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肇州縣紀檢委干部,住肇州縣。
委托代理人:閆曉峰,系黑龍江司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邵國賢,男,1949年出生,漢族,職業(yè)退休干部,現(xiàn)住肇州縣。
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肇州縣肇州鎮(zhèn)民主街清華街61號。
法定代表人:張春輝,職務: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強,系黑龍江海天慶城(大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3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閆曉峰、邵國賢、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春輝及委托代理人李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被告履行2016年4月29日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立即向原告交付23套回遷住宅樓(總建筑面積2149.91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9層、10層東門共2套、育欣家園小區(qū)2號樓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7層、8層、9層、10層、11層西門共5套),向原告交付地下車庫共5個(總建筑面積為100.77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地下車庫1個,位置在C橫軸至D橫軸間的4縱軸至5縱軸范圍內,面積為32.8平方米;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地下車庫4個,位置在4-1-L橫軸至4-1-E橫軸間的4-1-1縱軸至4-1-11縱軸范圍內),向原告交付一層車庫6個(總建筑面積為142.45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一層車庫,1-0A橫軸至1-C橫軸間的1-11縱軸至1-17縱軸、1-20縱軸至1-22縱軸、1-25縱軸至1-29縱軸范圍內)。(以上房屋總價值為9,227,225元)二、判決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6年,原告位于肇州鎮(zhèn)××街(××北,距西環(huán)南路中心線125米的臨街二層商服樓被拆遷,拆遷用地由被告開發(fā)建設育欣家園小區(qū),原告被拆遷的房屋為磚混結構,室內有裝修,正門為黑色鋼門和黑色門斗,窗戶為單層雙玻璃塑鋼,一層高3.60米,二層高3.30米,屋面為鋼結構藍色彩板,原出租開辦宴賓樓飯店,建筑面積610.72平方米。2016年4月2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第二條約定了補償安置房屋的具體情況。補償安置的商服樓在被拆遷建筑物所在地位置(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一層臨街(清華街)路北南向商服樓,建筑面積313.43平方米;補償安置的住宅樓總建筑面積2149.91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9層、10層東門共2套、育欣家園小區(qū)3#樓3-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三單元7層、8層、9層、10層、11層西門共5套;補償安置的地下車庫共5個,總建筑面積為100.77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地下車庫1個,位置在C橫軸至D橫軸間的4縱軸至5縱軸范圍內,面積為32.8平方米;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地下車庫4個,位置在4-1-L橫軸至4-1-E橫軸間的4-1-1縱軸至4-1-11縱軸范圍內;補償安置一層車庫6個,總建筑面積為142.45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一層車庫,1-0A橫軸至1-C橫軸間的1-11縱軸至1-17縱軸、1-20縱軸至1-22縱軸、1-25縱軸至1-29縱軸范圍內。以上商服、住宅、車庫補償安置總面積共計2706.56平方米。另行約定補償現(xiàn)金60萬元,已于2016年4月29日給付。按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的約定,被告應當在2016年12月30日前交付上述補償安置樓房。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簽訂后,在縣政府的干預下,被告僅向原告交付了313.43平方米的商服樓,至于其他住宅樓和車庫一直未能交付。現(xiàn)育欣家園小區(qū)早已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實際投入使用。
被告開發(fā)建設的育欣家園小區(qū),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1#樓,被告重新編號為7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3#樓3-1,被告重新編號為2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4#樓4-1,被告重新編號為1號樓。
2017年,被告以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等撤銷原由,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撤銷,案件經過一、二審法院審理后,均認定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并駁回了被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且又被一、二審法院依法裁判確認。被告應當按照協(xié)議的約定,向原告交付回遷的住宅樓和車庫,由于被告拒不交付,已嚴重違約,現(xiàn)原告起訴,要求被告履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的義務,向原告交付相應的回遷住宅樓和車庫,希望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辯稱,雖然原、被告雙方簽訂了拆遷協(xié)議,但該協(xié)議明顯不合理,顯失公平,原告產權證僅610.72平方米,卻置換了被告商服313.43平方米,住宅樓2149.91平方米,車庫243.22平方米,現(xiàn)金60萬元,置換比例高達1:8.根據(jù)合同法解釋二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轉讓價格高于市場交易價格30%的屬于明顯不合理高價,我方要求降低到法定標準,現(xiàn)涉案房屋存在沒有轉賣第三人,原告的訴訟請求不應支持。
在審理中,原告出示證據(jù):
