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被告:宋紅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蕪湖市。
被告:邱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茹榮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宋紅某、邱某、茹榮偉保證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被告邱某、茹榮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宋紅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三被告共同支付擔保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20萬元;2、三被告共同支付律師調(diào)查費3,0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6年3月、4月向上海皋鑫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皋鑫公司”)投資20萬元,具體投資過程與(2017)滬0101民初XXXX號民事判決書中所寫過程一致。三被告都是P2P理財金融傳銷頭目,以高息為誘餌,誘騙原告以拉人頭方式進行投資,原告是傳銷組織金字塔的最底層,三被告均為原告上線,原告的父母是由原告拉入傳銷組織的真正投資人。投資過程中,原告要求三被告分別出具《擔保函》,三被告均承諾為原告向皋鑫公司投資的20萬元作擔保,如該公司違約,三被告先行為原告墊付本金和利息,由三被告回購原告?zhèn)鶛?,將債權轉到三被告名下?,F(xiàn)皋鑫公司未按約返還投資款20萬元,三被告應承擔保證責任,先行回購原告的投資款20萬元,再由三被告自行找皋鑫金融的負責人張之華催討債務。因與三被告協(xié)商不成,故原告起訴來院,要求判如所請。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工商銀行借記卡歷史明細清單一份、《回購協(xié)議》復印件三份、收款確認函復印件三份、宋紅某出具的擔保函原件一份、邱某出具的擔保函復印件一份、茹榮偉出具的擔保函復印件一份、刑事判決書二份、刑事裁定書一份。
被告宋紅某未作答辯。
被告邱某辯稱:被告邱某是上海奮裕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奮裕公司”)的員工,與原告是上下級關系,原告曾自行購買奮裕公司理財產(chǎn)品。被告邱某與皋鑫公司無任何關系,也不認識其負責人張之華,被告邱某從未向原告出具《擔保函》,原告提交的《擔保函》中的簽名明顯不是被告邱某的筆跡。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請法院按照擔保法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判決。
被告邱某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執(zhí)行裁定書一份。
被告茹榮偉辯稱:被告茹榮偉是江映公司的員工,原告投資項目較多,其在江映公司的具體投資情況不清楚。被告茹榮偉與皋鑫公司無任何關系,也不認識其負責人張之華,被告茹榮偉從未向原告出具涉及皋鑫公司、江映公司或其他公司的《擔保函》,原告提交的《擔保函》中的簽名明顯不是被告茹榮偉的筆跡。原告不僅偽造被告茹榮偉關于皋鑫公司的《擔保函》,還曾偽造被告茹榮偉簽署的借條,甚至偽造法院的判決書。原告根本無法提交所謂《擔保函》原件,故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茹榮偉對其主張未提交證據(jù)。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3月,原告李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將案外人張之華訴至本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要求張之華返還借款20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該院于2017年10月19日出具(2017)滬0101民初XXXX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經(jīng)審理查明”內(nèi)容為:2016年3月28日、4月21日、4月29日李某某之父母分別與皋鑫公司簽訂三份“皋鑫金融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合同編號分別為GX00111、GX00155、GX00156。出借金額共計20萬元。簽訂協(xié)議的當日李某某通過銀行轉賬20萬元至皋鑫公司指定賬戶。另查明,張之華系皋鑫公司股東之一。2016年12月1日,張之華出具借條,主要內(nèi)容:張之華因手頭不便,向李某某借款20萬元,并承諾將皋鑫公司出借款轉為個人借款,借期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內(nèi)每月利息4,000元。該案審理中,李寅生、黃海麗即李某某父母表示,其出借皋鑫公司的20萬元,所有權系李某某。該判決書主文為:張之華于該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償還李某某人民幣20萬元,并自2016年6月1日起按月利率2%支付利息至實際清償之日止。該判決書已經(jīng)生效。
2016年12月5日,被告宋紅某出具《擔保函》,內(nèi)容為:宋紅某系皋鑫公司副總經(jīng)理,愿為李某某簽署的皋鑫公司投資《個人出借咨詢服務協(xié)議回購協(xié)議》作擔保,合同編號GX00111、GX00155、GX00156。合同到期本金收益按合同履行,如有違約宋紅某先行為李某某墊付本金和利息回購債權,債權轉到宋紅某名下,宋紅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金20萬元打入李某某銀行借記卡賬戶。
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認可本案涉案20萬元投資款即(2017)滬0101民初XXXX號民事判決書中應由張之華返還給原告的20萬元。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由被告邱某、茹榮偉出具的《擔保函》均系復印件,被告邱某、茹榮偉不認可其真實性,法院無法確定其真實性。即便三被告出具的《擔保函》真實性可以確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jīng)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原告未舉證證明三被告同意債務人皋鑫公司將涉案20萬元投資款債務轉讓給張之華,故原告要求三被告承擔保證責任并支付律師調(diào)查費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宋紅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判決。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李某某要求被告宋紅某、邱某、茹榮偉支付保證金人民幣20萬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二、原告李某某要求被告宋紅某、邱某、茹榮偉支付律師調(diào)查費人民幣3,00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2,360元、公告費人民幣600元,由原告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寧
書記員:桑靜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