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
被告: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雙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唐山市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海北鎮(zhèn)東雙村。
法定代表人:李軍,職務總經理。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志明,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雙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龍公司)、王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0日作出(2017)冀0207民初10025號民事判決,二被告不服該判決,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1月6日作出(2017)冀02民終6612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5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被告雙龍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軍、被告王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姚志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償還原告借款115000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5年12月18日,被告因其公司養(yǎng)殖所需,從原告處借款115000元,并約定于2016年12月18日還清。被告當時給原告出具借條一張。時至今日,被告未歸還借款,經原告多次催要,故訴至法院,請依法判決。
雙龍公司辯稱,1、在接到一審法院通知之前,李某某從未到我公司要過欠款,我公司除王某某外(2016年5月1日放棄他在公司的全部股份,辭去公司全部職務)沒有任何人知道有115000元的一張公司欠款。2、王某某在2016年5月1日辭職時寫了一個欠款記錄,上面記載借李某某100000元,這張記錄上絕大部分欠款都是沒和公司任何人商量、沒有記在公司的賬上、沒有簽署公司名稱和蓋公司章的王某某的個人借款。3、因王某某交賬時只有他當時寫的一份欠款記錄,賬目在交接時沒有審查,只是封存起來,所以在查賬之前我們并不知道他的借條是怎樣寫的,直到我們還閆寶久的18萬元欠款時,才知道是王某某個人的借條。4、還完閆寶久的錢之后,王某某說李某某的借條改成公司的了,并要求去改王更廣的借款,當時公司就感覺問題很嚴重。5、這件事之后,公司組織人查賬,并召開股東會研究,會議決定公司不負責償還王某某的個人借款。6、王某某說了他改了李某某的借條之后,我們以為他只是把100000元的借條蓋上了公司的章,但此案一開庭我們看到115000元的借條后,覺得問題好辦了,100000元的借款出現(xiàn)了115000元借條,本身就說明這張借條不是100000元的借條,是一張王某某把他個人向李某某借100000元的借條,連本帶息的改成了115000元,這種行為明顯是違法的。7、本案一審、二審的過程中也已充分證明115000元的借條是一張假借條。因為李某某稱交給王某某115000元現(xiàn)金,王某某稱從李某某那時借的是100000元。115000元的借條只是借款115000元的借條,絕不可能是100000元借款的借條,更不能用100000元的利息是15000元,加上本金是115000元的理由來證明115000元借條的合法性,因為沒有人會把利息和本金一起給借款人的。8、王某某的問題不只是改借條這一件,他在獨自經營公司的一年多時間里,有很多經濟問題。公安局已經立案并把案子移交檢察院。
王某某稱辯,1、本案王喜春不是適格被告,在簽署借條時王某某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向原告借款,借款是用于公司經營業(yè)務。2、本案借款本金為10萬元,利息當初約定為年息15000元,因此在出具借條時,原告同王某某將本息一并記載在借條中寫明為115000元,但是王某某當初以公司名義借款金額為10萬元本金。3、王某某目前已經不是雙龍公司法定代表人,其離開公司前已經將公司欠款情況如實向雙龍公司交代,且由雙龍公司法定代表人在本庭所言出具了欠款及欠款記錄單據,在單據中記載了欠敬臣借款10萬元,充分證明確實公司借原告10萬元,而不是王某某借款,至于王某某與雙龍公司之間糾紛與本案無關,應另行解決。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依據當事人陳述、舉證、質證以及辯論意,本院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1、雙龍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11日,公司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王某某為雙龍公司股東并曾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于2016年4月辭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王某某在擔任雙龍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于2015年12月18日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同意,向李某某借款10萬元并出具借條一份,內容為”今有雙龍公司王某某代辦于2015年12月18日向李某某借現(xiàn)金115000元,(大寫:壹拾壹萬伍仟元整)。借款12個月,定于2016年12月18日還清”。借款人:雙龍公司法人王某某簽名并捺指印,加蓋雙龍公司印章。
2、2016年5月1日王某某與雙龍公司新任法定代表人李軍辦理了交接手續(xù)。之后,雙龍公司因懷疑王某某在擔任法定代表人期間的借款屬于個人行為,于2017年6月29日由李軍向唐山市公安局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報案,該大隊于2017年7月31日立案受理王某某職務侵占案。重審過程中,本院經與唐山市公安局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分局刑事偵查大隊辦案人員核實,王某某職務侵占一案受理后,偵查沒有進展,仍在初查階段。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陳述、借條、欠款記錄、唐山市公安局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受案回執(zhí)以及立案告知書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王某某在擔任雙龍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向李某某借款并向其出具了加蓋公司公章的借條,依據上述規(guī)定其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當由公司承擔。雖然借條載明的借現(xiàn)金115000元,對此李某某的陳述前后矛盾,綜合雙方的陳述以及雙龍公司提供的借款記錄,本院認定雙方爭議的借款金額為10萬元。關于利息,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支付利息且亦未請求利息,故其余15000元是否為利息,本院不予以認定。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雙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償還原告李某某借款100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二、駁回原告李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600元,由被告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雙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230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300元;訴訟保全費1108元,由被告蘆臺經濟開發(fā)區(qū)雙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賀玲
人民陪審員 張麗穎
人民陪審員 畢雪姣
書記員: 石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