一、出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復印件一份,證明:2016年4月2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第二條約定了補償安置房屋的具體情況。補償安置的商服樓在被拆遷建筑物所在地位置(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一層臨街(清華街)路北南向商服樓,建筑面積313.43平方米;補償安置的住宅樓總建筑面積2149.91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9層、10層東門共2套、育欣家園小區(qū)3#樓3-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三單元7層、8層、9層、10層、11層西門共5套;補償安置的地下車庫共5個,總建筑面積為100.77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地下車庫1個,位置在C橫軸至D橫軸間的4縱軸至5縱軸范圍內,面積為32.8平方米;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地下車庫4個,位置在4-1-L橫軸至4-1-E橫軸間的4-1-1縱軸至4-1-11縱軸范圍內;補償安置一層車庫6個,總建筑面積為142.45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一層車庫,1-0A橫軸至1-C橫軸間的1-11縱軸至1-17縱軸、1-20縱軸至1-22縱軸、1-25縱軸至1-29縱軸范圍內。以上商服、住宅、車庫補償安置總面積共計2706.56平方米,被告應當在2016年12月30日前交付上述補償安置樓房。經質證,被告稱對真實性無異議,但該協(xié)議約定的回遷比例明顯不合理,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
二、出示出示育欣家園平面坐標圖一份、育欣家園4-1#三至十二層住宅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4-1#、4-2#單元大樣圖2份、育欣家園4#樓2.700標高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4#樓±0.000標高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1#樓五至十二層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1#樓單元戶型圖1份、育欣家園1#樓±0.000標高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3#樓±0.000標高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3-1#樓四至十一層住宅平面圖1份、育欣家園3-1#樓單元大樣圖1份。證實:上述圖紙均是原告與被告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的附圖,上述圖紙為被告提供,均加蓋了被告的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簽名。主要證明:1、育欣家園平面坐標圖能夠證實原告與被告在簽訂安置補償協(xié)議時,育欣家園1號樓稱為1區(qū)1號樓,在小區(qū)平面圖的西北角,育欣家園3-1號樓稱為3區(qū)3-1號樓,在小區(qū)平面圖的西南角,育欣家園4-1號樓稱為4區(qū)4-1號樓,在小區(qū)平面圖的東南角;1、回遷的商服樓在育欣家園4#樓2.700標高平面圖中有明確的標注;2、回遷的住宅樓在育欣家園4-1#三至十二層住宅平面圖、育欣家園4-1#、4-2#單元大樣圖、育欣家園1#樓五至十二層平面圖、育欣家園1#樓單元戶型圖、育欣家園3-1#樓四至十一層住宅平面圖、育欣家園3-1#樓單元大樣圖中均有明確的標注;3、回遷的一層車庫和地下車庫在育欣家園1#樓±0.000標高平面圖、育欣家園4#樓±0.000標高平面圖中均有明確的標注。經質證,被告稱對真實性無異議,但該圖紙僅是房屋前期的圖紙,具體的位置應以規(guī)劃部門規(guī)劃的具體的位置為準。
三、出示(2017)黑0621民初822號民事判決書、(2017)黑06民終2543號民事判決書復印件各一份,證明2017年,被告以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等撤銷原由,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撤銷,案件經過一、二審法院審理后,均認定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并駁回了被告的訴訟請求。經質證,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該兩份判決書我方已向省高院申請再審,目前正在省高院審理中,我方不認可該兩份判決書。
四、出示(2018)黑民申1184號民事裁定書復印件一份,證實上一組證據(jù)中一二審判決被告不服申請再審,省高院于2018年7月3日下達了民事裁定書,駁回了被告的再審申請。經質證,被告對真實性無異議。該裁定書我方將向最高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
五、出示錄像光盤1張(包括兩段錄相),錄相時間為2018年5月24日,主要證明,被告開發(fā)的育欣家園已經交付使用,該小區(qū)房屋具備交付的條件。還證明被告開發(fā)建設的育欣家園小區(qū),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1#樓,被告重新編號為7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3#樓3-1,被告重新編號為2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4#樓4-1,被告重新編號為1號樓。經質證,被告稱該小區(qū)已經部分房屋交付使用,對于原告協(xié)議中的房屋,客觀上已可以交付使用,但是我方不認可協(xié)議中約定的回遷比例。
被告出示證據(jù):
一、出示房屋拆遷協(xié)議書復印件77份,證實被告所開發(fā)的小區(qū)對于回遷戶的回遷比例一般為1:1,最高的僅為1:1.5。原告協(xié)議的比例1:7明顯不合理。經質證,原告稱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因為該組證據(jù)是復印件沒有加蓋建設的印章,原告無法核實其真實性,另外,該證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按原、被告簽訂的安置協(xié)議書的時間,并依據(jù)國有土地征收條例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補償?shù)膬r值要不低于被拆遷房屋當時的市場價值。而且安置補償協(xié)議是以協(xié)商為準,因此,該組證據(jù)不能否定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安置回遷協(xié)議書的合同效力和法律效力。該份證據(jù)不能作為本案的證據(jù)使用,理由是這份證據(jù)對抗不了一二審和省高院的裁定。
