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某
張燕峰(黑龍江朗德律師事務所)
李某某
李忠忱(黑龍江新天地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黃某某,黑龍江省繁榮種畜場英迎裝飾五金建材商店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張燕峰,黑龍江朗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李忠忱,黑龍江新天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黃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某債務轉移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農(nóng)墾法院
(2013)齊墾商初字第89號
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
本院于2014年12月2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上訴人黃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燕峰,被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忠忱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李某某訴稱:2011年4月至9月,原告經(jīng)被告介紹陸續(xù)給建筑商崔福順、張文超供應水泥,被告從中收取中介費,并承諾由其向使用水泥的建筑商催要水泥款。
同年8月11日,張文超給原告出具175,000.00元《欠據(jù)》,并另行由張洪江(張文超內部職工)出具《欠據(jù)》,約定上述欠款在五天內一次結清,否則,日付200.00元利息。
崔福順于同年9月20日給原告出具102,000.00元《欠據(jù)》,之后償還了10,000.00元。
同年12月6日,原告將上述三張《欠據(jù)》給了被告,被告給原告出具317,660.00元《欠據(jù)》。
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建筑商未給錢為由拒付,請求法院
判決被告給付水泥款,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黃某某辯稱,原告所訴不屬實,欠據(jù)上并不是本人簽名,而且日期不對,以前出過欠條,但都還完了,欠據(jù)是原告?zhèn)卧斓?,不同意給付欠款。
原審法院
認定:2011年4月至9月期間,原告經(jīng)被告介紹陸續(xù)給建筑商崔福順、張文超供應水泥,貨款通過被告及二人部分給付原告后,張文超于同年8月11日給原告出具175,000.00元《欠據(jù)》。
同月19日,張洪江給原告出具《欠據(jù)》,約定日利息200.00元。
同年8月17日至9月21日,原告又給張文超送401.2噸水泥,張文超分五次給付貨款194,000.00元,新發(fā)生欠款26,660.00元,但此筆交易被告未參與,截止同年9月29日,張文超欠原告款合計201,660.00元。
崔福順于同年9月20日給原告出具102,000.00元《欠據(jù)》,后償還了10,000.00元。
同年12月6日,原告找被告催要上述欠款,并將上述三張《欠據(jù)》交給被告,被告給原告出具了317,660.00元《欠據(jù)》。
此后,崔福順又給付10,000.00元,實際欠款數(shù)為307,660.00元(其中:張文超175,000.00元,四個月利息24,000.00元。
張文超后期欠款26,660.00元,崔福順82,000.00元)。
自此,張文超、崔福順所負還款義務轉移給被告,原告未表示異議。
原告多次索要,被告未給付。
原審法院
認為:合法的債權應予保護,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欠款的訴訟請求,理由正當,證據(jù)充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 ?規(guī)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jīng)債權人同意”。
張文超、崔福順給原告出具《欠據(jù)》后,原告將欠據(jù)交給被告,被告給原告出具《欠據(jù)》確認了欠款數(shù)額,應視為被告知道上述二人的欠款由其償還的事實,對其未參與的欠款26,660.00元及利息,被告在簽字時并未提出異議,應視為同意,故張文超、崔福順所負還款義務轉移給被告,債權人未提出異議,該債務轉移合法有效。
原告向被告主張權利并無不當。
欠款組成的利息部分,由于約定利息為日200.00元,超出法律保護的上限,應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保護,計13,066.00元,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第二款 ?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黃某某給付李某某欠款283,660.00元,利息13,066.00元,合計296,726.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二、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065.00元,保全費2,108.00元,由被告黃某某負擔。
黃某某上訴稱:一審認定事實不清。
上訴人在一審中對《欠據(jù)》不認可為其出具,且有《付款記錄》、《收款憑證》、肖榮蘇的證言及被上訴人的自認相佐證,一審法院
未予以采信,導致認定事實錯誤;一審審判程序違法。
一是遺漏債務轉讓人,造成案件的基本事實認定不清;二是上訴人在一審中要求司法鑒定,但一審負責鑒定委托工作的工作人員告之需要交納50,000.00元鑒定費,因數(shù)額太高,上訴人要求直接向鑒定機構交納,被一審拒絕,七個月后,鑒定申請被退回。
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李某某的訴訟請求。
李某某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原判決應予維持。
本院認為,黃某某將張文超、崔福順給李某某出具的三張《欠條》收回,然后給李某某出具《欠據(jù)》,視為李某某同意張文超及崔福順所欠水泥款的債務轉移給黃某某,該債務應當由黃某某履行給付義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 ?關于債務轉移的規(guī)定,故黃某某主張其不欠李某某水泥款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黃某某在原一審中對《欠據(jù)》中其簽字的真實性未提出異議,僅對內容有異議,并不要求鑒定。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jù),人民法院
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
”重審中,黃某某對其簽名予以否認,但未舉示足以推翻對乙方不利的事實證據(jù),故其關于原審認定事實錯誤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關于應否追加張文超、崔福順為當事人問題。
原主債務人之一的張銳(崔福順的合伙人)在原一審中已經(jīng)出庭作證,黃某某并未提出異議,亦未申請法院
追加張文超和崔福順為當事人,在重審時亦未提出追加當事人,故其申請追加上述二人為本案當事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
關于鑒定問題。
黃某某在原一審中,對《欠據(jù)》上的簽名無異議,僅對內容有異議,但其不申請鑒定。
在重審中,黃某某申請鑒定,原審法院
同意進行鑒定,并且辦理了相關手續(xù),但黃某某拒不繳納鑒定費用,導致鑒定不能進行,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應由黃某某承擔,故黃某某稱原審不同意鑒定的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審判程序合法,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原審判決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50.00元,由上訴人黃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黃某某將張文超、崔福順給李某某出具的三張《欠條》收回,然后給李某某出具《欠據(jù)》,視為李某某同意張文超及崔福順所欠水泥款的債務轉移給黃某某,該債務應當由黃某某履行給付義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 ?關于債務轉移的規(guī)定,故黃某某主張其不欠李某某水泥款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黃某某在原一審中對《欠據(jù)》中其簽字的真實性未提出異議,僅對內容有異議,并不要求鑒定。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jù),人民法院
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
”重審中,黃某某對其簽名予以否認,但未舉示足以推翻對乙方不利的事實證據(jù),故其關于原審認定事實錯誤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關于應否追加張文超、崔福順為當事人問題。
原主債務人之一的張銳(崔福順的合伙人)在原一審中已經(jīng)出庭作證,黃某某并未提出異議,亦未申請法院
追加張文超和崔福順為當事人,在重審時亦未提出追加當事人,故其申請追加上述二人為本案當事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
關于鑒定問題。
黃某某在原一審中,對《欠據(jù)》上的簽名無異議,僅對內容有異議,但其不申請鑒定。
在重審中,黃某某申請鑒定,原審法院
同意進行鑒定,并且辦理了相關手續(xù),但黃某某拒不繳納鑒定費用,導致鑒定不能進行,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應由黃某某承擔,故黃某某稱原審不同意鑒定的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審判程序合法,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原審判決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50.00元,由上訴人黃某某負擔。
審判長:周志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