)額僅為32332元。被告任伯濤辯稱:原告所訴與我無關,我不承擔承擔責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3日被告李某分別從原告處購買玉米86.36噸、85.04噸,原告均按被告指示發(fā)往指定地點中央儲備糧呼和浩特直屬庫金山油脂庫。兩次購貨累計貨款總額273793元,被告李某已向原告支付貨款現(xiàn)金50000元。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原告提供的出庫單、收購結算單、銀行轉賬記錄、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一審認為:被告李某從原告祁某某處購買玉米,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依法成立,具有法律約束力,被告李某依法負有支付原告貨款的義務。原告主張被告李某從原告處兩次購買玉米共計171.4噸,貨款總計273793元,被告已經(jīng)支付貨款50000元,尚欠貨款223753元,有原告提供的發(fā)貨公司出庫單、中央儲備呼和浩特直屬庫玉米收購結算單、微信聊天記錄、電話錄音等證據(jù)予以證實,依法予以認定。原告主張被告李某給付逾期付款利息10000元,因雙方未約定付款時間,故該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任伯濤支付原告貨款及逾期利息,但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依法不予支持。被告李某主張原告所訴數(shù)額不對,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依法不予認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五十九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被告李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祁某某貨款223753元。二、駁回原告對被告任伯濤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書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403元,由被告李某負擔2300元,原告祁某某負擔103元。本院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本院認為,上訴人李某與被上訴人祁某某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及李某尚欠祁某某貨款事實清楚,由出庫單、收購結算單、銀行轉賬記錄、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關于李某尚欠祁某某貨款的數(shù)額,上訴人主張其“在2017年3月3日預付了被上訴人貨款166900元,后又以現(xiàn)金形式兩次共支付被上訴人貨款70000元”,但結合祁某某提供的其與李某在2月27日的微信記錄載明的車牌號、中央儲備糧呼和浩特直屬庫玉米收購結算單(金山油脂庫),可以證實該筆166900元與本案被上訴人祁某某所主張的貨款沒有關聯(lián)性。另,李某主張以現(xiàn)金形式給付祁某某70000元,沒有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綜上,李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4128元,由上訴人李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審判長 胡希榮審判員 齊桂苓審判員 王蘭英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二日書記員 劉書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