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及相關證據(jù),本院認定的事實如下:2016年,原告位于肇州鎮(zhèn)××街(××北,距西環(huán)南路中心線125米的臨街二層商服樓被拆遷,拆遷用地由被告開發(fā)建設育欣家園小區(qū),原告被拆遷的房屋為磚混結構,室內有裝修,正門為黑色鋼門和黑色門斗,窗戶為單層雙玻璃塑鋼,一層高3.60米,二層高3.30米,屋面為鋼結構藍色彩板,原出租開辦宴賓樓飯店,建筑面積610.72平方米。2016年4月2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第二條約定了補償安置房屋的具體情況(回遷明細表)。補償安置的商服樓在被拆遷建筑物所在地位置(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一層臨街(清華街)路北南向商服樓,建筑面積313.43平方米;補償安置的住宅樓總建筑面積2149.91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9層、10層東門共2套、育欣家園小區(qū)3#樓3-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東數(shù)第三單元7層、8層、9層、10層、11層西門共5套;補償安置的地下車庫共5個,總建筑面積為100.77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地下車庫1個,位置在C橫軸至D橫軸間的4縱軸至5縱軸范圍內,面積為32.8平方米;育欣家園小區(qū)4#樓4-1地下車庫4個,位置在4-1-L橫軸至4-1-E橫軸間的4-1-1縱軸至4-1-11縱軸范圍內;補償安置一層車庫6個,總建筑面積為142.45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1#樓一層車庫,1-0A橫軸至1-C橫軸間的1-11縱軸至1-17縱軸、1-20縱軸至1-22縱軸、1-25縱軸至1-29縱軸范圍內。以上商服、住宅、車庫補償安置總面積共計2706.56平方米。另行約定補償現(xiàn)金60萬元,已于2016年4月29日給付。按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的約定,被告應當在2016年12月30日前交付上述補償安置樓房。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簽訂后,在縣政府的干預下,被告僅向原告交付了313.43平方米的商服樓,至于其他住宅樓和車庫一直未能交付?,F(xiàn)育欣家園小區(qū)早已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實際投入使用。
被告開發(fā)建設的育欣家園小區(qū),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1#樓,被告重新編號為7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3#樓3-1,被告重新編號為2號樓;在規(guī)劃圖紙上的4#樓4-1,被告重新編號為1號樓。
2017年,被告以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等撤銷原由,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撤銷,案件經過一、二審法院審理后,均認定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并駁回了被告的訴訟請求。后被告申請再審,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2018)黑民申1184號民事裁定書,駁回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另查明,涉案房屋被告自認存在,沒有轉賣第三人。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當庭陳述,證據(jù)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6年4月29日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該協(xié)議書已被生效的法律文書確認為合法有效。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原告已經按照該協(xié)議書的約定將涉案房屋交付給被告開發(fā)建設商品樓,已經履行全部履行了該協(xié)議約定義務,沒有違約行為。而被告在該協(xié)議書簽訂后只向原告交付了60萬元補償款及313.4平方米的商服樓,并沒有按照該協(xié)議書約定的內容全部履行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依法成立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內容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被告沒有按照該協(xié)議約定的義務全部履行,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的民事責任,應當按照約定繼續(xù)履行該協(xié)議所約定的義務。故原告請求被告向原告立即支付23套住宅樓及11個車庫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的訴訟請求有理,依法應當支持。被告關于置換比例高于市場價格的抗辯無事實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繼續(xù)履行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向原告交付23套回遷住宅樓及11個車庫。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9層、10層東門共2套、育欣家園小區(qū)2號樓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東數(shù)第四單元8層、9層、10層、11層東西門共8套、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東數(shù)第三單元7層、8層、9層、10層、11層西門共5套),地下車庫共5個(總建筑面積為100.77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地下車庫1個,位置在C橫軸至D橫軸間的4縱軸至5縱軸范圍內,面積為32.8平方米;育欣家園小區(qū)1號樓地下車庫4個,位置在4-1-L橫軸至4-1-E橫軸間的4-1-1縱軸至4-1-11縱軸范圍內),一層車庫6個(總建筑面積為142.45平方米,具體為育欣家園小區(qū)7號樓一層車庫,1-0A橫軸至1-C橫軸間的1-11縱軸至1-17縱軸、1-20縱軸至1-22縱軸、1-25縱軸至1-29縱軸范圍內)。自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履行。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8,195.29元,由被告大慶育欣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曉民
人民陪審員 劉鳳儀
人民陪審員 王波
書記員: 董麗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