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李某某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南支行銀某某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原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武漢市漢南區(qū)人,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漢欣,武漢市漢陽區(qū)洲頭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南支行,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紗帽街漢南大道220號。
法定代表人:林濤,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旸,湖北民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某訴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南支行(簡稱漢南支行)銀某某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8日立案。原告立案時提交了公民身份證,被告應訴后提交了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2月15日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漢欣、被告法定代表人林濤及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旸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訴稱,原告在被告漢南支行處辦有一張卡號為62×××80芯片儲蓄卡,原告未開通網上及手機支付功能。2015年6月14日,原告在被告處ATM機上取現(xiàn)金3000元,余額還剩2.1萬元。當月24日,原告再取錢時,發(fā)現(xiàn)余額只有一百多元。原告向被告反映情況后并報警。原告認為被告有義務保護儲戶存款安全,被告未盡到商業(yè)銀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保護儲蓄存款安全的義務,因此,要求被告解決問題,被告則要求原告起訴解決。原告向本院起訴,要求判決被告漢南支行給付原告存款2.1萬元及存款利息,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漢南支行辯稱,被告對原告李某某的訴求不承擔任何損失,事實與理由如下:一是原告在被告處開立的借記卡上的資金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帳,而非從中國銀行提供的電子銀行金融服務渠道支付。因此,原告借記卡上資金被轉賬與是否開通網上支付或手機支付功能無關,原告以未開通上述功能為由向被告索賠被轉走的存款本息不能成立。二是原告借記卡上的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時,被告已經履行法定審驗義務,其資金如被他人盜取,被告不存在任何過錯,也無任何違約行為。根據(jù)2014年中國銀監(jiān)會、中國人民銀行聯(lián)合頒布的《關于加強商業(yè)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yè)務管理的通知》的規(guī)定,“對預留手機號碼且設定短信通知的客戶,商業(yè)銀行應在客戶進行支付時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的手機號碼和銀行預留的手機號碼進行一致性檢驗,通過后方可進行支付。如果銀行已按照前述要求在業(yè)務關聯(lián)時進行了相關信息驗證,確保客戶身份真實可靠,在交易時可以無需再次驗證?!北桓姘丛撘?guī)定進行了客戶身份驗證義務。另外,在互聯(lián)網時代,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外支付,銀行與轉賬人無須面對面,轉賬人于網絡上辦理轉賬時僅需要輸入銀某某號、身份證號碼、手機號以及銀行通過驗證后發(fā)送的動態(tài)驗證碼,即可劃轉借記卡的資金。轉賬人是不是持卡人不會影響資金劃轉,如果持卡人未保護好自己的賬戶信息與密碼或驗證碼,而被他人盜取造成損失,其后果應由持卡人承擔或盜取人承擔。據(jù)此,應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原告李某某為支持自己訴訟請求,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李某某持有的中國銀行62×××80借記卡。證明李某某在漢南支行開戶辦理了個人活期存款儲蓄。擬證明在2015年6月14日,原告在該借記卡上支取3000元后,尚有存款余額21712.410元。
證據(jù)二,中國銀行新線存款歷史交易明細清單。記載上述借記卡在2015年6月15日轉賬10000元,6月16日消費6040元、2860元,6月17日消費1260元、1410元,轉賬和消費共計人民幣21570元,擬證明借記卡內的21570元存款被轉賬和消費。
