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芝
劉新杰(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
張某
張某某
于國運
王小強
王小龍
張云杰
盧某
姜某
原告李文芝,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吳橋縣。
委托代理人劉新杰,男,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
法定代理人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法定代理人于國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被告于國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被告王小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吳橋縣。
被告王小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吳橋縣。
上述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張云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吳橋縣。
被告盧某,
法定代理人盧明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法定代理人張義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被告姜某,
原告李文芝訴七被告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第一次庭審時,原告李文芝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新杰、被告于國運、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及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云杰、被告盧某及其法定代理人盧明強和張義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某和姜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庭審時,原告李文芝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新杰、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及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云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盧某和姜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李文芝訴稱,2016年1月11日,被告張某駕駛在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zhí)幮捃嚨募剑省痢痢痢痢赁I車與被告盧某和姜某一起游玩,當晚22時許,與苗某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使苗某死亡。
經(jīng)吳橋縣交警大隊認定,被告張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原告認為,被告張某作為肇事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其未成年,被告張某的父母應承擔監(jiān)護責任。
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對在其處維修的車輛管理不善,導致車輛被無證未成年人張某駕駛,二人存在嚴重過錯,應當與被告張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被告盧某和姜某明知被告張某無證而與其一起去駕車游玩,存在過錯,是造成事故發(fā)生的基礎(chǔ)原因,故本次事故是諸被告的共同過錯所致,七被告應當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故訴至法院,要求七被告支付賠償款582144元,訴訟費和保全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于國運辯稱,沒有什么要說的。
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辯稱,無過錯責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被告盧某辯稱,被告張某有沒有駕駛證其不知道。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法庭提交證據(jù)如下:
1、吳橋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
2、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街民委員會、吳橋縣桑園鎮(zhèn)人民政府和出證人王某共同出具的證明一份;
3、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街民委員會出具的家庭關(guān)系證明一份;
4、李文芝的戶籍證明信一份。
經(jīng)質(zhì)證,被告于國運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認可死者和原告是失地農(nóng)民,是不是城鎮(zhèn)居民不清楚;對證據(jù)3和4無異議。
被告張某某對證據(jù)2認可死者和原告是失地農(nóng)民,是不是城鎮(zhèn)居民不清楚;對證據(jù)3和4無異議。
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對證據(jù)1事故認定書認定的事實無異議,苗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是不是電動車所有人為苗某提供了便利和苗某是否具有駕駛電動三輪車的駕駛資質(zhì),對事故責任的劃分有異議,認為苗某應承擔50%的責任;對證據(jù)2認為有失地農(nóng)民的記載,說明不是城鎮(zhèn)居民,對證明中記載的死者苗某從事賣刨冰、賣糖葫蘆,不予認可,出證單位沒有資格證明該事實;對證據(jù)3認為原告庭審中說有6個子女,證明上只有5個子女,需要原告補充說明一下;對證據(jù)4無異議,該證明不能證明原告是城鎮(zhèn)居民。
被告盧某對證據(jù)1無異議。
經(jīng)被告王小龍申請,本院依法調(diào)取了道路交通事故卷宗一份,經(jīng)質(zhì)證,原告對該卷宗無異議;被告于國運歸該卷宗無意見;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對該卷宗無異議,詢問筆錄證實了張某是自己拿著鑰匙出去的,老板不知道,不存在管理過錯,但是事實上是,事故車輛電瓶壞了,不能正常啟動車輛。
如果盧某所述是事實,那就是姜某和張某拿著電瓶和電瓶卡子把車打著的,如有異議,可以對車進行司法鑒定;被告盧某對卷宗詢問筆錄中,張某說盧某找他去玩不是事實,其他沒有了。
被告張某、張某某、于國運、盧某和王小強均未向法庭提交任何證據(jù)。
被告姜某未向法庭提交答辯狀,亦未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交任何證據(jù)。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quán),公民合法的民事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本案中,被告張某駕駛的冀J×××××號小型轎車系在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合伙開立的百車匯進行維修的車輛,在修理期間由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負責管理,被告張某在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不知情的情況下于正常下班時間后私自駕駛上述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苗某死亡,經(jīng)吳橋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張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死者苗某無責任。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張某作為駕駛?cè)艘约扒謾?quán)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事發(fā)時,被告張某未滿十六周歲,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系被告張某的父母,系被告張某的監(jiān)護人,被告張某的賠償責任應由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
庭審中,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被告張某與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之間系雇傭關(guān)系,同時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認可被告張某系學徒工,故本院認定被告張某為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招收的學徒工。
