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又名王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龔海濱(代理權限:一般代理),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天某(又名李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上訴人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天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曾都民初字第0148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12月2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袁濤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呂丹丹、代理審判員李小輝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6年1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某某,被上訴人李天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李天某訴稱:2012年5月2日,我與被告簽訂了《租車協議書》,協議中約定,我將豫R×××××重型自卸東風大力神后八輪車輛租給被告,租金為每月10000元,從雙方簽訂協議之日起開始計算租金。協議簽訂后,我將車輛交付給被告,至2014年8月2日被告欠我18萬元租金并不返還車輛。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租金18萬元及返還車輛,并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原審被告王某某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依據與事實不符,雙方的租賃協議于2013年5月29日已終止,原告已把車輛開走了,我不存在返還車輛及支付租金,請求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原審查明:2011年11月9日,原告李天某以融資租賃方式從吉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租賃豫R×××××重型自卸東風大力神后八輪車輛1臺。2012年5月2日,原告將豫R×××××重型自卸車風大力神后八輪車輛租賃給被告,雙方簽訂了《協議書》,協議約定:租金每月1萬元,從簽字之日起計租,被告應保障車輛正常運轉及維修,從出門(原告居住地)至回家(原告居住地)路上的費用由被告自負。協議簽定后,原告將車輛交付給被告,被告將車輛開至內蒙古烏海東風煤礦營運。
另查明,原告與吉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融資租賃合同發(fā)生糾紛,2014年1月9日,吉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該車輛收回。被告自2012年5月2日至2014年1月9日租賃原告的車輛為20個月零七日,應支付原告租金202333元,已支付9萬元,被告尚欠原告租金112333元未付。為此,原告訴至法院。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車輛租賃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沒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被告應按協議約定支付原告租金,故原告請求被告支付租賃費,予以支持。關于租金數額,原、被告簽訂租車協議的時間為2012年5月2日,原告訴稱截止到2014年8月2日被告共欠租金18萬元,即從被告租車之日起至訴稱截止時間止為27個月,每月租金1萬元,應付租金27萬元,由此足以說明被告已付原告租金9萬元。又因該車已于2014年1月9日被所有權人吉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回,故其租金應計算至該車被收回之日止即20個月零7天,應付租金202333元,扣減已付9萬元,實際尚欠租金112333元。同時,豫R×××××重型自卸東風大力神后八輪車輛已被吉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收回,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返還該車輛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被告辯稱雙方已于2013年5月29日終止合同及同時將車輛交付給原告的意見,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二百一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王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支付原告李天某車輛租賃費112333元。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900元,保全費1400元,合計5300元,由原告李天某負擔1500元,被告王某某負擔3800元。
經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屬實。
另查明,上訴人王某某于2013年5月29日在涉案協議書注明“本合同已終止,王勇,2013年5月29日?!北簧显V人李天某于涉案協議書簽訂的當日在其住所地向上訴人王某某交付涉案租賃車輛。2014年1月29日,上訴人王某某向被上訴人李天某支付1萬元的涉案車輛租金。上訴人王某某在一審中提交了吉運集團隨州地區(qū)業(yè)務員呂國強、常振中工程隊員工馬科全以及其他車主洪永和、陳超軍等人的證言。
本院認為:首先,依據涉案租賃協議書的約定“從簽字之日起計租,被告應保障車輛正常運轉及維修,從出門至回家路上的費用由被告自負”,上訴人王某某應在被上訴人李天某的住所地返還涉案車輛,上述協議書的終止日期為涉案車輛的返還之日。而截止2014年1月9日,吉運集團公司收回涉案車輛,上訴人王某某未依約向被上訴人李天某返還涉案車輛,故原審認定雙方的租賃期間為2012年5月2日至2014年1月9日并無不當。其次,上訴人王某某一、二審均辯稱,雙方已于2013年5月29日協商解除涉案協議書,其還在協議書上注明“本合同已終止”;雙方口頭約定涉案車輛在太原常振中工程隊的工地返還涉案車輛,被上訴人李天某事后從上述工地將涉案車輛開走。經查,上訴人王某某一審中提交了呂國強、馬科全、洪永和、陳超軍等人證言,其中呂國強的證言證明雙方于2013年5月29日對涉案協議書進行了結算,馬科全的證言證明其與被上訴人李天某于2013年6月將涉案車輛從工地開到當地修理廠修理,洪永和的證言證明因涉案車輛欠工程隊的錢,車輛不能開出工程隊,其幫忙協調,由馬科全于2013年6月將涉案車輛從工地開到當地修理廠修理,陳超軍的證言證明其聽說上訴人王某某向被上訴人李天某通過銀行匯過錢,并于2014年1月幫忙上訴人王某某向被上訴人李天某轉交了1萬元,但呂國強未出庭作證,其證言亦無其他證據佐證;雖然馬科全與洪永和的證言相互印證,但兩人證言僅能證明馬科全將涉案車輛由工程隊開到當地修理廠修理,不能證明被上訴人李天某當時已實際控制涉案車輛,卻印證了被上訴人李天某的陳述“上訴人王某某不支付租金,也不返還車輛,只好去工地尋找涉案車輛。因涉案車輛差工程隊的錢,不能開走,只好起訴上訴人王某某”;陳超軍的主要證言不具有證明力,故原審未采信呂國強、馬科全、洪永和的證言以及陳超軍的主要證言并無不當。上訴人王某某雖然于2013年5月29日在協議書上注明“本合同已終止”,但是其未提交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李天某當時同意終止涉案協議書,也未提交充分的證據證明雙方口頭約定涉案車輛在太原常振中工程隊的工地返還。另外,上訴人王某某上訴稱除雙方認可的9萬元租金外,其還支付了1萬元租金,但被上訴人李天某予以否認,上訴人王某某亦未提交證據予以證明。綜上,上訴人王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審理期限過長,但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得當,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625元由上訴人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袁 濤 審 判 員 呂丹丹 代理審判員 李小輝
書記員:石繼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