證據(jù)三,客戶交易流水查詢答復。原告李某某向漢南支行反映上述借記卡內存款21570元不是本人交易后,漢南支行經過辦理查詢手續(xù)給予李某某的答復。答復內容有,一是李某某上述借記卡內21570元被劃走的具體時間和金額,即2015年6月15日13.31分轉出10000元;6月16日13.47分消費或網付6040元,16.03分消費或網付2860元;6月17日01.31分消費或網付1260元,01.31分消費或網付1410元。二是交易的商戶、收單情況,即查詢到商戶編號104110545111168,商戶名稱北京藝龍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收單銀行為中行北京分行全渠道直聯(lián)P0S(與銀聯(lián)合作的)終端號為01080209。擬證明原告借記卡內21570元被他人轉賬、消費,漢南支行負有審驗把關錯誤賠償損失責任。
證據(jù)四,訂購機票明細表。記載原告借記卡內被劃走21570元中,有11570元通過北京藝龍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訂購了何蘭容、潘長惠、宋朝加、胥渙XUAN、付寶紅、馬玉娟、劉小琴、趙明等8人的機票,擬證明漢南支行對原告借記卡未盡到安全保護義務,導致原告借記卡內存款被陌生的、無關人員消費,漢南支行應當承擔原告損失。
證據(jù)五,受案回執(zhí)及證明。2015年7月6日,武漢市公安局漢南區(qū)分局紗帽派出所向原告李某某出具受案回執(zhí),對原告于2015年7月6日報稱信用卡被盜刷案進行了受案登記,受案登記表文號為南公(紗)案字【2015】號。2015年10月21日紗帽派出所出具證明,證明原告就其借記卡內上述存款被轉出進行了報案。擬證明原告李某某就其上述借記卡內相應存款被他人轉走和消費向公案機關報案,公安機關進行受案登記。
被告漢南支行為支持其答辯意見,同樣提交了以上證據(jù)二、證據(jù)三、證據(jù)四,且該三組證據(jù)也是在原告向被告反映和查詢借記卡存款被轉走情況時,被告核查后提交給原告的。該三組證據(jù)證明了李某某借記卡內相應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事實。擬證明原告借記卡內相應存款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消費或網付時,被告盡了客戶審驗義務,被告不承擔賠償原告相應損失責任。
被告漢南支行認為原告李某某對自己賬戶信息有可能使用不當造成存款被轉賬,申請本院向電信單位調查李某某153××××0008銀行預留手機號在2015年6月14日至6月17日的手機短信記錄。本院進行了查詢。
證據(jù)六,2015年12月11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紗帽營業(yè)廳出具的證明。內容為,李某某153××××0008手機在2015年6月14日至6月17日的短信記錄,因超出查詢系統(tǒng)所存半年時間,故無法打印和提供任何通話詳單和短信詳單。擬證明李某某預留手機號關于其借記卡內存款被劃轉的相關信息反饋情況。
本院于2016年11月29日依職權還對北京藝龍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北京藝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相應的調查。
證據(jù)七,北京藝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根據(jù)李某某借記卡在藝龍查詢到相關機票訂單信息。該“機票訂單信息”記載李某某借記卡內的11570元在2015年6月16日到17日以四筆訂單給何蘭容、潘長惠、宋朝加、胥渙XUAN、付寶紅、馬玉娟、劉小琴、趙明等8人訂購了機票,機票訂單號、機票交易金額、起飛時間、起飛地點及到達的目的地,及該8人的身份證信息。經與航空公司和國際航協(xié)確認,以上訂單乘客有實際乘機,且訂單都已經完成正常結算。擬映證證據(jù)二、證據(jù)三。
以上證據(jù),經庭審質證,原、被告雙方對證據(jù)的真實性不持異議,均為有效證據(jù)。雙方的質證意見相反,原告李某某及代理人認為,根據(jù)《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某某業(yè)務管理的通知》第一條,《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加強銀某某安全管理預防和打擊銀某某犯罪的通知》(六)、《電子銀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中國銀監(jiān)會關于加強電子銀行客戶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三條等相關規(guī)定,銀行對持卡客戶開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及其他支付等非柜面業(yè)務的,應當審驗客戶身份證明等有效文件;未經持卡人書面申請上述支付業(yè)務且未經銀行審驗確認的,銀行對發(fā)生上述支付業(yè)務應承擔風險責任。本案原告借記卡內的上述存款并非自己消費,在原告未開通上述支付功能的情形下,被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消費或網付,被告漢南支行應不得允許第三方支付平臺從原告借記卡扣劃資金,由于被告漢南支行沒有履行支付功能安全和支付渠道安全義務,因此,發(fā)生上述支付所造成原告的損失應由被告承擔。同時,商業(yè)銀行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客戶信息安全,加強電子資金轉移和支付環(huán)節(jié)的身份識別管理。