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
姜玉華(黑龍江楊志律師事務所)
肇源縣電業(yè)局
邴文超(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
潘朝暉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姜玉華,黑龍江楊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肇源縣電業(yè)局,住所地肇源縣中央大街。
法定代表人趙奎,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邴文超,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潘朝暉,男。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肇源縣電業(yè)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肇源縣人民法院(2015)源民初字第1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交的信訪證明函及個體訪登記表可以證實其到大慶市信訪局進行上訪的事實,本院對此予以確認,但對該組證據(jù)欲證明的其它問題將結合案件事實再予以綜合認定。上訴人提交的錄音光盤系其私自錄制,私自錄音形成的視聽光盤可以作為證據(jù),但一般需要其它證據(jù)予以佐證。該錄音資料中與上訴人欲證明的問題有關聯(lián)的陳述,其中張國華主要陳述為“沒有”、“一次也沒有”等,劉立仲的主要陳述為“我都一點印象沒有了”、“因為你超時了,我們不可能處理了”、“超一年不予處理”等,故上訴人提交的該錄音光盤不能證明其欲證明的問題,本院對該錄音光盤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肇源縣電業(yè)局未向本院提交二審新的證據(jù)。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系勞動爭議糾紛,本案的審理焦點系上訴人主張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補繳各項社會保險、恢復工作的訴請能否支持。
結合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本案的審理焦點及庭審調查,本院評判如下:
一、上訴人雖未按時到法庭參加庭審,但因其誤入其他法庭,并非其主觀無故未到庭,故對被上訴人要求本案應按上訴人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一審法院論述勞動者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申請”,此論述屬于適用法律錯誤,本院對此予以糾正。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的時間為2010年5月27日,上訴人對此不服應在一年內向仲裁機關提出仲裁申請。二審中,上訴人提交了信訪證明函及個體訪登記表,根據(jù)該證據(jù)記載上訴人于2011年4月5日第一次向大慶市信訪局反映問題,該登記表記載處理結果為“接待人建議信訪人找勞動關系仲裁委咨詢”。故上訴人在知道權利受到侵害后(即2010年5月27日),并且被信訪部門告知其向勞動仲裁部門主張權利的情況下(即2011年4月5日),上訴人于2014年10月24日才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其沒有向法律規(guī)定的有關部門積極的請求權利救濟。故對上訴人二審中提交的上述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三、結合現(xiàn)已認定的事實可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首次簽訂勞動合同的日期為2001年1月,雙方因勞動合同到期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日期為2010年5月27日,上訴人在被上訴人單位連續(xù)工作的時間未滿十年,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故對上訴人的此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四、根據(jù)《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11》31號批復),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審理范圍,故本院對上訴人該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五、關于上訴人主張恢復工作的請求,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屬于勞動合同法律關系,應當遵循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且雙方當事人已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故該項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雖適用法律有誤但判決結果正確,本院已對此糾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交的信訪證明函及個體訪登記表可以證實其到大慶市信訪局進行上訪的事實,本院對此予以確認,但對該組證據(jù)欲證明的其它問題將結合案件事實再予以綜合認定。上訴人提交的錄音光盤系其私自錄制,私自錄音形成的視聽光盤可以作為證據(jù),但一般需要其它證據(jù)予以佐證。該錄音資料中與上訴人欲證明的問題有關聯(lián)的陳述,其中張國華主要陳述為“沒有”、“一次也沒有”等,劉立仲的主要陳述為“我都一點印象沒有了”、“因為你超時了,我們不可能處理了”、“超一年不予處理”等,故上訴人提交的該錄音光盤不能證明其欲證明的問題,本院對該錄音光盤不予采信。
被上訴人肇源縣電業(yè)局未向本院提交二審新的證據(jù)。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系勞動爭議糾紛,本案的審理焦點系上訴人主張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補繳各項社會保險、恢復工作的訴請能否支持。
結合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本案的審理焦點及庭審調查,本院評判如下:
一、上訴人雖未按時到法庭參加庭審,但因其誤入其他法庭,并非其主觀無故未到庭,故對被上訴人要求本案應按上訴人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一審法院論述勞動者應當自“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申請”,此論述屬于適用法律錯誤,本院對此予以糾正。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的時間為2010年5月27日,上訴人對此不服應在一年內向仲裁機關提出仲裁申請。二審中,上訴人提交了信訪證明函及個體訪登記表,根據(jù)該證據(jù)記載上訴人于2011年4月5日第一次向大慶市信訪局反映問題,該登記表記載處理結果為“接待人建議信訪人找勞動關系仲裁委咨詢”。故上訴人在知道權利受到侵害后(即2010年5月27日),并且被信訪部門告知其向勞動仲裁部門主張權利的情況下(即2011年4月5日),上訴人于2014年10月24日才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其沒有向法律規(guī)定的有關部門積極的請求權利救濟。故對上訴人二審中提交的上述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
三、結合現(xiàn)已認定的事實可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首次簽訂勞動合同的日期為2001年1月,雙方因勞動合同到期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日期為2010年5月27日,上訴人在被上訴人單位連續(xù)工作的時間未滿十年,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故對上訴人的此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四、根據(jù)《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11》31號批復),征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審理范圍,故本院對上訴人該項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五、關于上訴人主張恢復工作的請求,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屬于勞動合同法律關系,應當遵循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且雙方當事人已簽訂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故該項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雖適用法律有誤但判決結果正確,本院已對此糾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
審判長:臧國燕
審判員:劉振影
審判員:趙丹暉
書記員:姜海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