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作為百車匯的經(jīng)營者,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張某為學徒工,二被告便對張某具有管理教育的義務,同時在事故車輛維修期間,對被修理的車輛應進行有效妥善的保管,但是由于二被告對張某疏于管理和教育,以及未對事故車輛做到完善的保管,導致被告張某將維修車輛私自開走的嚴重后果,考慮到被告張某系在正常作業(yè)時間外的晚上十點左右私自將放置在百車匯修理廠院內(nèi)的維修車輛開走的事實,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實被告盧某和姜某推動慫恿被告張某駕車外出的事實,本院認定被告盧某和姜某對事故的發(fā)生無責任。
故本院結(jié)合以上事實認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90%的賠償責任,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承擔10%的賠償責任為宜。
原告提交的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街民委員會、吳橋縣桑園鎮(zhèn)人民政府和出證人王某共同出具的證明能夠證實死者苗某為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的失地居民,受害人苗某的收入來源不能依賴于土地,其生產(chǎn)、生活和消費都在縣城中心區(qū),故本院認定死亡賠償金為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4141元×20年=482820元;死者苗某對原告具有扶養(yǎng)義務,原告共有包括死者苗某在內(nèi)的6個子女,故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消費性支出16204元×5年÷6≈13503元;喪葬費為河北省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46239÷12×6≈23120元;原告要求的精神撫慰金過高,本院酌定精神撫慰金為50000元,以上總損失為482820元+13503元+23120元+50000元=569443元。
按照上述本院認定的各被告的賠償責任,同時,原告承認已取走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交到交警隊的23000元,故本院認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賠償原告569443元×90%-23000元≈489500元,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賠償原告569443元×10%≈56944元。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六條 ?第一款 ?、第十八條 ?、第三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三條 ?第二款 ?、第十八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賠償原告損失489500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付清;
二、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賠償原告損失56944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付清;
三、被告盧某和姜某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622元,由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8090元,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承擔940元,原告李文芝承擔592元。
如果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quán),公民合法的民事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本案中,被告張某駕駛的冀J×××××號小型轎車系在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合伙開立的百車匯進行維修的車輛,在修理期間由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負責管理,被告張某在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不知情的情況下于正常下班時間后私自駕駛上述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苗某死亡,經(jīng)吳橋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張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死者苗某無責任。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張某作為駕駛?cè)艘约扒謾?quán)人應承擔賠償責任。
事發(fā)時,被告張某未滿十六周歲,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系被告張某的父母,系被告張某的監(jiān)護人,被告張某的賠償責任應由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
庭審中,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被告張某與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之間系雇傭關(guān)系,同時被告王小龍和王小強認可被告張某系學徒工,故本院認定被告張某為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招收的學徒工。
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作為百車匯的經(jīng)營者,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張某為學徒工,二被告便對張某具有管理教育的義務,同時在事故車輛維修期間,對被修理的車輛應進行有效妥善的保管,但是由于二被告對張某疏于管理和教育,以及未對事故車輛做到完善的保管,導致被告張某將維修車輛私自開走的嚴重后果,考慮到被告張某系在正常作業(yè)時間外的晚上十點左右私自將放置在百車匯修理廠院內(nèi)的維修車輛開走的事實,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實被告盧某和姜某推動慫恿被告張某駕車外出的事實,本院認定被告盧某和姜某對事故的發(fā)生無責任。
故本院結(jié)合以上事實認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90%的賠償責任,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承擔10%的賠償責任為宜。
原告提交的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街民委員會、吳橋縣桑園鎮(zhèn)人民政府和出證人王某共同出具的證明能夠證實死者苗某為吳橋縣桑園鎮(zhèn)西街的失地居民,受害人苗某的收入來源不能依賴于土地,其生產(chǎn)、生活和消費都在縣城中心區(qū),故本院認定死亡賠償金為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4141元×20年=482820元;死者苗某對原告具有扶養(yǎng)義務,原告共有包括死者苗某在內(nèi)的6個子女,故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消費性支出16204元×5年÷6≈13503元;喪葬費為河北省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46239÷12×6≈23120元;原告要求的精神撫慰金過高,本院酌定精神撫慰金為50000元,以上總損失為482820元+13503元+23120元+50000元=569443元。
按照上述本院認定的各被告的賠償責任,同時,原告承認已取走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交到交警隊的23000元,故本院認定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賠償原告569443元×90%-23000元≈489500元,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賠償原告569443元×10%≈56944元。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六條 ?第一款 ?、第十八條 ?、第三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三條 ?第二款 ?、第十八條 ?第一款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賠償原告損失489500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付清;
二、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賠償原告損失56944元,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付清;
三、被告盧某和姜某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622元,由被告張某某和于國運承擔8090元,被告王小強和王小龍承擔940元,原告李文芝承擔592元。
如果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寧金風
審判員:王占義
審判員:李方明
書記員:付曉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