銀行、客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發(fā)生支付業(yè)務時,原則上應由賬戶所在銀行完成電子資金轉移與支付交易的安全認證,交易安全認證應采取多重認證的方式進行,即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身份信息、客戶信息認證,銀行與客戶身份信息、客戶信息認證,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關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業(yè)務和客戶信息、身份信息的全面認證;對不具備雙(多)因素驗證方式認證條件的客戶,其任何賬戶不得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建立業(yè)務關聯(lián)。本案中原告借記卡發(fā)生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消費或網付,是完全缺失對原告的身份信息、客戶信息多重認證情形下發(fā)生的,即便是上當受騙,也是被告漢南支行上當受騙,責任應由被告承擔。綜上,應由被告漢南支行承擔原告上述存款的本息損失。
被告漢南支行質證后堅持其在本案中的答辯意見,被告漢南支行因此還提出,本案原告李某某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公案機關已經登記受案,故應由公安機關偵查查明相關真相情況,在公安機關未偵查查明原告借記卡是否為被盜刷等相關真相情況下,若不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本案也應當中止審理。
庭審中,對原告李某某借記卡內存款被轉賬、消費或網付事實,原告承認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被告有具體過錯行為,被告也承認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原告有具體過錯行為。
對以上證據(jù)的證明對象和證明效力,本院綜合論證采信。
本院審理查明,原告李某某于2011年6月23日,向被告漢南支行提交了身份證,預留了153××××0008手機號碼,在漢南支行開戶辦理了個人活期存款儲蓄,持有開戶行漢南支行、賬戶李某某、賬號中國銀行62×××80借記卡(長城工薪卡.銀聯(lián)),具有憑密碼的通存通兌功能,辦理了短信提醒服務,但沒有開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等服務功能。2015年6月14日,原告李某某持該借記卡在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薇湖支行設置的ATM機上支取3000元后,尚有存款余額21712.410元。同年6月24日,原告李某某在ATM機上取款時,發(fā)現(xiàn)借記卡內余額只有140元,有21000余元的存款“不翼而飛”。原告隨即向被告漢南支行反映。
經漢南支行辦理相關查詢手續(xù),漢南支行提交了原告李某某借記卡內存款在同年6月14日至6月17日的存款轉賬、消費或網付的流水賬,即“中國銀行新線存款歷史交易明細清單”記載李某某借記卡在2015年6月15日一筆轉賬10000元,6月16日消費網付兩筆6040元、2860元,6月17日消費或網付兩筆1260元、1410元,轉賬、消費或網付五筆共計人民幣21570元?!翱蛻艚灰琢魉樵兇饛汀备鼮榫唧w,即原告李某某借記卡內21570元被劃走的具體時間和金額:2015年6月15日13.31分轉出10000元;6月16日13.47分消費或網付6040元,16.03分消費或網付2860元;6月17日01.31分消費或網付1260元,01.31分消費或網付1410元。以上李某某存款21570元,均是通過與商業(yè)銀行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快錢支付與財富通)分五次轉賬、消費或網付。交易的商戶、收單情況,即商戶編號104110545111168,商戶名稱北京藝龍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收單銀行為中行北京分行全渠道直聯(lián)P0S(與銀聯(lián)合作的)終端號為01080209。
其中有四筆即上述2015年6月16日到6月17日的四筆合計人民幣11570元,通過北京藝龍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北京藝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訂購了何蘭容、潘長惠、宋朝加、胥渙XUAN、付寶紅、馬玉娟、劉小琴、趙明等8人的機票。該8人均辦理了相應的乘機手續(xù)和實際乘機到達相應的目的地。該四筆訂單完成了正常結算。
李某某遂向漢南支行提交了書面退款申請,希望漢南支行能協(xié)助將上述款項追退回來,但未能追回。
2015年6月24日,原告李某某將借記卡內經上述轉賬、消費或網付后僅剩的存款余額140元取出。
2015年7月6日,原告李某某以借記卡內上述存款被人盜刷為由,向武漢市公安局漢南區(qū)分局紗帽派出所報案,該所于當日向李某某出具受案回執(zhí),對原告于2015年7月6日報稱信用卡被盜刷案進行了受案登記,受案登記表文號為南公(紗)案字[2015]號。
本案爭議的焦點,1、原告李某某借記卡內21570元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消費或網付,在雙方都不能證明對方有具體過錯行為的情形下,責任由誰承擔?2、原告李某某對借記卡內存款“不翼而飛”事實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受理登記,尚未有是否“盜刷”的基本定性,本案是否中止審理?

