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成兵。
委托代理人閆劍平,湖北陳守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薛碩,湖北陳守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孫耀順,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史俊杰,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揭夢林,湖北三立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李成兵與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為公司”)掛靠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熊龍祖獨任審判,于2016年8月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李成兵及其委托代理人閆劍平和薛碩,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史俊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1月4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車輛掛靠協(xié)議》,雙方約定:原告自購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掛靠被告名下,為其從事商品砼運輸,掛靠期限為2014年9月2日至2017年9月1日。被告向原告交納5萬元保證金,合同期滿,無息退還。被告保證原告車輛每年保底10000方混凝土運輸量,保底產(chǎn)值25萬元,若不能達到保底量,由甲方補足差額部分。被告每月負責向原告提供經(jīng)營、收支和盈虧情況。2014年1月6日,原告交納保證金5萬元,并由被告加蓋公章出具收據(jù)一份。該收據(jù)載明,若2014年3月31日企業(yè)資質(zhì)辦不下來,則退還保證金。
后原告以按揭方式購買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一輛并將該車車輛所有權、運營證等登記到被告名下(車牌號為鄂E×××××),擬為被告從事商品砼運輸。被告則以該車輛作為抵押為貸款銀行對原告的債權提供擔保。
2015年4月23日,因原告認為車輛承運產(chǎn)值較少及被告企業(yè)資質(zhì)未辦理成功等情況,被告出具證明同意原告以個人名義為宜昌弘盛達混凝土有限公司運輸,原、被告雙方終止合同關系。2015年5月起,原告未在被告公司承接運輸業(yè)務,以其個人名義用自購鄂E×××××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為宜昌弘盛達混凝土有限公司運輸混凝土。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原告以手機聯(lián)系等方式多次就掛靠合同保證金5萬元退還及運費結算付款等向被告有關人員主張權利未果。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車輛掛靠協(xié)議、掛靠合同保證金收據(jù)、產(chǎn)權申明書、證明、手機短信截圖打印件,以及原、被告陳述在卷佐證,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所簽訂的《車輛掛靠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是合法有效的。原、被告雙方因故于2015年4月23日終止合作關系,應認定為雙方已合意解除合同,故車輛掛靠合同已于該日起解除。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對一方已履行的,其可以要求對方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原告請求將自購車輛過戶至原告名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在訴訟時效內(nèi)就退還保證金向被告有關人員主張了權利,其在本案中提出權利主張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故原告關于退還掛靠合同保證金5萬元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因原、被告約定的是年運輸量與年產(chǎn)值保底,而車輛實際掛靠時間僅七個月(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雙方即解除了車輛掛靠合同,故原告以保底年運輸量與年產(chǎn)值來計算其違約損失不符合雙方約定,其該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本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九十七條、第九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雙方的車輛掛靠合同關系;
二、原告李成兵還清鄂E×××××車輛按揭貸款后一月內(nèi),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協(xié)助將該車所有權辦理至原告李成兵名下;
三、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將車輛掛靠押金5萬元返還原告李成兵;
四、駁回原告李成兵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750元,由被告宜昌浩為混凝土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熊龍祖
書記員:周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