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遼寧省本溪市人,系農民,現(xiàn)住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qū)。
委托代理人賈蕊,系本溪市河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孟某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遼寧省撫順市人,無職業(yè),現(xiàn)住遼寧省本溪市明山區(q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本溪市明山區(qū)。
負責人劉德玉,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龍鑫,系該公司工作人員。
被告中華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本溪市明山區(qū)。
負責人王新玉,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滿理偉,系該公司工作人員。
原告李某某訴被告孟某千、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被告中國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0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賈蕊和被告孟某千、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龍鑫、被告中國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滿理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5年11月1日14時許,原告李某某駕駛無號牌無保險富路牌正三輪摩托車,載案外人王鳳霞和王靜從燈塔市柳河子鄉(xiāng)返回本溪市溪湖區(qū)響山子村途中,行至沈本產業(yè)大道響山路段時追撞于前方被告孟某千所有的由案外人張振超駕駛并停放于路邊的遼M15833號重型半掛牽引車,致原告李某某以及乘車人王鳳霞和王靜受傷,車輛損壞。事故發(fā)生后,原告李某某和被告孟某千欲自行協(xié)商解決糾紛遂未向交警部門報案并挪動現(xiàn)場,后因雙方未能達成一致,被告孟某千所雇司機張振超于次日到本溪市溪湖區(qū)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報案。由于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無法查清該起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本溪市溪湖區(qū)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于2015年12月21日作出本公交證字(2015)第210503110101號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書并分別送達事故當事人。該道路交通事故證明中未載明原告李某某在本次事故中受傷的事實。李某某傷后于2015年11月2日到本溪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進行檢查,經診斷為雙側多發(fā)肋骨骨折,原告李某某花費醫(yī)療費396元。2016年7月27日,原告李某某進行復查,花費醫(yī)療費396元。原告李某某的傷情經本溪市中心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其胸部損傷的傷殘程度為10級傷殘,誤工期為90天,護理期為45天,營養(yǎng)期為45天。原告李某某花鑒定費1560元。原告李某某系農業(yè)家庭戶口,富路牌紅色正三輪摩托車系原告李某某所有,該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未懸掛機動車號牌亦未投保交強險。原告李某某準駕車型為C4D的機動車駕駛證,因其存在交通違法行為未處理,已于2012年6月被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依法注銷。遼M15833號重型半掛牽引車所有人系本案被告孟某千,該車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在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投保了限額為50萬元的商業(yè)三者險并投保了不計免賠。原、被告雙方就事故賠償事宜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現(xiàn)原告李某某訴至本院,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三被告賠償醫(yī)療費792元、護理費4576.5元、誤工費3591元、營養(yǎng)費2250元、殘疾賠償金2011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771元、交通費100元、鑒定費1560元,合計36680.5元;并要求三被告負擔本案的訴訟費。
另查明,原告李某某車內所載人員王鳳霞和王靜于2016年1月向本院提起賠償訴訟,本院2016年5月25日作出生(2016)遼0503民初165號和(2016)遼0503民初166號民事判決,認定原告李某某在本次事故70%的責任,被告孟某千所雇司機在本次事故中負30%的責任,并判決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在交強險醫(yī)療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王鳳霞和王靜醫(yī)療費10000元,在死亡傷殘限額內賠償王鳳霞和王靜9950.92元;判決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內賠償王鳳霞和王靜共計4669.23元?,F(xiàn)(2016)遼0503民初165號和(2016)遼0503民初166號民事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本院確認的上述事實,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書、本溪市門(急)診病歷、CT診斷報告單、醫(yī)療費收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費發(fā)票、(2016)遼0503民初165號和(2016)遼0503民初166號民事判決等證據(jù)在案為憑,這些證明材料經庭審質證和本院審查,可以采信。
本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本案交通事故造成原告李某某和案外人王鳳霞、王靜受傷,屬于有人員傷亡情形的交通事故,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之規(guī)定: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xiàn)場的,應當標明位置。本案中,原告李某某以及案外人王鳳霞、王靜均在本次事故中受傷,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孟某千,明知事故中有人員受傷而不履行報案義務,致使交警部門不能查明該起交通事故的成因,進而導致事故責任無法認定,雙方均存在過錯。關于本次事故的責任劃分問題,本院認為,事故發(fā)生時為下午時段,天氣晴好且可視距離較遠,原告李某某在駕駛證已于2012年6月被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依法注銷的情況下駕駛無號牌三輪摩托車行駛,由于忽視瞭望追撞于被告孟某千所有的停放于路旁的遼M15833號重型半掛牽引車,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孟某千在趕到事故現(xiàn)場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事故造成人員受傷的情況下,仍然同意與被告李某某自行協(xié)商解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強制性規(guī)定,最終導致交通事故的事實無法查清,其應承擔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本院已發(fā)生法律效力(2016)遼0503民初165號和(2016)遼0503民初166號民事判決認定原告李某某在本次事故中承擔70%的責任,被告孟某千所雇司機張振超在本次事故中負次要責任,本案中當事人并未提供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故對于本案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本院仍采用該責任劃分。