本院審理認為,原告李某某持有的中國銀行62×××80借記卡。在2015年6月15日至6月17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分五次轉賬、消費或網付共計人民幣21570元事實成立。其中,6月15日轉賬的人民幣10000元無證據(jù)證明其用途及去向,6月16日和17日分為四次網付的共計人民幣11570元,為不同省份及城市的8人訂購了機票,且完成了乘務及結算。
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李某某自主轉賬、消費和網付上述存款,從李某某向銀行查詢、提交退款申請以及向公安機關以借記卡被盜刷之由報案等行為來看,李某某在自證和主張上述存款不是自主轉賬、消費或網付。但也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李某某上述轉賬、消費或網付不是李某某自主而為。
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原告李某某和被告漢南支行對上述轉賬、消費或網付有過錯,原、被告雙方也不能互證對方有過錯。
因此,針對李某某借記卡內上述存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消費或網付事實,原告李某某對自己的訴求、被告漢南支行對自己的答辯分別負有舉證不力的責任。
原告舉證不力的責任,原告在2015年6月14日持借記卡在ATM機上取款3000元后,借記卡內尚有存款余額21712.410元,在隨后的6月15日至6月17日發(fā)生了共五筆合計21570元的轉賬、消費或網付,若非原告李某某自主而為,李某某直到6月24日才發(fā)現(xiàn),作為借記卡持有人,對自己借記卡內存款動態(tài)關注不夠,失去了最佳舉證時間,導致相關取證陷入困境,因此,原告李某某對自己的訴求應自負舉證不力的一定責任;被告漢南支行在原告借記卡發(fā)生上述轉賬、消費或網付時,進行客戶信息、身份信息的審驗,但不能提交審驗過程和行為的具體信息資料,導致不能核查其負有的客戶信息、身份信息審驗義務是否全面,因此,被告漢南支行對自己的答辯意見應自負舉證不力的一定責任。
本院依職權調查取證取得的證據(jù)七,即北京藝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根據(jù)李某某借記卡在藝龍查詢到相關機票訂單信息。該“機票訂單信息”記載李某某借記卡內的11570元在2015年6月16日到17日以四筆訂單給何蘭容、潘長惠、宋朝加、胥渙XUAN、付寶紅、馬玉娟、劉小琴、趙明等8人訂購了機票,機票訂單號、機票交易金額、起飛時間、起飛地點和到達目的地,及該8人的身份證信息。經與航空公司和國際航協(xié)確認,以上訂單乘客有實際乘機,且訂單都已經完成正常結算。該證據(jù)目前反映為李某某借記卡的正常消費或網付,即借記卡內11570元所對應網絡交易有名有姓有身份證明,有具體的已經完成的乘務,且進行網上訂購結算時不受持卡人所在地域限制和柜面業(yè)務限制,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原告李某某自主而為,故原告李某某對該交易非自主而為的訴求負有舉證不力的責任;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二、證據(jù)三中,關于2015年6月15日原告借記卡內轉賬的10000元,反映了轉賬金額、轉賬時間及轉賬事實,但沒有反映該款轉賬用途及去向,因此,不能證明是否為正常轉賬,被告漢南支行作為金融機構掌握著資金流水渠道及去向的主動權,應具備提交相關證據(jù)的能力,被告未能提交,故被告漢南支行應對該筆轉賬負有舉證不力的責任。
當事人對所主張的訴辯承擔舉證不力的后果。
原、被告雙方在代理意見、答辯意見中,雙方均根據(jù)本案案情、結合金融機構、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業(yè)務的法律、法規(guī)中相關程序性及相關權利義務性的規(guī)定,相互論辯全部歸責對方;由于雙方所結合的法律法規(guī)中程序性及權利義務性的相關規(guī)定是針對金融機構、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業(yè)務具有普遍操作性與約束性的規(guī)定,單就相關規(guī)定而言,原、被告雙方所持的依據(jù)都是正確的,但在雙方互有舉證不力、相關歸責意見缺乏客觀事實真相支撐的情形下,相互進行全部歸責對方的論辯意見則不能成立。
關于原告李某某向公案機關報案,本案所涉的上述存款是否為“盜刷”,尚未有結論是否影響本案審理定性的問題,從公民與金融機構儲蓄存款業(yè)務特有權利義務關系來看,儲戶擁有存款的處置權受法律保護,金融機構應當保證儲戶行使處置權。原告李某某上述21570元的存款從2015年6月24被發(fā)現(xiàn)發(fā)生網上轉賬、消費或網付后,在被告不能全部有效證明為原告自主而為的情形下,原告已不能正常行使該存款的處置權,且原告李某某與被告漢南支行就該賬戶賬號的存款處置并無其他特別權利義務關系約定,亦無其他法律禁止處置的情形,被告漢南支行因此在排除了舉證證明不為自己負責的義務后,對不能舉證證明自己沒有責任的義務,應保證原告行使相應存款的處置權,故原告的報案尚無結果的情形下,并不影響原告對相應存款行使處置權和主張權。且原告報案的目的除了保護自己存款權利外,也是對被漢南支行是否被非法侵入保護,被告漢南支行應當積極配合。因此,原告的報案在尚無結論的情形下,不影響本案審理。另外,原、被告就該存款報案在以后有結論或原、被告雙方有新證據(jù)證明能排除自己的責任后,可依法另行維權,與現(xiàn)有證據(jù)、現(xiàn)有案情的條件下審理本案并不沖突。
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南支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李某某存款本金人民幣10000元及存款利息(存款利息自2015年6月15日起至該存款本金付清之日止)。
二、駁回李某某要求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南支行支付已用于訂購機票的存款人民幣11570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25元由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漢南支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雙方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勝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張本戰(zhàn)
審判員 劉友保
審判員 楊華珍

書記員: 沙瑩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