原告李某某于事故發(fā)生后次日早8時到本溪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查,醫(yī)療機構出具的CT報告單和診斷意見顯示原告李某某雙側肋骨多發(fā)骨折,三被告雖對原告李某某傷情與本次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提出異議,但并未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證明,故對于原告李某某的傷情系因本案交通事故產生的事實,本院予以認定。對于原告李某某因交通事故所產的合理損失,三被告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予以賠償。關于醫(yī)療費,根據(jù)醫(yī)療機構出具的收款憑證,本院核定為792元;關于護理費,應根據(jù)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確定,原告李某某的護理期經鑒定為45天,護理人員可按1人計算;關于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因原告李某某系農業(yè)家庭戶口,可參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即每年12057元計算,其護理費本院核定為1486.48元(12057元/年÷365天×45天);關于誤工費,因原告李某某系農業(yè)家庭戶口,其收入狀況可參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其誤工期經鑒定為90日,故其誤工費本院核定為2972.96元(12057元/年÷365天×90天);關于營養(yǎng)費,原告李某某因交通事故致雙側多發(fā)肋骨骨折,經鑒定營養(yǎng)期為50天,營養(yǎng)期內的營養(yǎng)費可按照每天50元標準予以計算,故其營養(yǎng)費本院核定為2500元(50元/天×50天);關于殘疾賠償金,原告李某某現(xiàn)年64周歲,其賠償年限應為16年,其傷情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且為農業(yè)戶口,故其殘疾賠償金應為19291.2元(12057元/年×16年×10%);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根據(jù)原告李某某傷情及其過錯情況,本院認為原告李某某要求賠償?shù)臄?shù)額過高,其精神損害撫慰金,本院酌定為1500元;關于交通費,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本院酌定為100元;關于鑒定費,根據(jù)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費票據(jù),本院核定為1560元。綜上,原告李某某的損失為:醫(yī)療費792元、護理費1486.48元、誤工費2972.96元、營養(yǎng)費2500元、殘疾賠償金19291.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元、交通費100元、鑒定費1560元,合計30202.64元。因被告孟某千所有的遼M15833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投保了交強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對于原告李某某的合理損失,應先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予以賠付。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為10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在本次事故中已在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賠償其他傷者醫(yī)療費10000元,在殘疾賠償金賠償限額范圍內賠償其他傷者9950.92元,故對于原告李某某的上述損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應當在交強險死亡傷殘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某護理費1486.48元、誤工費2972.96元、殘疾賠償金19291.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元、交通費100元,合計25350.64元;超出部分即醫(yī)療費792元、營養(yǎng)費2500元、鑒定費1560元,因遼M15833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同時還在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投保了商業(yè)三者險及不計免賠,故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應按照商業(yè)險保險合同的約定在保險范圍內按照30%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本院核定由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保險范圍內賠償原告李某某醫(yī)療費237.6元(792元×30%)、營養(yǎng)費750元(2500元×30%),合計987.6元;關于鑒定費1560元,因不屬保險理賠范圍,應由被告孟某千按照30%的比例賠償468元(1560元×30%)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
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市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在交強險死亡傷殘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某護理費一千四百八十六元四角八分、誤工費二千九百七十二元九角六分、殘疾賠償金一萬九千二百九十一元二角、精神損害撫慰金一千五百元、交通費一百元,合計二萬五千三百五十元六角四分;
二、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本溪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在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李某某醫(yī)療費二百三十七元六角、營養(yǎng)費七百五十元,合計九百八十七元六角;
三、被告孟某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原告李某某鑒定費四百六十八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七百一十七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五百零二元,被告孟某千負擔二百一十五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遼寧省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王 德 運 審 判 員 石尹鏡明 人民陪審員 關 鎖 志
書記員:于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